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6492|评论: 3

[交流共享] 李乔松的戏剧人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8-30 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李乔松的戏剧人生



  记者张敬伟文/图



《挂印知县》剧照

“铁面无私坐南衙,赤胆忠心保国法,秦香莲状告陈驸马,诛妻杀子太毒辣,任他皇亲国戚势力大,老包岂肯饶恕他,倘若此案无虚假,难逃爷的虎头铡。”2017年11月11日晚8时,巴城巴州剧院灯光璀璨,座无虚席。随着一声声高亢激越的川剧高腔在剧院内激荡,台上大花脸包拯一身正气,台下观众一片叫好声。这是四川艺术职业学院、省青年艺术团来巴中演出“复兴路上颂党恩·四川省十月演展季”系列活动之一的新编川剧《秦香莲》精彩片段,饰演包拯的花脸演员就是巴中籍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李乔松。

人物档案
李乔松,巴州区人,德阳市文联副主席,德阳市戏剧家协会主席,德阳市川剧团党支部书记、团长,省艺术职业学院教授,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演员,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从事川剧净角(俗称花脸)表演。在三十多年
的川剧表演生涯中,主演《挂印知县》《秦香莲》近百部现代、传统剧。


李乔松与夫人杨丽蓉(著名川剧演员)研究剧本

李乔松出生在巴州区梁永镇竹筏溪。幼年的李乔松把父亲买回来的“凯歌牌”收音机视若珍宝,收听广播、跟收音机学唱样板戏,放牛割草捡柴,一路喊山唱歌,练就了一副金嗓子。稍大,他跟父亲学会了吹笛子、写黑板报、画画,在学校成了文艺骨干。
1979年3月初,巴中县川剧团到鼎山中学招收少年班演员。“是一块川剧大花脸料子”——李乔松以高个子、浓眉大眼、宽阔的脸庞、洪亮的嗓音获得考官的称赞。几天后,李乔松接到了县川剧团的录取通知,搭上一辆货车去巴中培训学习,成为40余名县川剧团少年班学员之一。练功学艺半年后,剧团上演的剧目是《水漫金山》,李乔松扮演法海。演出时,他没有出现一点纰漏,完全按照老师的意图演唱,赢得了观众的掌声和老师表扬。
巴中县川剧少年班很快在全省小有名气,四川广播电台特意为这批青年演员录音,李乔松的川剧唱段被制成录音带在电台播放,他得了4元稿费,成了团里的台柱子。
据川剧“梅花奖”获得者、川剧传承人、师哥肖德美回忆,川剧《金山寺》中,他演文生许仙,李乔松演花脸法海,往往外出演出就是两三个月。巴中川剧团少年班名气大振,爱看川剧的观众热情高涨。李乔松扮演《铡美案》《张飞过巴中》《五台会兄》等川剧中的大花脸包拯,张飞、杨延德等人物惟妙惟肖,每当他走到大街小巷,许多老戏迷一见到他,就有摆不完的龙门阵。
1985年,李乔松被达县地区川剧明星培训班选去集训,学员都是来自各地优秀的川剧青年演员,老师均为成渝两地著名演员。1984年,因成功扮演川剧《铡包勉》中的包公,李乔松荣获“省青少年演员一等奖”,成为他戏剧人生的转折,这一年李乔松23岁。


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李乔松

李乔松成了小有名气的花脸演员后,1993年,他被德阳市川剧团引进。李乔松说,当时心里很矛盾,自己是巴中川剧团培养出来的,离开时恋恋不舍。
李乔松与夫人杨丽蓉(演旦角《思凡》《访友》)一起加盟德阳川剧团,当时他参加全省振兴川剧汇演,小丑专场新编小品《王婆骂鸡》反串剧目、在历史剧《草鞋县令》中饰演主角岳广宗,获得观众好评。
在德阳,是李乔松艺术追求的“黄金时期”,他把自己最好的青春年华和艺术岁月奉献给了川剧。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曲不离口,拳不离手。为了练习“手眼身法步”,盛夏夜晚,点上微弱的蜡烛,吹了又点亮,眼睛瞪得直流泪水。反复数百次,把自己手脚绑紧睡觉。李乔松凭着一股坚韧拼劲,永不歇息。随着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传统川剧遭受冷落。“高雅艺术无人问津,我们怎么办?”时任德阳市川剧团团长的李乔松反思,甚至一度限于迷茫之中,怀疑自己当初走错了路。
一连几天,他闭门不出,杨丽蓉心里着急万分。
几天后,李乔松醒悟了:剧团要以剧为团,有戏可演,好戏可观,只要有好戏演给观众看,剧团才能发展;演员离开了舞台,就像农民离开了土地,剧团必须有形象、有声音,出戏出人出效益。为此,他和一些川剧同仁艰难寻求项目合作,配合“三下乡”深入基层演出,配合政策、法律法规进行行业演出,基本能够维持川剧团正常运行。
“全省川剧花脸演员并不多,我相信会有用武之地,剧团也会风生水起的。”回想当时的窘况,李乔松感慨万千。


