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614|评论: 0

[原创] 免费医疗无期,筹款平台套路,农村写钱法复活

[复制链接]

2015年优秀网友 2016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20-10-25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早刚要出门,一三十多岁的男子跑到我家地坪。
  见他抱着一个本子一支笔,还有几张白纸夹在透明文件袋里,还以为是搞人口普查的呢。
  一问,不是,是来给他母亲写钱的。
  写钱?
  好古老的字眼。
  二十多岁的人,可能都没听过这个词。
  所谓写钱,就是重病者的家人,走街串巷,见户即进,求得一些爱心。
  小时候见过,频率呢,比叫化子少一些,一毛两毛,五毛算多的了。
  他会请你把名字写在他的本子上,注上金额,说着永世不忘之类的话。
  这本子,大概也会成为他们的传家之宝,上面记载着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人。
  尽管现在少见,但很多人,应该见过它的变体。
  火车站里,有人拿纸笔到你跟前,指指自己的嘴巴,请你捐款。
  开始,还给个一块两块,后来就不给了,原因,大家都知道。
  他说,他是某某镇的,家里情况本来还可以,有十二三万存款,母亲得了脊髓里面的病,不但用光了存款,还借了二十多万,不得不出此下策,骑着摩托到处写钱。
  看来,是因病致贫的又一案例。
  想来,他已经在众筹平台上,筹过款了吧?
  毕竟,那个更容易一些。
  但应该没筹到多少。
  免费医疗或医保大量报销,乃是不知道还要多少年才能实现的目标;
  很多农民在十余年前已被商业保险收割过一波,说起来就骂骗子,很难让他们再买商业医保;
  众筹平台就成了暂时的救命稻草。
  微信群,朋友圈,常见各种筹款链接,惨兮兮的人家,一病而贫有现实,让人由不得不心软。
  可见多了,就力不从心,想捐,又想想自己并不富裕,为那些根本不认识的、且一看就救不过来的人不断捐款,哪怕只是十块二十,也是很重的负担。
  一般百姓,没有谁的钱,是天上掉下来的呀。
  因此,渐渐也就硬了心肠,爱莫能助。
  尤其是,筹款平台的套路,被连接曝光的时候。
  去年年底,一篇文章呈刷屏之势。
  文章写道:
  11月底,一则水滴筹线下推广团队的扫楼视频在网上发布,视频中募捐金额可随意填写,“志愿者”对病情和经济情况也没有核实。最引起舆论哗然的,是“志愿者”的话术和按单数拿提成的奖励机制。
  ……
  互联网模式下的公益进展相对更透明,反馈更及时。但出现质疑时,信任的崩塌也会比以往更加剧烈。质疑一方面来自个人筹款造假和平台审核不到位频发。
  ……
  2019年4月,相声演员吴鹤臣突发脑出血入院,其家人发起目标100万的众筹,筹集善款近15万,而后吴鹤臣家中固定资产信息和手术费用曝光,引起了网友不满。
  更有甚者伪造病情,上传资料筹款挪作他用。2016年,广东省梅州市发生“骗捐门”事件,筹款申请人因女儿患白血病通过网络慈善众筹平台向社会筹款45万元,随后申请人却被网民曝出有多处房产,并且利用筹款购买豪车。
  ……
  除了造假导致的信用危机,一些平台也被曝,善款难以被取出,患者急用之时,却无钱可用……
  尽管各种平台都推出了整改措施,但信任一旦崩溃,就再难重建。
  这也是众筹治病,越来越难的原因之一。
  越来越多的人,不希望自己的爱心被滥用。
  俗话说,一粒老鼠子屎,打烂一锅汤。众筹平台确实帮助过很多人,但只要一万人里,有百人跟平台一起套路了,给爱心者造成的伤害,就是碾压式的。
  医保年年涨,有人甚至不愿交了。重病越来越多,能筹到的越来越少,写钱这种古老的方法,也开始复活。
  一声长叹吧。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屏山石时评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