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513|评论: 0

从四川南充阆中历史名人蒙应瑞西征战功看清朝时期的封赠制度

[复制链接]



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庚子年)四川保宁府阆中人蒙应瑞从军西征,途中遇岳钟琪将军广纳众智,献计献策平定近4年西征战势。

解除敌方对边疆近24年的困绕。

挽回两次10万大军西征还未开战6万将士溃败血洒边疆的重大损失。

连同收复今天在内的内外蒙古、青海、新疆、西藏等疆域的回归,正式纳入清统治下的疆域治理,奠定了康雍乾盛世的顺利交接。

成就了今天华夏疆域辽阔的格局。

蒙应瑞一战定乾坤显赫功勋于世。

蒙应瑞荐升武将(将军),赏赐二品顶戴红珊瑚三眼孔雀花翎(副将衔),镇守湖南镇筸镇。

但由于他弓马可观,智慧多谋,镇守经验不足等因必须安排好家事后,前往华夏各地历练后方可胜任,蒙应瑞时年32岁。

同时朝廷和康熙皇帝钦赐蒙顺(康熙帝赐名蒙善宇)、蒙元亨因蒙应瑞战功和西征后勤保障贵赠骁骑将军,赏赐头品顶戴红宝石双眼孔雀花翎,享受总督待遇。

朝廷和康熙皇帝钦赐蒙氏家族封地四处,大小自由选定荒地开发建设,御笔“元戎第”宅匾建门阔五开间元戎府。

开启了阆中古城(元戎府)迎恩街的由来。

阆中古城五大名祠之一(汉范目祠、汉恒侯祠、张宪祠、蒙公祠、昭忠祠)历代演武厅旁蒙公祠的由来。

阆中古城(蒙家官菜园)官菜园街的由来。

阆中市七里街道辖区金顶观核桃种植园区(蒙家避暑山庄)蒙家湾村的由来。


【蒙應瑞 】基本資料 

系統號:No3082

權威號:003082

姓名: (清)蒙應瑞

性别: 男

中曆生卒: 康熙[28]年-乾隆?年

西曆生卒: [1689]-?

異名: 出處

(漢語拼音)Meng Yingrui  

籍貫: 四川省-保寧府-閬中縣

(今名:四川省閬中市保宁街道)

傳略:引文 出處

出身: 行伍

履歷:職銜 任期 出處

署副將銜 康熙?年-?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內閣大庫檔案 ,009946號

直隸密雲城營都司 雍正?年-雍正13年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內閣大庫檔案 ,009946號

順義營遊擊(署) 雍正?年-雍正?年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內閣大庫檔案 ,009946號

直隸提標前營遊擊 雍正13年-乾隆3年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內閣大庫檔案 ,055497號

直隸馬蘭鎮標中軍遊擊 乾隆3年-乾隆?年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內閣大庫檔案 ,055497號

廣東廣州城守營副將 乾隆?年-乾隆9年 清實錄:高祖純皇帝實錄 ,226卷 ,927-2

護理廣東碣石總兵印務 乾隆8年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內閣大庫檔案 ,071814號

湖北宜昌鎮總兵 乾隆9年-乾隆10年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內閣大庫檔案 ,066674號

湖廣鎮筸鎮總兵 乾隆10年-乾隆15年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內閣大庫檔案 ,072 968號

朝代: 清

單位: 本筆資料由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與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共同製作。


