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曾明祥
我今年75岁,在基层行政部门工作至退休,对川剧行业一窍不通,是外行。
但是,我迷恋川剧,已有70年。这缘于孩童时对川剧锣鼓情有独钟。
那时场镇会馆是演戏的地方,每逢节日,本地或外地剧团来增添热闹氛围。开演前最吸引观众的是打击锣鼓,当我听到阵阵锣鼓,心潮澎湃得难以自以。
从那时起,我就与川剧结下不解之缘。后随着年龄增长,社会阅历积累,对川剧的认知也在深化,体会到川剧锣鼓是川戏人智慧经验的结晶。它充分显示出浓厚的地方特色。
在戏剧里,曲牌众多,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各类角色出场,锣鼓音乐敲打都有明显区隔。比如帝王将相出场,显示威严,气势宏伟;千金小姐婀娜多姿的台步,水袖功及漂亮的动作身段与音乐结合恰到好处。尤其是大锣边子及相关乐器组合,能敲出风、云、雷、雨的声音,更入木三分的展现各种场景。
又如“三岔口”呈现出摸黑打斗的场面,此情此景,无声胜有声,能让观众享受到川剧锣鼓音乐的博大精深。
总之,川剧锣鼓是川剧灵魂,是给人们美的精神享受源泉。
我迷恋川剧,悟出从小演变缘由,要求振兴繁荣川剧真正落地,只有从娃娃们抓起。同时挽回中老年群体,重新接受回归到川剧事业中来,让他们从麻将桌、广场舞中腾出点时间,享受川剧的艺术魅力。若这两方面见到成效,那么家中老小两代人的“发酵”,定会促中间层人向川剧靠近。
我们的这一代,要勇于担负起历史责任,把川剧锣鼓敲打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