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227|评论: 2

[川剧知识] 川剧小生擅于塑造书生形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8-26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川剧小生擅于塑造书生形象


川剧小生可以分为风流潇洒型、温文尔雅型、瓜嗲媚秀型、穷酸落魄型、气派官生型、贩夫走卒型等几种类型,几乎囊括了古代生活中的各种书生形象。

由于四川的人文环境和风趣幽默的方言等原因,使得川剧以擅演喜剧着称,传统大幕剧中就有《鸳鸯谱》《御河桥》《拉郎配》《幽闺记》等十大喜剧,折子戏则有《评雪辨踪》《逼侄赴科》《翠香记》《店房责侄》《三评醋》等众多剧目,深受观众的喜爱。这一特点,使得川剧剧目多取材于生活中的真实情景,并以喜剧化的手法展开故事情节,表现人物形象。因此,川剧小生就以擅于塑造生活喜剧中的书生形象见长。

《评雪辨踪》是川剧《彩楼记》中的一折,这出戏在其它剧种中大多会以悲剧或正剧的来限定剧目的类型,而川剧则以悲剧喜演,把一个落魄、迂腐、自负而又颇有正义感的喜剧化的穷酸秀才刻画得入木三分,令人称道。

剧中吕蒙正木兰寺赶斋落空,回窑烧芦柴取暖一段戏就极为精彩。吕蒙正本已饥寒交迫,又加之怀疑其妻有外遇,在这种故事背景下,川剧用一种喜剧化的手法来展现人物当时复杂的心理状态。吕蒙正随手把芦柴扔到地上,偏巧架成了一个“十”字,这竟让他诗兴大发,然而又禁不住饥饿难耐,不禁自嘲道:“肚皮还没有闹饱,还闹啥子字眼啊!”其妻刘翠屏把罗裙披在他的身上,让他取暖。吕蒙正却极为生气地说:“此乃下体之物,有辱斯文。”并愤然将罗裙抛之地上。这些喜剧化的表演手法把吕蒙正的酸气、呆气以及他在穷困境遇中心情窘迫和精神失常的状态刻画得生动形象、细致入微,使观众在嘲笑他的这种迂腐行为的同时.又对其产生了深深的同情。而在“打砂锅”这段戏中,由于怀疑妻子有外遇,已恼羞成怒的吕蒙正不分青红皂白,举起竹棍便打,其妻慌乱中随手拿起砂锅抵挡,吕蒙正此刻却说:“两口子打架,不关砂锅的事。”看似迂腐可笑的一句话,却极为含蓄地道出了两人生活的困窘和无奈。

再如折子戏《逼侄赴科》中“佛堂拜别”的一段戏,通过潘必正与姑母和恋人陈妙常在佛堂中发生的一系列喜剧化的情景。充分展示出了潘必正这一风流潇洒、聪明机智,而又纯真多情的书生形象。当姑母逼迫潘必正赴京赶考时,潘必正以一语双关的道白来表达对恋人妙常的依依不舍之情:

“姑母啊,姑母!今天是你老人家要我到临安赴考的呀,我就要走了,心里头有多少话要对你——说——哈,你要保重身体啊,不要以我为念,倘若高中,我一定派人来接你——哈。”

这段道白表面看似与姑母的对话,实为与站在经楼上的恋人陈妙常的告别之词。在表演过程中充分运用了川剧小生的“瓜、嗲、媚、秀”等表现手法,通过这些夸张的表演来外化人物的内心情感,既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又取得很好的喜剧效果。

从以上两个例证可以看出,由于川剧所独有的一些表现方式和语言特点,使得川剧小生擅于以喜剧化的手法表现生活中的书生形象。如果把他们加以归类总结的话,川剧小生可以分为风流潇洒型、温文尔雅型、瓜嗲媚秀型、穷酸落魄型、气派官生型、贩夫走卒型等几种类型,几乎囊括了古代生活中的各种书生形象。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20-8-26 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川剧小生的演唱风格



川剧“昆、高、胡、弹、灯”五种声腔,高腔是最主要的声腔之一,也最具代表性,同时又是川剧小生使用最多的声腔形式。

区别我国各剧种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音乐声腔,音乐声腔是一个剧种极为显着的特征。川剧“昆、高、胡、弹、灯”五种声腔,高腔是最主要的声腔之一,也最具代表性,同时又是川剧小生使用最多的声腔形式。

在以小生为主的传统剧目中,如大幕戏《柳荫记》《焚香记》《彩楼记》《玉簪记》《绣襦记》《红梅记》和《琵琶记》等,折子戏《托国入吴》《夜归》《石怀玉惊梦》《踏伞》等使用的都是高腔这一演唱形式。由于高腔的音区跨度很大,因此要求川剧小生的发声要注重真假声的结合。同时,高腔是一种“徒歌式”的唱腔,鲜有乐器伴奏,演唱时要依靠帮腔来定调,中间的唱腔、旋律、音准则要依靠演员自身的掌控,要在唱完几十句、上百句的唱段后依然保持同样的音准。如川剧小生的代表剧目《访友》一折,就充分展示了川剧小生高腔的魅力和演唱艺术特点。剧中梁山伯得知祝英台许配马家后的唱词,就运用了高腔曲牌[一枝花]来表现梁山伯此时痛不欲生的内心情感。当帮腔唱道:“晴空霹雳响一声,冷水浇头怀抱冰”时,采用清唱[二流]板接唱:“哎呀呀,祝贤弟,你好负义,你好薄情。”此时,演员主要运用中高音区演唱,再伴随有意加强的硬咽声音,很好地表达出山伯对英台的埋怨之情。当唱到“二要怨你爹爹做事心太狠”时,则以情带声,着重在狠字上运用高腔高亢激昂的特点,把梁山伯此时的痛苦心情宣泄到极致。在唱到“三要怨祝贤弟你言而无信,一身二许为何因”时,运用中低音来表达梁山伯此时失望无助的复杂心情。

《访友》这折戏把川剧高腔的音乐特点与剧中人物的感情很好地结合,既展示了川剧小生个性鲜明的声腔特点,又生动地刻画了人物形象,成为川剧小生传统戏中的经典之作。

在《石怀玉惊梦》中,小生演员一出场便有百多句的大段唱段,唱腔运用了川剧高腔曲牌[月儿高],板式采用[梅花]板,以此来表现石怀玉杀妻后的内疚、恐惧和彷徨等精神状态。当唱到“阔声驾舟将我接.接过舟医病疾,煎汤熬药甚贤德”时,以演唱中音区为主,来表达石怀玉对妻子的愧疚之情。在唱到“昨夜晚人昏厥,梦见莲娘站床侧,醒来时我的冷汗滴,忧心忡忡眼发黑,垣墙外凄风飒时”时,采用快[二流]板式,来表现石怀玉内心的极度恐惧。最后一句“亏心事儿做不得”,则以川剧独有的帮腔结尾,形象地表达了观众对石怀玉的评判和谴责。

当然,川剧小生剧目除了运用高腔外,也运用川剧中的其它几种声腔来演绎故事,如弹戏剧目《踏纱帽》《琴房送灯》,昆腔剧目《游湖》《鸳鸯谱》,胡琴剧目《问病逼宫》,灯戏剧目《郑板桥买缸》等。可以说,川剧中如此丰富的唱腔类型,不仅赋予了川剧小生演员更多刻画人物的方法,也使川剧小生形成了与其它剧种迥别的演唱艺术风格。


发表于 2020-8-27 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