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之鞭为之折断————重庆合川钓鱼城
路过合川
邓四平/文
一、合川钓鱼城
合川钓鱼城的名气很大。读中学时,在历书课本中就曾多次看到过这个名字,说的是宋朝的时候,这里曾是宋军抗击蒙古军入侵四川的一个重要据点,被誉为“抗蒙八柱之一”,历史上记载:蒙古军的大汗蒙哥亲自率军攻打这里的时候,不幸被钓鱼城里的炮火所伤,后因伤势过重不幸身亡。蒙哥一死,蒙古军便只好从合川钓鱼城下撤军了。同时,蒙哥的其他几个兄弟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之后,也都纷纷从欧洲等地的军事前线撤军回来争夺汗位。很多学者认为:合川钓鱼城一战直接导致了蒙哥大汗的身亡,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合川钓鱼城一战改变了欧洲历史,乃至世界历史的进程。合川钓鱼城因此被人们称之为“上帝之鞭为之折断”的地方。
1993年4月,那时候,我19岁,在海田初中当教师刚一年,学校组织全校教师出去春游,去的地方便是重庆,那也是我第一次出远门。当时非常兴奋,中巴车是下午出发的,途中经过了广安邓小平的老家牌坊村,那时候,小平同志尚还健在,因此当时牌坊村不叫小平故里,也不叫小平故居,而叫小平旧居。车子路过广安,全车人都跑去参观小平旧居。那时候的小平旧居还非常简陋,还没有开发。只有一座非常破旧的三合院掩映在一片青翠的竹林中间,屋里的墙壁上挂了一些展示小平同志光辉事迹的照片,左边厢房的墙壁上挂了几面很大的锦旗,上面写着对联,锦旗下面摆着一张长条形的书桌,据说是当年小平同志在广安读书时的书桌。其他的便记得不大清楚了。大家便又匆匆上车离去了。
离开广安,记得途中经过的地方便有合川。后来,到了重庆,我们全校教师都去参观了歌乐山烈士陵园,看了中美合作所,看了白公馆,看了渣滓洞。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叫杨进兴的渣滓洞看守所所长,在1949年的11.27大屠杀中,亲手杀害了很多的共产党人。后来还去参观了红岩村、鹅岭公园等地。红岩村纪念馆由于没有开门,于是全校教师便在红岩村的大门前的台阶上,合了一张影,这张合影照片,我一直保留到至今尚存。
很多年过去,后来,我曾经多次到过重庆,也曾多次乘车路过合川,但是,非常遗憾的是,我都没能亲自到合川县城与合川钓鱼城去走一走看一看,因此,渴望到合川以及到合川钓鱼城去看一看便一直是我多年来的一种渴望与梦想。
小时候便记得,合川最有名的特产叫做合川桃片。雪白的糯米糕里,夹着浅黄浅黄的核桃片,二指宽的桃片,长长的,薄薄的,一片一片的可以撕扯开来,吃起来,甜甜的,糯糯的,很是好吃。那时候,常有很多合川人挑着担子跑到蓬安的乡下来走村窜户贩卖这种来自合川的特产。
2019年9月3日,我和妻子开车送儿子去重庆大学读书,途中又要路过合川。我便和妻子商量,我们干脆先去合川耍一耍看一看,尤其是想去看一看几百年前曾经打过大仗的合川钓鱼城,也算是了却我多年来的一桩夙愿。
车子进了合川县城,看上去这个地方和其他地方的县城也基本上是大同小异,中间是宽宽的街道,两边都是楼房和商铺。然后车子直接导航到钓鱼城。
到了钓鱼城游客中心,说是要买门票,门票要57元每人,学生半票。然后要转乘公交车才能上山,车票9元每人。
公交车在盘山公路上走了大约十多分钟后,便到了钓鱼城的大门。没有看到网上宣传图片中的大门,司机解释说这不是前大门,前大门正在维修,这是后大门。后大门是一个高大的石牌坊,由一位著名的科学家题写的景区名。
