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宫,苏州园林,中国古代富有特色的古建筑并不少见,但时间调到现代,在人们的眼里,良好的城市建设应该是像美国东海岸式的井井有条、一丝不苟,强迫症似的棋盘分布似乎才是最标准的,古建筑美则美矣,但却杂乱无章了些。
而在我国放弃了自己原本错综复杂的风水式布局转而向西方学习了规整的规划后,好像反而失去了自己的特色。
在北大教授犀利的一句“我们的城市建设,简直让人寸步难行,”让人们恍然意识到,我们的城市在规整规划后收获的不是便利的交通和富有现代美感的城市,而是更加艰涩的交通和千篇一律的城市。
到底是什么让我们的城市建设变得越来越困难,越来越寸步难行呢?又是什么原因让我们的城市建设出现了这样巨大的漏洞呢?既然知道了要改,要怎么改,朝哪一个方向去努力,城市建设者又应该做些什么呢?

遗失的细节
那些生活中的不便利,其实都是人们没有注意到过的小细节上出了问题。比如人行道边的行道树。人们踩在地砖上,开始几年觉得不错,然而过了几年,地砖翘起,这条道就成了暗藏危机的小路。
每个人都恨不得学会凌波微步,以防自己在艳阳天被翘起的地砖绊倒,在下雨天踩上个“深水炸弹”。其实乍一看每个人都会以为这是因为年久失修的缘故,毕竟在拿水泥封上后,路上又会平静很长一段时间。
北大副教授却告诉人们,不是这样的,是因为树种出了问题,浅根系的树难以深种,根也就往上长,以其顽强的生命力抢走了原本属于地砖和行人的位置。

在设计中,哪怕是一个再微小的细节,在实践时都会被无限放大,如果说在设计时不注意,或者说是没有考虑清楚的话,那么就容易出现问题。也许在设计师的眼里看来,那只是设计图上一个小小的点 一根不那么笔直的线段,在千里长堤上只是一个蚁穴。
可是在建筑工人的眼睛里,这是按比例放大了数百甚至数千倍的成品。而毁掉作品的,恰好就是那个蚁穴。人们总说只要大方向是对的,细节不要紧,只是决定成败的,刚好就是那个角落里不被注意的小细节。
抓大方向是对的,但是如果不去理会那些细节,当细节变成了另一个与之相反的大方向,那时再想要补救也失去了机会。做事应该是要严谨的,不止是管那个西瓜,芝麻也要捡起来,要不然当芝麻开了花,想要再捡就困难了。
细节从来都不是应该被抛弃的,即使它很小,也不能因此而忽视了它的作用。

被忘记的人
生活中远不止行道树、广场台阶和大理石地砖这些让人气恼的问题。那么这是为什么呢?明明知道会造成不便还要给人添堵。其实原因还是在于约定俗成、忘记了设计的初衷以及根本没有设身处地考虑过结果。
现在的城市千篇一律,坐着高铁从头看到尾,除了远处的山和植被,不看火车站上的城市名,也看不出这到底是哪个角落里的城市。城市建设设计也就不存在了,考察一下其他城市的建设,往自己的城市建设图上多添两笔,这就是新的设计图了。
这大概是流水线城市的通病了。忘记了设计的初衷,忘了城市原本是为人服务的,最后却只给人的眼睛服务了,城市看起来很美,却成了玻璃罩城市,一到空气里就无法适应人的生活。

当城市建设只剩下了美观性,指望在这样的城市里生活得舒心,显然也成为了奢望。
有时候也考虑了一下还有人在生活,却是拍脑袋决定,外面的金属长椅,夏热冬冷,实在累了倒是也不挑,直接就坐下了,椅子没错,但是如果哪个季节坐都奇怪,就有错了。健身器材很好,人人都能锻炼身体,但维护人找不到,安全维护不存在。
这是因为没有真的实验过,想得很美好,实际却成了废品。无论是哪一个学科,哪一类知识,最后归到本源上都应该是为人类服务的。也许看起来在当时没有用的那些研究和知识,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因此,以人为本才是最重要的。不是把城市建设当成艺术就可以让城市变美,也不是把城市建设想当然地加上所谓的实用性功能,最终都还是要落到实处。人虽然是很好满足的群体,但不能因此就忽视了那些本可以去除的麻烦与障碍。

在设计上,“强迫症”乔布斯就显得很可爱了。哪里不对改哪里,哪里不方便改哪里,只要不对,那一定是可以通过设计来解决的。无怪他在的时候,苹果格外好用。
物始终是为人服务的,并不是物不方便需要人去克服,而是物需要被人改变。这一点是不应该被颠倒过来的。人们总是走着走着就忘记了,最早是从哪个地方出发,忘记了自己要到哪里去,也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
那些存在的基础就是人类,无论是美观还是实用,都是从人类的需求去出发的。如果忽略了基础就想着要搞个美丽的空中楼阁,那么新建的建筑必然会输给倒塌的地基。

合理与不合理
而现如今新兴的设计中,开始出现了以人的需求作为根本的设计。这些变化主要是出现在了工业产品的流水线中。但在城市建设中却出现得不多,城市依然千篇一律,看着临近的城市做出来好看便自己也建设一个。
或许人们应该考虑的是向千年之前的先人们学习,学习美丽的土楼,学习优雅的苏州园林。学习那时完全能够做到内部循环的院子是如何设计的。绝不是说古时候的建筑毫无缺陷,如果真的毫无缺陷,便不会向外学习。而是应该学习那时以人的生活便利作为第一需要的理念。
不需要迷信任何一种模版,没有哪个模版是完全没有缺陷的。与其想着用其他人已经做好的去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不如动动脑子看看有没有自己能够改进的部分。

一份八十分的考卷成为互相查看并借鉴的标答并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情。如果能利用八十分的试卷找出满分的答案才是值得人们去做的事情。
停滞不前不会让事情变得更好,的确守成不会让世界变得更加糟糕了,但是对于一个一直在流动的时代来说,如果有东西始终停留在原地,那么这本身就是一种倒退。
过去不需要完全被抛弃,但现在需要做的是弥补那些过去没有能够做到的事情,而不是为过去神魂颠倒,只顾着欣赏那些已经过去了的令人向往的时光,不存在一个完美时代,人们能做的只是让世界变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