清朝时期的封赠诰封制度

【封赠之制】

文职隶吏部,八旗、绿营武职隶兵部。顺治间,覃恩及三年考满,均给封赠。

康熙初,废文、武职考满封赠。

【文职封赠之阶】

【初正一品】

特进、光禄大夫,寻改光禄大夫。

【从一品】光禄大夫,后改荣禄大夫。

【正二品】资政大夫。

【从二品】通奉大夫。

【正三品】通议大夫。

【从三品】中议大夫。

【正四品】中宪大夫。

【从四品】朝议大夫。

【正五品】奉政大夫。

【从五品】奉直大夫。

【正六品】承德郎。

【从六品】儒林郎,吏员出身者宣德郎。

【正七品】文林郎,吏员出身者宣议郎。

【从七品】徵仕郎。

【正八品】修职郎。

【从八品】修职佐郎。

【正九品】登仕郎。

【从九品】登仕佐郎。


【武职封赠之阶】

初分三系。

一曰满、汉公、侯、伯封光禄大夫,后改建威将军。

二曰八旗。

【一品】光禄大夫。

【二品】资政大夫。

【三品】通议大夫。

【四品】中宪大夫。

【五品】奉政大夫。

【六品】承德郎,后改武信郎。

【七品】文林郎,后改奋武郎。

【八品】修职郎。

【九品】登仕郎。

乾隆三十二年,改同绿旗。

三曰绿旗营。

【封赠官阶屡变】

【初制正、从一品】荣禄大夫。

【正二品】骠骑将军。

【从二品】骁骑将军。

【正三品】昭勇将军。

【从三品】怀远将军。

【正四品】明威将军。

【从四品】宣武将军。

【正五品】武德将军。

【从五品】武略将军。

【正六品】昭信校尉。

【从六品】忠显校尉。

【后增正七品】奋勇校尉。

乾隆二十年后改

【正二品】武显大夫。

【从二品】武功大夫。

【正三品】武义大夫。

【从三品】武翼大夫。

【正四品】昭武大夫。

【从四品】宣武大夫。

【正五品】武德郎。

【从五品】武略郎。

【正六品】武信郎。

【从六品】武信佐郎。

【正七品】奋武郎。

乾隆三十二年后改

【正一品】建威大夫。

【从一品】振威大夫。

【增从七品】奋武佐郎。

【正八品】修武郎。

【从八品】修武佐郎。

八旗与绿营制度始画一。

乾隆五十一年后改

【正一品】建威将军。

【从一品】振威将军。

【正二品】武显将军。

【从二品】武功将军。

【正三品】武义都尉。

【从三品】武翼都尉。

【正四品】昭武都尉。

【从四品】宣武都尉。

【正五品】武德骑尉。

【从五品】武德佐骑尉。

【正六品】武略骑尉。

【从六品】武略佐骑尉。

【正七品】武信骑尉。

【从七品】武信佐骑尉。

【正八品】奋武校尉。

【从八品】奋武佐校尉。

【增正九品】修武校尉。

【从九品】修武佐校尉。

【于是文、武官阶等级相侔矣】

文、武正、从一品妻封一品夫人。

满、汉公妻为公妻一品夫人。

侯妻为侯妻一品夫人。

伯妻为伯妻一品夫人。

正、从二品夫人。

正、从三品淑人。

正、从四品恭人。

正、从五品宜人。

正、从六品安人。

正从七品孺人。

正、从八品八品孺人。

正、从九品九品孺人。

武职八旗八品以下、绿旗营七品以下妻无封。后改绿营正七品妻封孺人。

【顺治五年,定制,凡遇恩诏】

【一品】封赠三代,诰命四轴。

【二、三品】封赠二代,诰命三轴。

【四、五品】封赠一代,诰命二轴。

【六、七品】封赠一代,敕命二轴。

【八、九品】止封本身,敕命一轴。

凡轴端一品用玉。

二品用犀。

三、四品用裹金。

五品以下用角。

【凡推封之例,顺治初制】

父祖现任者,不得受子孙封。

致仕及已故者许给,原弃职就封者听。

两子均仕,其父母受封,从其品大者。妇人因子封赠,而夫与子两有官,亦从其品大者。

父官高于子者,嫡母从父官,生母从子官。

为人后者,已封赠祖父母、父母,请以本身妻室封典-封本生祖父母、父母者,许-封。

【康熙五年】

定父职高于子者,依父原品封赠。

官卑于子者,从子官封赠。

武职子现任文职,封赠依文官例。

【雍正三年】

定四品至七品官原将本身妻室封典-封祖父、母者。

八、九品官原-封父、母者,皆许-封。

三品以上-封曾祖父、母者,请旨定夺。

【乾隆间,折中礼制,颇有更定】

二十七年谕曰:“子孙官品不及祖、父之崇,则父为大夫子为士,记有明文。

