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7441|评论: 4

[原创·贴图] 《营山县志白话翻译——营山往事》之十四:明清烈女多悲壮、山寨林立遍营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0-20 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1.png
02.png
03.png

营山烈女传

(明朝义烈女)

    ●王张氏,武生王极的妻子。与丈夫一同被贼军抓捕,其夫被杀。她骗贼人说先将丈夫安葬了再相从,贼人相信了,允许她先行安葬。她将丈夫安葬于金子山,然后上吊自杀。

    ●唐李氏,渠县给事中李阳春之女,嫁于营山庠生唐宥。贼军攻陷营山,城破后,手持竹片与敌搏斗,大骂道:我是给事中的女儿,知府的儿媳,岂能从贼,给你们作猪作狗为奴?贼人大怒,连同她怀中幼子一起杀害。

    ●李氏媳、罗李氏,都是营山人,(婆婆)李氏是庠生王昱的妻子,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娶罗氏,小儿子娶李氏,三人到山里避乱,被贼人搜到,三人同口相骂:我们是世家,你们要杀便杀,誓死不会相从你们这些贼奴!贼人大怒,将三人残忍肢解了。

    ●杨侯氏,营山儒童杨凌曦之妻,鄢蓝二贼攻营山,侯氏携女儿惠英躲到草丛中,被贼搜到,意欲侵犯,母女骂不绝口,双双被杀。

    ●杨惠英,营山儒童杨凌曦之女,十六岁,鄢蓝二贼攻营山,与母侯氏躲到草丛中,被贼搜到,意欲侵犯,母女骂不绝口,双双被杀。

    ●李于氏,营山生员李晟之妻,遇到流冦攻打山寨,寨破,与李昊的妻子王氏一同被抓,由于骂贼,被肢解。

    ●李于氏,贡生于自密之女。嫁给庠生李仕明,生了一个儿子还不满月。夫死,儿子又死了。她痛哭道:无夫无子我怎么能活在世上。说完头撞柱而死。

(清朝义烈女)

    ●王龚氏、王杜氏,分别是生员王展的妻子与小妾,时年龚氏25岁,杜氏18岁,王展死亡,二人一心守节。姚黄十三家起事,二人一左一右上吊而死。

    ●侯李氏,廪生侯炳的妻子,嘉庆三年六月到蓬安舟口避难。前面有贼军拦截,没有办法只能将小孩遗弃于山里,自己投河而死。几年后,侯炳到那附近寻访孩子,在当地乡民家找到,给了乡民一些钱,将孩子领回。

    ●李白氏,李延的妻子。嘉庆三年白莲教匪窜至营山,被贼抓住,骂贼而被杀。

    ●李莫氏,莫千异的次女。嘉庆三年白莲教匪窜至营山,与其母亲一同被贼抓住,骂贼而双双被杀。

    ●李唐氏,李嘉献的妻子,咸丰十一年李永和、蓝朝鼎起事,窜至营山,李唐氏被贼抓住,骂贼而被杀。

    ●于夏氏,于何宠的妻子,咸丰十一年李永和、蓝朝鼎起事,窜至营山,与孙女、小姑子同时遇贼被杀。贼逼她的小姑子上马,小姑子不从,被贼杀害。

    ●胥银秀,胥开坤的女儿,时年17岁,遇到云南贼军,投河自杀。贼人说:我们对你不凌辱,也不杀你,快点上岸吧。胥银秀不听,继续往河流深水区走去,直至河水淹灭头顶。

    ●张夏氏,张X常妻子,时年21岁。咸丰十一年李永和、蓝朝鼎起事,窜至营山,遇贼被胁迫,投河而死。

    ●于阎氏等12人,于嘉庆二年被白莲教匪抓捕,不从,被杀。

    ●魏司氏等18人,于嘉庆三年被白莲教匪抓捕,不从,被杀。

    ●李吴氏、陈萧氏,于嘉庆四年七月十四,被张汉潮贼军抓捕,不从,被杀。

——摘自清编《营山县志》二十五卷《义烈》
营山关隘、山寨

(县东)

