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何时起,也不知道为什么,很多村里面开始建了微信群,原本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很多人都在外面打工,大家可以非常及时便捷的了解到家乡的情况,还可以和家乡的父老乡亲们吹哈壳子;但是说实话,我们村的微信群状况是从建群至今,村上没得一个村长书记之类的,在里面发过一条消息,也没通知过什么政策!最多也就疫情期间从“腾讯新闻”转发几条防疫内容到群里的!几百人的微信群成天分享的就是乡里一些大爷从网上看的“心灵鸡汤”。 在外面打拼了这么些年,也了解过别人村里面这类群的情况,村领导隔三差五的就在群里面发布一些村务信息,小到一些谁家水管子破了,谁家养的鸡不见了让大家帮忙留意,大到给谁家评社保或者村里集体收益的分配,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让在外务工村民怎么配合普查之类的等等等信息,说实话看了这些信息我很羡慕,甚至很嫉妒;我甚至怀疑我们村干部天天在干些什么,几十年了也没人主发布任何一条村务消息,或者说几十年了没有任何一条村务消息主动告知过我们家;以前信息不畅通,我觉得可能基层就是这么闲,但是现今2020年了,信息如此方便传递的现今;在了解了别的村的情况后,我真的真的对巴中基层的这批“干部”有想骂娘的冲动,这是占着茅坑不拉屎吗?你既然不想通知我们,就别建什么微信群,建了2年左右又不在里面放个屁,你图什么呢,给你上面的领导看你掌握了多少村里的资源吗?还是给你上面的领导看缺了你事就办不了了吗?
也希望巴中相关部门能重视这种情况,以前我们没参加“村务”是没这个条件或环境;现在信息如此发达的年代,这也算保障村民的知情权,让更多村民能积极有序的参与其中,让我们真正感受到自己属于这个地方,这个地方是由“我们”在做主,而不是部分村“干部”在做主;村里这些干部手握着一些信息,不发出来或者选择性的发给选择性的人;无非是想增加村民们的“信息成本”,但这样做,只会让在外的人远离这个地方,人都离开了这个地方村里还会有发展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