依据《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规范(2017版)的通知》新生入学和教职员工常规体检 结核病检查方案“一、幼儿园、小学及非寄宿制初中入园(入学)新生体检应当询问肺结核密切接触史和肺结核可疑症状,对有肺结核密切接触史者开展结核菌素皮肤试验。二、高中和寄宿制初中的入学新生应当进行肺结核可疑症状筛查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对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强阳性者需要进行胸部X光片检查。三、大学入学新生采用肺结核可疑症状筛查和胸部X光片检查,重点地区和重点学校也可同时开展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四、教职员工健康体检中应包括胸部X光片检查。对肺结核可疑症状者、或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强阳性者、或胸部X光片检查异常者需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接受进一步检查。”,对有肺结核密切接触史的幼儿园、小学及非寄宿制初中入园(入学)新生、高中和寄宿制初中的入学新生、重点地区和重点学校大学入学新生开展结核菌素皮肤试验(PPD试验),而不是全体学生都要进行PPD试验。要求全体学生到进行肺结核接触史或肺结核症状筛查是没得问题的,但要求全体学生都要进行PPD试验是违法的,也违背医疗规范让体检医疗机构的医生违法开医嘱,说得难听点就违反了4加2治理的滥开检查。
2020年8月19日,广安区卫生健康局违法发文要求全体学生进行PPD试验,广安中学、广安二中、广安友谊中学等学校的微信公众号通知新生开学必须到有体检资格的医疗机构进行PPD试验。2020年8月22日,许多学生家长在微信朋友圈晒出大量学生或学生家长涌入广安市人民医院或广安区人民医院排长队等候体检折腾 。广安区人民医院迅速发出公告,因没有PPD试验试剂暂停PPD试验。广安市人民医院发出公告,只接受微信公众号预约挂号PPD试验,不接受现场挂号PPD试验。2020年8月22日下午电话连线广安区北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暂时没有开展PPD试验,也没有放射科照胸片体检;电话连线广安区浓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暂时没有试剂开展PPD试验,有放射科照胸片体检。网友于2020年8月22日留言:“应该统筹安排,科学引导,免得家长,学生跑冤枉路!”;“结核病筛查,体检为什么要作为新生入学的必要条件?难道有病就不能享受义务教育了吗? 就算是要做这些工作,不可以在新生入学后再组织结核病筛查及体检吗? 筛查的准备工作没做好,很多地方药都没有,让家长们四处奔波,非常担心孩子不能顺利入学!”;“疾病筛查本来是一件非常利民的好事情,但因为缺乏前期的充足准备与科学合理的安排,造成了医院无药,人员大量聚集.拥挤,相关部门的确应该好好反思反思!”;网友于2020年8月23日留言“华西大学广安人民医院昨天也没有药了;做不了PPD,跑到社区也没得药还是做不了。政府为什么不提前告知一下医院学生要做筛查,大热天跑来跑去的吃不消哦。为民服务,为民服好务!”;“新冠疫情期间,增加学生感染风险,折腾人”。
网友于2020年8月24日留言“今天去医院看望一亲戚,几乎都在讨论这个检查,医院没有药,整得家长们怨声载道的,恼火”;“就是今天跑了三家大医院,家长带着娃娃排起长龙队伍!”,“今天许多做了这个PPD试验的学生检测结果成阳性,然后又去照片检测,结果又没问题,如此大面积的检测出现如此多的检测结果不准确,严重怀疑PPD检测的准确性与必要性。希望某些部门拿出个说法来。”。
打12345热线,转到广安市教科局,广安市教科局电话回复启动调查。向广安区纪委监察委信访电话2221977反映,工作人员称相关部门按文件执行没得问题。然后给她讲了《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规范(2017版)的通知》新生入学和教职员工常规体检结核病检查方案有关规定,她称将向相关领导汇报。短信发给了广安区相关领导,2020年8月24日下午6点多有领导电话回复由广安区卫生健康局和广安区教科局调查今日回复处理。网络已转给广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到现在未做出回复,广安区卫生健康局2020年8月24日下午6点21在网上回复:
网友:
您好!您反映的情况我局已在进行调查处理!感谢您对我局工作的关心和监督!