●观音寨,县东30里,骆市场附近。西南北三面非常陡峭。东门右通小桥场,左通黄渡河。嘉庆三年,乡民2000多人驻扎在寨子上,得以保全。咸丰十一年,乡民又上寨子避乱,又得以保全。
●龙朗寨,县东60里,南北东三面陡峭。西门下来有一条大路,上可以通老林场,下可以通黄渡河。嘉庆三年,乡民6000多人驻扎在寨子上,罗其清贼屡攻不克。咸丰十一年,乡民又上寨子避乱,又得以保全。
●景阳寨,县东60里,可驻扎1000余人。
●太和寨,县东60里,可驻扎1000余人。
●青岩铺,县东60里,前面通界牌,入渠县边界;右通灵鹫场。设置驿站用来传递文书。
●界牌,县东70里,通渠县静边寺。东通绥定府,西接顺庆府。
●天成寨,县东70里,可驻扎1000余户人。
●木城寨,县东80里,南北二面非常陡峭。东西各有一个门,左门通老林场,右门通李家场。嘉庆三年,乡民2000多人驻扎在寨子上,咸丰十一年,也是如此,都得以保全。
●张家寨,县东90里,老林场旁边。西南北三面陡峭。嘉庆三年,咸丰十一年,乡民驻扎于上,都得以保全。
●普子岭,县东90里,与青岩铺的左方、渠县的高泥滩相互交界。
●景阳寨,县东90里,可驻扎1000余人。
●石牛寨,县东90里,可驻扎1000余人。
●龙井寨,县东90里,可驻扎2000余人。
●白垭子,县东100里,通大垭口附近的新寨。
●天佑寨,县东100里,可驻扎2000余人。
●玉成寨,县东110里,可驻扎1000余人。
●固周寨,县东120里,可驻扎3000余人。
●新寨,县东120里,可驻扎4000余人。
●天保寨,县东120里,可驻扎5000余人。
●大成寨,县东120里,可驻扎600户人。
●龙凤寨,县东120里,可驻扎1000户人。
●高观寨,县东120里,可驻扎1000余人。
●青平寨,县东120里。寨下有石洞、鹞子洞,又有古迹朝阳洞,都可以容纳七八十人。
●天星寨,县东120里,可驻扎2000余人。
●仁义寨,县东120里,可驻扎1000余人。
●青山寨,县东120里,可驻扎1000余人。
●合兴寨,县东120里,可驻扎1000余人。
●三星寨,县东120里,可驻扎1000余人。
●得胜寨,县东140里,可驻扎500户人。
●观子寨,县东120里,可驻扎1000余人。
●东大垭口,县东140里,通中子山,最为险要,与巴中、达州、渠县三界相交接。
●土地垭,县东黄渡河下,通渠县李家场。
●马鞍寨,县东150里,可驻扎1000余人。
●中子山,县东160里,通红土地,最为险要。
●阳和寨,县东160里,可驻扎2000余人。左边与巴中交界。
●大兴寨,县东160里,可驻扎2000余人。东边与巴中交界。
●兴隆寨,县东160里,可驻扎1000余人。东边与巴中交界。
●玉皇寨,县东160里,可驻扎1000余人。东边与巴中交界。
●锡福寨,县东160里,可驻扎1000余户人。
●红土地,县东180里,右通黄渡河,前面与仪陇、巴中交界。

(县南)

●张鹏寨,县南20里,可驻扎1000余人。
●凉风垭,县南30里,山高路险,左边往凤凰山通蓬安县,右接龙王寨。
●白岩寨,县南40里,可驻扎1000余人。
●仁和寨,县南50里,可驻扎3000余人。
●侯家寨,县南50里,可驻扎6000余人。
●延寿寨,县南50里,可驻扎3000余人。
●龙王寨,县南50里,可驻扎2000余人。
●灵鹫寨,县南60里,可驻扎2000余人。
●鸡喉寨,县南60里,可驻扎5000余人。
●青洋寨,县南60里,可驻扎6000余人。
●观音寨,县南70里,可驻扎1000余人。
●营党寨,县南70里,可驻扎6000余人。东、北门下大路通渠县。
●永平寨,县南70里,可驻扎1000余人。
●鸣龙寨,县南80里,可驻扎1000余人。
●天成寨,县南80里,可驻扎1000余人。

