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荒唐的“吃播秀”从公众视野消失 最近,央视痛批“大胃王吃播”,一石激起千层浪,各家媒体纷纷评论“吃播秀”,平台方面开始严加管治此类直播,网民们也在对这种浪费食物、误导消费的行为“喊打”。 民以食为天。且不说外国人对粮食如何珍惜,中国人对吃的记忆可谓刻骨铭心。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但凡上了点岁数的人几乎都有忍饥挨饿的经历,有的还差点饿死。年过半百的我,从记事起,在家庭中所受的启蒙教育基本都与吃有关,比如说,“饿不死卖蒜的,饿死卖姜的”“桃饱人,杏伤人,李子树下躺死人”等等,都是长辈们挂在嘴边上的话。在一定程度上讲,他们的生存法则代表了生活常识。早些年的老家农村,家家粮食不够吃,平日里,大家总爱比较饭量大小,饭量小、吃得少的人往往吃香。比如说,儿媳吃的多,会遭婆婆白眼;女婿太能吃,会被丈母娘瞧不起;如果你是个“大肚汉”,走亲访友时,人家都不待见你。后来,生活条件好了,物资丰足了,家家衣食无忧,人们不再在乎吃多吃少了,甚至出现“有一种饿,叫姥姥觉得你饿”,以至于“小胖墩”“大胖子”的队伍在扩大,花钱求减肥的人越来越多。 且说“大胃王”吃播秀,似乎是个“舶来品”。前些年,从电视上看到外国人生吃辣椒、狂饮啤酒、猛食海鲜的比赛节目。之后,国内荧屏上也有类似表演了,有一位长得很秀气的姑娘,竟然一顿饭吃下很多屉包子,还有炸鸡腿、汉堡包什么的,食量超过正常人十倍以上,观众都被她惊着了。再后来,看了一些吃播秀,美食博主们可以一次吃掉7斤牛排、10只烧鸡、50斤小龙虾、300串鱿鱼等,当时觉得“大胃王”的表现好神奇,不知不觉地被“套路”了。原来,不少博主在打着“大胃王”的幌子吸引流量,靠吃饭直播赚钱,捞金方式不外乎粉丝打赏、“带货”广告等。那些网红播主个个拥有上千万的粉丝,视频播放量和评论量非常大,收入自然也非常可观。 当然了,高回报是要付出代价的。据悉,绝大多数“吃播”播主并非什么“大胃王”,每次吃播时镜头前猛吃,一转身狂吐,吐完还会接着吃,尽管通过剪辑、卡点等手段可以达到以假乱真,但依然免不了自伤自残。沈阳有一位网红吃播博主,半年时间里,顿顿暴饮暴食,体重从200斤飙升到280斤,直至一次直播前突然出现脑出血,经抢救无效死亡。大家必须要明白,无论是真刀真枪地表演“胡吃海喝”,还是以“假吃”来糊弄观者,都会给社会带来种种危害。很显然,变味的吃播秀,浪费的是粮食,传播的是丑陋,与诚实经营、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背道而驰。 对于“吃播秀”的荒唐丑陋行为,我们应该视之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不仅主流媒体要进行批评报道,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宣传教育,直播平台更要采取严厉措施予以管理和约束。就像斗鱼、抖音、快手、新浪微博等平台所表示的那样,对于用户创作中有暴饮暴食,以假吃、催吐、宣扬量大多吃等方式博眼球的行为,将在第一时间给予删除作品、关停直播、封禁账号等处罚,引导广大用户以勤俭节约为本,推广正确的饮食消费观念。 饥饿离我们并不遥远,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据联合国粮油组织统计,全球每年浪费的粮食占到粮食总量的三成,约为13亿吨;与此同时,全世界76亿多人口中还8亿多人面临饥饿,相当于每9个人中就有1人挨饿。而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加上蝗灾、洪涝、飓风等各种天灾,世界濒临至少50年来最严重的粮食危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重要性更加凸显。不管是日常生活,还是进行吃播秀创作,暴殄天物、浪费粮食都是一种犯罪。我们要百倍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好日子、好光景,千万不要忘记“奢侈之费,甚于天灾”的古训;要树立健康的饮食理念,决不能容许“大胃王”吃播秀之类的食物浪费现象继续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