旧例依祖、父原阶封赠,殊未允协,其议改之。”吏部议定文、武官子孙职大,祖、父职小,依子孙官阶封赠。

祖、父职大,子孙职小,不得依祖、父原品封赠。

父官高于子者,生母从子官封赠,嫡母、继母不得依父官请封,原依子官受封者听。

武职子任文职者亦如之。

五十年,定一品至三品官不得-封高祖父、母。

四品至七品官不得-封曾祖父、母。

八品官以下不得-封祖父、母。

【道光以后,捐封例开】

二十三年,

许三品以上官欲捐请本生曾祖父、母封赠者,得依-封曾祖父、母例报捐。

二十八年,许四品至七品官捐请-封曾祖父、母,八品官以下捐请-封祖父、母,均依常例加倍报捐。而限制始废矣。

旧例八、九品官许封父、母,不封本身妻室。

应封妻者,止封正妻一人。正妻未封已殁,继室当封者,正妻亦得追赠。

其再继者不得给封。

道光二十三年,许八品以下捐封人员欲捐请及妻室者,加倍报捐。

【咸丰二年】

许京、外文职及捐职人员得先封本身及原配、继配妻室,再依本身品级为第三继妻捐封。

四年,并从部议,第三继妻以后,谊同敌体,亦许依次递捐矣。

【旧例仕宦至三品】

幼为外祖父、母抚养,其外祖父、母殁无嗣者,许依其官阶-赠,其馀外姻不许-封。

【道光二十三年】

许捐封人员为其受恩抚养之母舅、舅母、姑夫、姑母、姨夫、姨母、妻父、妻母依-封外祖父、母例,捐请-封。

【咸丰三年】

并许-封曾祖父、母,伯叔祖父、母,伯叔父母,庶母,兄、嫂并嫡堂伯叔祖父、母,嫡堂伯叔父、母,嫡堂兄、嫂,从堂、再从堂尊长及外曾祖父、母,外祖父、母,妻祖父、母。

按例定品级,一体捐请。又许为人妇者,为其已故夫之祖若父捐职请封。为人后者,为祖若父-封其先人,展转推衍,而经制荡然矣。

【加级请封之制】

其初限制亦严。

【顺治初】凡恩诏加级者,以新加之级给封。

【康熙五十二年】定例七品以下加级请封,不得逾五品,五、六品不得逾四品,三、四品不得逾二品,捐级不得计算。

【乾隆间】外官加级不论新旧,不得依加级请封。

五十年,部议京官八品以下,得依加级请五品封,不惟逾分,亦觉太优。嗣后八品以下不得逾七品,在外未入流不得给封,原捐纳荣亲者,许其捐封。从之。

【嘉庆后】限制渐宽。京、外官恭遇覃恩,许报捐新级请封。议叙三、四品职衔人员,加级捐请二品封典,许加倍纳银,按现任及候补、候选例给封。

【咸丰初】抚广捐例,京、外各官及捐职人员,由加级及捐加之级捐封者。

现任及候补、候选三、四品官,许捐至二品。

其五、六品加等捐请三品封者,依常例加倍报捐。加等捐请至二品者,依四品职衔得捐二品封例,加倍半报捐。

其七品加等捐请三、四品封。

八品以下加等捐请五、六品封,均依常例,分别加倍报捐。

十年,定三品人员加级捐封。

按一品人员银数加倍,许给从一品封。

二、三品虚衔人员捐从一品封。

应按二、三品实职银数加成或加倍报捐。其有为外姻捐从一品封者,许各按二、三品实职虚衔银数,再行分别加成报捐。

陵夷至光绪中,御史李慈铭疏曰:“治国之要,惟赏与罚。罚固不可稍逾,赏亦岂可或滥!

康熙、乾隆两朝,享国久长,庆典武功,偻指难尽。其时内外臣工,屡逢恩诏,论功行赏,班序秩然,未有越等者。

今则外官道员多至二品,其封皆至一品矣。

知府、同知多加三品,其封皆至二品矣。

牧、令大半四品,簿、尉大半五、六品,其封率至三、四品矣。

夫爵赏者,人君所以进退贤愚,中臣所以奔走吏士。得之太易,则人不知恩,予之太骤,则士无由劝。尊卑不别,等级不明,长伪士之浮嚣,惑小民之观听,非所以尊朝廷、清流品也。”奏上,亦未杀减。

厥后外患频仍,人才缺乏。二十六年,诏停报捐实官,而虚衔封典报捐如故。

【宣统元年】吏部议定条例,京官依加级、外官依本任请封,颇欲规复旧制,格不得行。明年,改定京官依加级,外官依加衔,五品人员许请至三品封赠,八品人员许请至六品封赠。欲稍事补救,而积重难返矣。

下图为四川广元市旺苍蒙氏族糸碑记

145151l5uy5j2yx30zx3j3.jpg 145151oh3gcgjhhmyc1zgh.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