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种处理方式值得商榷:
一、文中回复,意思是此处允许摆摊。法理依据何在?《成都市城市管理五允许一坚持统筹疫情防控助力经济发展》中“允许设置临时占道摊点摊区”指的是“允许在居民居住集中区附近开辟临时占道摊点摊区,引导自产自销农户、流动商贩规范经营”,但这是在工地外、交通大路边占道经营,应该是无此直接规定可以流动摆摊。如果有,源自何文件?
二、那么假设可在指定区域摆摊,但这里是否是指定的区域,规定的文件何在?
三、如何保证做好疫情防控?答案显然,不能,至少不易。相反,这种聚集,会让防控出现漏洞。
四、如何不占盲道?人行道都占了,人只能从公路上走,肯定占了盲道。
五、如何保证经营者最基本的食品安全措施和清洁卫生?如何保证此处药摊药品安全?万一经营者有传染病呢?存在假药或过期呢?肯定要严格监督管理。特别是药品!
万达国际医院项目部处面,近日中午晚上都有不下十个摊点,还有流动车辆经营者。确实有碍观瞻,影响很大。鉴于存在占道经营、食品安全隐患、药品安全隐患、环境污染问题、交通安全隐患,影响外来客商心情,有违和谐发展主题,严重影响城市形象,是该放开、还是该规范、或者是严管,是堵是疏,相关部门要探寻法理,援引相关规定,或重新制订文件,及时确定方向,明确措施,制定长效管理方案。要明白:这是在天府总部商务区、要建设公园城市,成渝经济圈之核心之地!
当然,流动摊点经营者一般是附近的农民、市民,这涉及到他们的生计。但要规范发展,要和谐 发展。不违背环保、食品、交通相关法律法规,以大的法律为准,民生民计,不能以损害环境、出现安全事故、影响社会形象为代价。
建议:
A、疏:一、经营者方面:如果可以,可明文规定划定某一段为临时摊点摆放处,政府出面搭建五六处有简易防护设施的摊位,防尘防风沙防污染,适度限量引导五六户不同品类经营者进入;同时,必须实行有证有照经营,或至少备案制度,或发放摆位证。前提是至少保证经营者身体健康,必有健康证,食品、水安全,强化药品安全,保证产品质量,保证用品器具和操作安全,不影响环保、交通。其次,可以把经营者引向其他工地,或者,不是这样太当道的地方,以免过于集中此处,减少疫情防控压力。二、工人方面:优化 服务,与相关工地项目方、或工头引导工人到万达附件工地食堂、万达7号地块等地餐馆就餐,既解决民工就餐,又避免高峰期人员聚集,有效防止疫情;三、外卖方面:可向工地发放外卖经营 者信息,由有条件的合法经营者可集中提供快餐、配餐,缓解高峰期就餐压力,节约时间,方便民工。
B、 堵:流动摊点治理,长期是游击战、阵地站。一是宣传引导,禁止进入; 二是相关单位延时上班,强化管理。三、强化管理和执法。无健康证等证件经营者,禁入。药品经营者,禁入。首次违反,教育引导,以后,强制执法。定岗定人,重点集中在中午晚上,10.30-11.30,16.30-17.30,这时段控制好,就事半功倍。如果管理人员5点就走了,没有作用。只要执法人员宣传到位,流动摊点经营者是会听从的。如此坚持一周,效果就会达到。后面适度进行巡查,可长效巩固。
保护美好天府家园,人人有责。作为热心市民,枝叶关情,将持续关注。建议如有不妥,见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