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效:条条致富路带来新生活 经过数年的不懈努力,曾经“山里山外两重天”的局面正在改变。2013年以来,围绕“县县通高速公路”目标,凉山州规划实施和储备了11条16个2100余公里高速公路项目,总投资超3000亿元,截至2020年6月已完成1个项目建设,6个项目正在加快建设,5个项目正在开展招商准备;新改建了2100余公里国省干线公路,实现西昌到各县均有2个及以上高等级(三级以上)公路通道,全州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占公路总里程比例提升到15.7%;金沙江水电站库区、溪洛渡至水富等航道工程建设加快推进,成昆铁路复线、宜宾到西昌经攀枝花到大理高铁、以及青山机场升级为口岸机场、会东支线机场等重大交通建设项目全力推动,“公路、铁路、水运、航空”一体化交通运输网络正在形成。 “出门水泥路、抬脚上客车”的千年梦想正在实现。2013年以来,凉山州新改建农村公路2.1万多公里,新增加217个乡镇通油路和2897个建制村通硬化路,提前一年完成了100%乡镇通油路、100%建制村通硬化路的交通扶贫兜底任务,乡镇和建制村通畅率较2012年分别提高36个百分点和78个百分点,实现“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零的突破,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节点、建制村为网点的农村公路网络基本形成;完成7个“溜索改桥”项目建设,全面结束凉山“溜索时代”;截至2020年6月24日,全州541个乡镇和3548个具备通客车条件的建制村100%实现通客车;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网络体系加快形成,“快递下乡”工程快速推进,曾经城里人的电商、网购、快递正随着交通的不断延伸,向广大贫困地区快速发展,贫困地区真正实现了进得来、出得去、行得通、走得畅。 一条公路带动一片产业,一条公路带富一方百姓。为有效盘活贫困地区资源、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凉山州规划建设了878公里资源路、旅游路、产业路,随着特色道路的建成通车,“交通+特色农业+电商”“交通+文化+旅游”“交通+就业+公益岗位”等扶贫模式正助力。 一条条道路就像一条条金丝银线,一头连着田间地头,一头连着广大客户,把贫困地区与全国大市场紧紧连接在一起,有效盘活了凉山资源;随着交通条年的改善,贫困地区文化、教育、医疗等水平也正不断得到提升,让凉山文化走出凉山,让外地旅客走进凉山。丘陵村地处二半山区,距离西昌市城区约25公里,自然条件算不上最差,以前路不通、没有水、茅草满山,人们住茅草房、穿茅草衣,外人把那里叫做“茅坡”。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村民搞樱桃种植,但由于道路不通,樱桃娇气,卖不出去。近年来,随着13公里的“茅坡旅游产业交通环线”建成,2020年4月份樱桃节期间,丘陵村每天的车流量超过2000辆,农家乐开了120余家,“茅坡樱红”景区名列西昌市“乡村十八景”之首,曾经的“茅坡”正在因为交通的改变逐步变成“四季花果山”。 路通了,带来了变化,初步实现了一通百通的目标,凉山并未就此止步正大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以“金通工程”为引领,逐步推进乡村客运标准化,从而让“四好农村路”为广大农村地区带去人气、财气,真正将农村公路建设成脱贫路、致富路、幸福路;正加快干线交通网络建设,将高速公路建设作为持续巩固凉山交通脱贫攻坚的关键,加快推进规划的11条16个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目标,同步配合推进铁路、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区域交通一体化发展,力争尽快缩短交通发展差距;正不断提升交通运输服务能力,深化“交通+新业态”“交通+大数据”“交通+新科技”融合发展,通过信息化、大数据等科学技术提升交通运输服务管理能力,让各族群众出行更加安全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