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137|评论: 0

[原创] “交通先行”构建内联外畅交通网络格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9-1 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交通强国建设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提升四川在全国交通发展格局中的战略位势,加快建设交通强省,根据《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精神,结合四川实际,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加快建设交通强省的实施意见,意见指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聚焦“内联”构建3个“1小时交通网”,聚焦“外畅”构建“四向八廊”战略性综合运输通道格局。(2020年8月31日四川日报)
  交通是经济发展基础,也是经济发展纽带。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交通强省战略,聚焦“内联”形成经济圈高效便捷交通网,聚焦“外畅”打通多向出川大通道,建设现代物流枢纽体系,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全省上下共同思考的现实课题。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既是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先行领域,也是畅通成渝经济社会循环的“动脉血管”。四川历来重视交通建设,在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三极”为主轴、辐射广大内地的“弓”形交通布局基础上,提出了成渝战略性综合运输通道建设战略布局,从根本上弥补了交通基础设施的短板,“交通先行”构建内联外畅交通网络格局。
  构建高效便捷“内联”交通网。经济要发展,先行在交通。成都和重庆两个极核中心城市相距只有3小时时程,如果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一旦达到通勤距离的范围,将会形成高比率的日常人口流动,商务人口的流动频率也将大幅提升,从而极大地增强城市之间的经济社会联系。这就需要着立足于“内联”,加快构建高效便捷的交通网,形成成渝两市之间、成渝两市至区域内主要城市之间、成都都市圈内的3个“1小时交通网”,即成渝两市1小时畅达、成渝两市至区域内主要城市1小时通达、成都都市圈内1小时通勤。刚刚出台的《四川省关于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加快建设交通强省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聚焦“内联”构建3个“1小时交通网”,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交通枢纽是交通网络的主要结点和大通道网端,是交通网络的中心,川要加快建设成渝中线高铁,实施成渝客专达速提质和成渝铁路扩能改造,加快建设川南城际铁路内自泸段,着力推进成都外环、绵遂内、雅眉乐自等城际铁路前期工作,完善成都都市圈市域铁路网,形成相对完整独立的支撑成都都市圈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快速轨道交通网络,以强大的交通物流枢纽带动和支撑区域经济发展,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建设。
  打通多向出川的“外畅”大通道。交通条件决定着经济往来,交通短板制约经济高质量发展。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交通是与外界交流和经济往来的瓶颈,四川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指出要强力推进以立体交通为重点的开放大通道建设,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形成陆海互济、东西畅达、南北贯通的“四向八廊”战略性综合交通走廊和对外经济走廊。成渝地区是我国最为典型的内陆地区,交通建设成本较高,货物运输距离远、时间长、费用高,人员流动不便,给成渝地区吸纳全球资源要素、开拓世界市场、参与国际竞争、融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等方面形成很大制约。如何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建设尽快取得突破性进展和实质性成效,关键在于尽管疏通成渝经济发展“动脉血管”,打通多向出川出渝大通道,降低物流运输的时间成本、经济成本,缩小成渝地区与沿海地区的差距,完善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基础条件,增强对全球资源要素的配置能力,促进成渝地区深度参与到国际、区域经济大循环。四川要把落实国家重大战略和省委“一干多支”战略部署结合起来,不断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打通多向出川铁路大通道,形成便捷顺畅、高效经济的客货交通圈和万亿级交通产业集群,推进交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交通基础设施是先行领域。打通“交通瓶颈”是民心所向,更是发展所需,无论“内联”还是“外畅”都承担着重在历史使命,川渝两地要主动承担使命,围绕“一极两心两地”五个目标要求,加快建设内联外畅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形成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强有力的支撑。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