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发布的数据显示,1-9月四川CPI同比上涨4.5%,比上半年低0.6个百分点,总体呈现震荡回落态势,涨幅逐步收窄。
其中,9月份CPI同比涨幅收窄至1.9%,这是从去年2月到现在,CPI时隔18个月重回“1时代”。CPI涨幅为何会大幅回落?居民最关心的猪肉价格何时能够回归正常?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CPI涨幅为何回落?
猪肉降价是主因,工业服务业消费价格低迷
统计数据显示,影响CPI涨势的最大因素是食品,影响程度略超90%。今年四川食品价格走势呈现冲高、回落、反弹、加速回落的态势。
“虽然1月-9月四川食品价格仍大涨19.9%,但比上半年收窄2.7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总统计师黄加才说,去年四季度以来,猪肉价格在CPI涨幅因素中稳居“C位”,其下跌是拉动CPI重回“1”时代的主要原因。数据显示,9月猪肉价格环比下跌2.5%,同比仅上涨16.1%,涨幅较2月份高点回落116.3个百分点。
据生猪市场分析预警平台“搜猪网”监测,国庆大假后,全国瘦肉型生猪的出栏均价已经跌破32元/公斤。记者走访成都城区部分市场,发现猪肉价格确有小幅回落。“五花肉68元一公斤,以前要卖70元一公斤。”成都市锦江区一家社区超市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价格下降的主因是供应增加。从三季度全省生猪出栏情况看,单季出栏量为1163.4万头,环比增长4.6%,同比增长40.6%,季度出栏量同比首次由降转升。
受疫情影响,非食品价格整体走势较弱,其中工业消费品价格整体低迷,前三季度四川工业消费品价格下跌0.9%,比去年同期低1.2个百分点;服务行业项目价格整体较弱,虽然8月以来受疫情影响的行业逐步恢复,服务项目价格出现反弹,但部分月份服务项目价格同比出现下跌,影响前三季度四川服务项目价格微涨0.1%,低于去年同期1.3个百分点。
“猪肉自由”何时实现?
价格步入下降通道,但短期内大幅下降的可能性不大
“二师兄”价格下降,会不会“昙花一现”?众多迹象表明,猪肉价格正迎来“拐点”,“猪周期”进入下行通道。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均恢复到正常年份80%以上的水平,生猪规模养殖比重提高到53%。四川三季度末全省生猪存栏3768.2万头,环比增长13.4%、增加445.5万头,同比增长28.6%、增加838万头;其中,能繁母猪363.1万头,同比增长36.6%,增加97.3万头。
从生产端看,今年全省生猪产业整体处于恢复发展阶段,按照正常生产规律,前期生猪存栏的逐步增加将带动四季度出栏量的增加,四季度将是生猪集中出栏和消费的旺季,预计全年生猪出栏量同比将增加,但与历史正常年份水平相比差距仍较大。
从消费端看,受新冠肺炎疫情及猪肉价格高企等因素影响,上半年肉类消费量尤其是猪肉消费量不及常年,随着疫情有效控制及国内经济逐步回暖,餐饮消费情况有望逐渐回归正常。
从市场价格看,随着出栏量逐渐增加和供应情况改善,生猪出栏价格有望步入下降通道。但由于前期养殖成本增加较多、仔猪供应紧张且价格高,预计短期内大幅下降的可能性不大。
近日,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在2020绿公司年会上作出预判,认为“猪价有下降趋势,预计明年年中以后有逐步降到正常价格的可能”,“猪肉自由”或将实现。
---------------------------------------
【收入涨了吗?四川三季度“账单”告诉你】10月19日,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发布四川省三季度国家调查主要数据,包括粮食产量、生猪产能、城乡居民收入、消费、城镇居民调查失业率、物价等多组数据,回应民生关切。
从监测调查情况看,全省秋粮预计稳中略增,畜禽生产稳步恢复,居民收入消费稳步回升,城乡就业形势稳中向好,居民消费价格趋于平稳,工业生产者价格降幅逐渐缩小。
看粮食:农业生产条件有利,粮食有望获得丰收
2020年夏粮产量426.3万吨、增产3.4万吨。秋粮生产期间,四川局部地区出现小范围前旱后涝,但对秋粮生产影响有限,加之科技兴农水平稳步提高、病虫危害总体偏轻、防灾减灾措施得力,为粮食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综合研判,预计秋粮单产有望保持稳定,产量稳中略增,预计全年全省粮食产量有小幅增长。
看生猪:生猪产能稳步回升,存栏量同比增长
前三季度,猪牛羊禽肉总产量369.6万吨,同比减少2.7%。前三季度全省出栏生猪3392.1万头,同比减少5.3%,减幅较上半年明显收窄。牛出栏204.1万头,同比增长1.2%;羊出栏1231.3万只,同比增长0.5%;家禽出栏49425.0万只,同比增长2.8%。三季度末,全省生猪存栏3768.2万头,环比增长13.4%,同比增长28.6%。牛存栏903.6万头,同比略增;羊存栏1636.4万只,同比增长1.0%;家禽存栏47656.5万只,同比增长4.4%。
看收入:居民收入明显回升,居民消费逐步回暖
前三季度,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06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360元,同比增长7.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9%,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前三季度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586元,同比增长2.4%,增幅较上半年回升3.1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036元,同比下降1.3%,降幅较上半年收窄4.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9656元,同比增长7.5%,较上半年提升1.0个百分点。
看就业:城镇失业指标下降,就业状况持续改善
前三季度,全省城镇调查失业率逐步下降,与去年同期水平差距逐渐缩小。前三季度,全省城镇调查失业率分别为6.1%、6.0%及5.7%,三季度较二季度下降了0.3个百分点,降幅明显。与去年同期相较,三季度高出0.5个百分点,二季度较去年同期高出1.2个百分点,同比差距缩小0.7个百分点。
看生产:生产价格降幅收窄,环比初显止跌回升
前三季度,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平均同比下降1.4%。生产资料出厂价格指数平均同比下降2.3%,生活资料价格指数平均同比上涨1.0%。
前三季度,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平均同比下降2.0%。九大类原材料产品中,农副食品类、工业原材料及半成品类有所上涨;燃料动力类、黑色金属材料类、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化工原料类、木材及纸浆类、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类、纺织原材料类有所下降。
看消费:消费价格涨幅回落,月度涨幅逐步收窄
前三季度,四川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5%,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别低1.7和0.6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震荡回落,涨幅逐步收窄。
食品烟酒类上涨15.0%,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9.9%,影响总指数约4.1个百分点,影响程度略超90%,食品类拉动结构性上涨特征明显。
9月份,四川CPI同比上涨1.9%,环比上涨0.1%。
保存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
立即加入四川手机报&麻辣社区 热点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