我们下了车,景区工作人员见我们出示了门票,点了点头,算是检了票,就让我们进山了。顺着之字形的石阶,走到了山中的游步道上,山中林木葱茏,空气清新,路边有两三个中年妇女见有人来,便跑到我们面前来介绍她们是山上的农家乐,欢迎到她们的农家乐里吃午饭,吃了午饭再去参观也不迟。我们便跟在一个中年妇女的身后,东拐西拐,走了一大段田间小道,来到了她所说的农家乐里。点了一个水煮肉片,还点了一个素菜,再打了2两左右的一杯梅子酒,我们便坐在桌前等待饭菜上桌。农家乐里的夫妻两人,在厨房里一边炒菜一边不时的伸出头来向坐在屋外桌前的我们絮絮叨叨地埋怨,说他们是当地山里的农户,山上买什么东西都很贵。这里不久就要拆迁了,政府给他们的拆迁费却少得可怜,根本就不够他们到新的地方去买房子。我们一边听着他们的唠叨,一边吃饭,最后结账要了九十几元,付完钱,于是,我们便离开农家乐去参观景区了。
山里的大树很多,山顶的地势看上去十分开阔。
在景区的游步道上往前走,路边建有一个宋城古街,是一条新修建的仿古古街,街道大约有几十米长,街边塑着几尊塑像,街里几乎看不到什么游客,商铺全都关闭着铺门,门上上着锁,整个街里十分冷清,由此看来平日里到钓鱼城里来参观游玩的游客并不是很多。
然后路过一座古墓,掩映在路边的树林中间,墓前有游步道,路边的导示牌上的文字介绍说这是一座宋朝的古墓,距今大约有七八百年左右的历史了。
接着,到了一个开阔的树林边,说是当年宋军练兵的操练处,外面新修了一个辕门,门上插着红、黄等等各种颜色的旗帜。往树林里面走,是一排长长的砖木结构的平房,走近了才发现原来是钓鱼城历史展览馆。展览馆的墙上陈列着很多介绍钓鱼城历史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橱窗里还陈列着一些大刀、长矛等等兵器,最左边还雕塑有一些人物塑像,雕塑的内容大致讲述的是当年贵州遵义的冉氏两兄弟来到重庆,向当时的重庆知州余阶献策,建议利用合川钓鱼城的险要地势,在钓鱼城上筑城抗击蒙古军的入侵。
继续向后面走,发现这样的陈列馆还有四五个,但几乎都没有开门,因此未能一一入内看个究竟。
展览馆之间的游步道两边也雕塑了很多人物塑像,塑的全是宋朝时候的文武官员,真人一般大小,有的身高一米八九左右,手持大刀长矛,威风凛凛地立于游步道两侧,让人看了不禁油然而生敬意,仿佛穿越千年时光,突然梦回到了宋朝时候的金戈铁马激情燃烧的岁月一般。
再往后走,走完台阶,是一个足球场一般大小的操场,说是宋军当时在山上操练士兵的演练场。旁边有一个很大的池塘,池塘边绿树参天,池塘里绿水莹莹。由是观之,钓鱼城不但地势险要,而且山上还不缺水,在当年,此地确实应是一个屯兵安营扎寨的好地方。
因为时间关系,还有一些景点便没有再一一前去参观了。
钓鱼城给人的印象总的来说,与当地宣传海报上所宣传的东西还相去甚远。一是景区里的景点比较少,打造得也不够好,很多地方已十分破败,景区里游客很少。二是景区里清洁卫生做得也不够好,游步道上的很多青条石已烂了,也没有及时进行维修。三是景区里很多地方的配套设施也不够完善,很少有厕所。游步道两边也很少有椅子,游客走累了,几乎连个坐的地方都没有。只好在山里口干舌燥地不停地向前走啊走。
参观了合川钓鱼城,心中尽管有些不尽如人意的遗憾,但毕竟亲自到了合川,亲眼看了钓鱼城,实地触摸和近距离的接触到了那一段远去的历史和峥嵘的岁月,也了却了我心中多年来的一个梦想和夙愿。同时,我们在钓鱼城里也增长了一些新的知识,开阔了眼界,参观合川钓鱼城,我们一家三人虽然花费了一百多元的门票钱,但我也并不觉得十分的遗憾。
2020年9月7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