《秦香莲》剧照

在德阳城区一条普通小巷里,“万年台李乔松戏剧工作室”的牌子格外醒目,松树、香樟、铁树、瓦罐、水缸、斗笠,这些略带乡土气息的元素,给繁华的都市带来了一丝淡淡的乡愁。
“装腔作势”字匾挂在中堂。李乔松饰演的曹操、张飞、包拯等戏剧脸谱照贴在墙上,色彩鲜明,表情迥异,奸诈、忠厚、凛然,活脱脱一副面容,让人忍俊不禁。
采访中,李乔松侃侃而谈:川剧也是一个斑斓世界,颜色元素是最基本的角色标记。川剧脸谱以颜色表现人物的基本特征。例如,多用红色来表现忠肝义胆的人物,如关羽、姜维;黑色多用来表现刚正不阿、铁面无私的人物,如包公;白色多用来表现冷酷无情、阴险狡诈的人物,如曹操、严嵩;绿色、蓝色多用来表现绿林好汉、草莽英雄或者好勇斗狠而又凶残的人物,如单雄信;金、银和灰色具有虚幻神秘的感觉,多用来表现神佛仙妖鬼怪等角色。就图案上看,铁面无私的包拯,额心一座山形笔架,表示执法如山;额头一钩新月,表示清正。赶鬼的钟馗,额顶一只蝙蝠,表示驱邪纳福。赵公明脸上画金钱图案,证明他是招财进宝的财神。色彩鲜明、线条粗犷,凝练汇聚,蕴含着中华文化的礼义廉耻、忠孝节义价值取向和道德情操。


《诗酒太白》剧照

近四十年来,李乔松孜孜不倦,刻苦追求。他扮演“花脸”及其他角色,对自己要求极为苛刻。他在继承中创新,揣摩角色到位认真,嬉笑怒骂、唱念打斗自由挥洒,炉火纯青。
“千生易得,一净难求”。李乔松表演“花脸”嗓音敞亮,穿透力强;他形体魁梧高大,行腔圆润丰满,念白吐字清晰,把各色人物演绎得活灵活现、生动传神、余音绕梁,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李乔松从浩如烟海的史料中挖掘人物本真,提炼升华,将秦始皇、项羽、曹操、张飞等历史人物演绎得栩栩如生,成为川剧界“大腕”名家。
他酷爱各类戏剧,博采众长,对很多剧种的经典唱段潜心学习,信手拈来。


《包公赔情》剧照

新编川剧《挂印知县》中“雷老虎”雷梦初,骄纵横蛮,阴险狡诈,被李乔松演绎得生动形象,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演员要善于演啥像啥。”百变人生,这是李乔松“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戏剧人生的生动实践。
“坚定文化自信,优秀文化是我们的根脉”。2016年,李乔松被引进到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川剧系教授学生,深感重任在肩。“要靠几个娃娃争气,我把他们当仙人板板看,不能让川剧在这一代失传。”他忧心忡忡,对学生“传帮带”,将教学与演出有机结合,演出了国家艺术基金会资助项目《诗酒太白》《秦香莲》等出访美国、俄罗斯、新加坡。2016年7月以来,去北京、成都、巴中等演出《挂印知县》共30余场。他撰写教学课件,进社区,进川大、川师大等校园讲座,写作《论包公性格分析》《论李调元戏曲人物分析》《挂印知县雷老虎戏剧分析》等三十篇学术论文,出版了戏剧、小品、曲艺作品集《装腔作势》。他挖掘地方文化,用川剧演绎经典,与许多名家合作,创作谱曲《属相》《望娘滩》等,他把工作日程安排得满满的。
扮过几多帝王将相,书写数载粉墨春秋;演绎中国故事,传扬戏剧文化。李乔松的戏剧人生酸甜苦辣、多姿多彩。(本报记者张敬伟文/图)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51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20-8-30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0-8-30 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2023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20-8-31 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