广安市广安区卫生健康局
2020年8月24日 |
有网友说广安区某学校曾出现肺结核疫情所以要全体学生PPD试验,依据《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规范(2017版)的通知》“密切接触者筛查及处理方案一、筛查范围判定
肺结核病例的密切接触者是指与肺结核病例直接接触的人员,主要包括同班师生、同宿舍同学。如果在同班、同宿舍师生筛查中新发现了1例及以上肺结核病例,需将密切接触者筛查范围扩大至与病例同一教学楼和宿舍楼楼层的师生;同时,根据现场情况判定,也可适当扩大筛查范围。另外,要对与病例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进行筛查。二、筛查方法 15岁及以上的密切接触者,必须同时进行症状筛查、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和胸部X光片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感染者和肺结核患者。15岁以下的密切接触者,应当先进行肺结核症状筛查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对肺结核可疑症状者以及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强阳性者开展胸部X光片检查。
对肺结核可疑症状者、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强阳性者、胸部X光片异常者应当收集3份痰标本进行痰涂片和痰培养检查,培养阳性菌株进行菌种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三、筛查后处理 对筛查发现的疑似肺结核患者转到属地的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进一步检查确诊。对密切接触者,要加强卫生宣教和随访观察。随访观察期间一旦出现肺结核的可疑症状,应当及时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就诊检查。
对筛查发现的胸部X光片未见异常并且排除活动性肺结核,但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强阳性的密切接触者,在其知情、自愿的基础上可对其进行预防性服药干预;拒绝接受预防性服药干预者应在首次筛查后3月末、6月末、12月末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各进行一次胸部X光片检查。”,这也不是广安区全体学生进行PPD试验的法定依据啊。
体检者该不该做PPD试验,是由体检医疗机构的医生根据体检者的病史和法规政策医疗规范来综合判定下医嘱,而不是由广安区卫生健康局发文全体学生进行PPD试验。也希望广安市、区的卫生健康、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老师、学生家长、学生共同学习《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规范(2017版)的通知》依法科学动态地防控肺结核,而不是靠广安区卫生健康局违法发文全体学生进行PPD试验能解决的。
相关政策链接:始终坚持多渠道筹资,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不断加大结核病防治投入力度,2019年中央补助地方结核病防治专项经费11亿元,3年内持续增长。建立健全“保基本、全覆盖、守底线”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发挥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制度综合保障功能,减轻患者医疗费用负担。
一是降低患者疾病负担。完善基本医保政策,将临床必需、安全有效、使用方便的抗结核药品和符合规定的相关检查、诊断、治疗项目纳入基本医保支付范围。各地积极争取医保政策,部分地区将结核病纳入门诊慢病/特殊病种报销范围,按规定享受住院报销比例;大病保险贫困人口实行降低起付线50%,提高报销比例5个百分点,逐步提高并取消封顶线。部分地区采取病种+费用方式实施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将一些耐多药结核病导致基本生活出现困难的低收入家庭纳入救助范围,并根据救助基金筹集情况,采取提高救助限额和救助比例方式加大救助力度。我委与民政部、扶贫办、国家医保局联合印发《关于做好2019年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工作的通知》,将耐多药结核病纳入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病种,对符合条件的贫困结核病患者按照规定给予基本生活救助和医疗救助。
二是开展重点人群筛查。中央设立重大公共卫生专项,为患者提供一线抗结核药品和筛查补助,加强重点人群的主动筛查,做好病原学检查阳性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等结核病重点人群的主动筛查工作。会同教育部门加大学校结核病防控力度,提高医务工作者、学校、学生和家长对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的认识,要求各地将结核病检查列为新生入学体检和教职工入职体检的检查项目。对学校中的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开展筛查,及早发现肺结核患者,加强治疗管理,防止学校出现聚集性疫情。
三是提高防治人员待遇。建立健全结核病防治工作考核激励机制,调动防治人员的积极性,在公共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在绩效工资总量核定、绩效工资分配、经费保障与财务管理等方面明确了政策要求,提出在分配中要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重点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做出突出成绩的工作人员倾斜。做好结核病防治人员和相关实验室检测人员的防护工作,降低防治人员结核病感染率。要求各地区落实传染病防治人员卫生防疫津贴政策,对工作期间患结核病的防治人员按规定给予治疗和相应的工伤或抚恤待遇,稳定防治队伍。
关于构建多层面的结核病防治技术支撑。
一是提高医疗机构患者发现和诊疗水平。强化各级医务人员对肺结核可疑症状者的认知和识别意识,落实首诊医生负责制,做好筛查和转诊工作。加强结核病检测实验室质控工作,提高痰菌检测质量,推广方便快捷的结核病诊断检测技术,提高患者诊断准确性。不断提高结核病规范化诊疗和医疗质量管理水平,结合我国结核病临床诊疗进展完善《结核病临床诊疗指南》和《结核病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进一步规范肺结核诊疗行为。
二是加强结核病科学研究,提升防治能力。组织实施“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及“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支持科研机构及企事业单位开展结核病防治研究,目前已在诊断试剂和设备、疫苗及药物研发等结核病防治领域开展课题72项,取得众多研究结果。
三是在优化治疗方案、引进国外成熟新药方面,探索优化适合中国国情的耐药结核病治疗方案,拟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推荐的治疗方案修订我国《耐药结核病诊疗指南》。通过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结核病防治合作项目(以下简称“中盖项目”),试点新药引入和保护机制,引入抗结核新药贝达喹啉治疗耐多药肺结核。
四是加强信息化建设,进行患者全程规范管理。通过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追踪肺结核及疑似患者的转诊及到位情况、确诊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随访等信息,做好患者全程规范管理。通过“中盖项目”,推广使用电子药盒,定时提醒患者服药及随访取药,提高患者依从性,指导医务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管理。通过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有效整合区域内居民医疗健康和疾控监测数据,提升结核病等传染病防治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