(县西)

●西大垭口,县西,向西通花庙沟、接近云雾山。
●亮垭子,县西,向西挨着弔严沟。接蓬安界。
●香积寨,县西20里,嘉庆三年,咸丰十一年,营山、蓬安乡民2000余人上山驻扎,都得以保全。地势最为险要。
●关防寨,县西20里,可驻扎1000余人。
●龙岗寨,县西25里,西门下通蓬安大道,可容2000余人。
●丰窦寨,县西30里,上通琵琶寨,下通蓬安边界,界牌大道可容2000余人,其地最为势要。
●窑平寨,县西30里,回龙场三里左右,可容1000余人。
●金银寨,县西30里,中间有二座山,地势甚高,最为险要,可容乡民8000余人。

(县北)

●罗砌垭,县北清水堰,路通高阳寺转高古寨。
●大垭口,县北罗砌垭,上通巴中南部,其旁边是都德寺。
●板凳垭,县北的天心桥下去,上是营山、仪陇、巴中的交界。
●高庙寨,县北30里,可驻扎1000余人。
●高阳寨,县北40里,营山、蓬安交界处,可驻扎1000余人。
●通天观寨,县北50里,可驻扎1000余人。
●太平寨,县北60里,古名铺垭寨,下临踏水桥,营山、蓬安交界处,可驻扎3000余人。
●高山观寨,县北60里,可驻扎2000余人。
●齐心寨,县北60里,可驻扎1000余人。
●万全寨,县北60里,可驻扎1000余人。
●青安寨,县北70里,可驻扎4000余人。
●二龙寨,县北70里,山脉如同二条龙,故名二龙,四面险峻,泉水也充足,可驻扎1000余人。
●黄金寨,县北70里,山如同四角形,上面有一项,像一枚金印,可驻扎1000余人。
●青祈寨,县北80里,南通仪陇界,可驻扎1000余人。
●太蓬寨,县北90里,其地数十里,其地最为险要,可驻扎10000余人。
●小蓬寨,县北90里,可驻扎1000余人。
●向山寨,县北90里,可驻扎2000余人。
●石华寨,县北90里,可驻扎6000余人。
●蓬莱寨,县北90里,可驻扎2000余人。
●龙台寨,县北90里,可驻扎2000余人。
●马鞍寨,县北90里,可驻扎2000余人。
●太公寨,县北90里,可驻扎2000余人。
●二郎寨,县北100里,可驻扎2000余人。
●玉清寨,县北160里,可驻扎2000余人。

——摘自清编《营山县志》第三卷《关隘》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59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年味推荐官 2014年度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2017年优秀版主 2018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3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20-10-20 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发帖分享,辛苦了

发表于 2020-10-21 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老家上山区有很多叫寨的地方,比如木垭、龙伏附近就有铜鼓寨、七星寨、陈家寨、中和寨、梅乐寨等等,并且每个寨都有很多的传说轶事,小时候听父辈们讲听得津津有味,只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也慢慢都忘了,那些有趣的故事也就没有了。

发表于 2020-10-30 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悦中乡:
●中子山,县东160里,通红土地,最为险要。
●阳和寨,县东160里,可驻扎2000余人。左边与巴中交界。
●大兴寨,县东160里,可驻扎2000余人。东边与巴中交界。
●兴隆寨,县东160里,可驻扎1000余人。东边与巴中交界。
●玉皇寨,县东160里,可驻扎1000余人。东边与巴中交界。
三和寨
黄家寨
斗蓬寨
永乐寨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