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荐∣《川剧的跨文化传播》
2020-11-02 15:54
书名:《川剧的跨文化传播》
作者:高山湖
出版发行:中国戏剧出版社
字数:470千字
书号:ISBN 978-7-104-04894-7
中华文化“走出去”是我国重要的文化建设方略,是增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举措,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背景下尤显重要。戏曲的跨文化传播活动自古有之,在全球化和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语境下,更是以前所未有的良好态势蓬勃发展。对此,作为我国重要地方剧种的川剧,与许多地方剧种一样,其跨文化传播活动由来已久、蓬勃兴盛,面对全球化的时代背景,面对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重任,面对自身当下的生存现状,有责任有必要加强对川剧跨文化传播活动的关注与重视,并完善相关的理论研究。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的《川剧的跨文化传播》即是第一部以全球化的广阔视野、从跨文化传播学等多学科角度出发,较为系统全面涉足以川剧为例的地方剧种跨文化传播(包括川剧剧目的海外传播和外国戏剧的川剧化引入)的研究。
该书为文旅部(原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项目的结项成果,全书在梳理川剧跨文化传播活动历程的基础上,从传播学角度出发分析其现状,从戏剧学角度探讨其成功个案,并将川剧置之戏曲各地方剧种和国外戏剧的大背景下进行比较研究,对新时代川剧跨文化传播的发展提出对策建议,供川剧跨文化传播实践的相关从业者与研究者参考借鉴。同时,该书对川剧理论研究的内容和范围具有一定的开拓性,对戏曲各地方剧种的跨文化传播研究也可作参考,对中国戏曲理论体系的发展和完善亦不失为一砖一瓦。本书选题新、视野宽、视角新颖、内容丰富,且叙论兼及、文笔流畅、可读性强,兼具理论性、实践性与资料性,是戏曲院团、高校以及有关社会团体相关人员值得一读的好书。
●篇目内容
该书在梳理川剧跨文化传播的历程的基础上,探析其现状与问题,在戏曲各剧种与外国戏剧的大视野下寻找成功个案的经验,思考川剧跨文化传播未来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一章“面对挑战:全球化与川剧的跨文化传播”:旨在探讨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发展与时代特征;提出跨文化传播学的相关理论,同时以跨文化戏剧与戏曲跨文化传播为参照,寻求川剧跨文化传播的坐标与路径,强调相关研究的紧迫性与势在必行。
第二章“百年回眸:川剧跨文化传播的历程与现状”:较为详尽地梳理总结了川剧跨文化传播活动的历程,在此基础上,从传播学角度出发,分析川剧跨文化传播的现状,探析其成就与不足。
第三章“剧目盘点:川剧跨文化传播剧目个例剖析”:全书重点落墨之处,针对重之中重的剧目要素,选取川剧跨文化传播历程中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典型剧目,从多角度对其进行较为全面的阐释。
第四章“理性梳理:川剧跨文化传播方法探析”:是对前一章内容回溯、反思而作出的概括总结,也是对实践中的常见问题的思考,总结川剧跨文化传播剧目的来源与选择、剧目的打造方法与基本原则。
第五章“面向未来:全球化背景下川剧的策应思考”:对前述内容的回应与思考,通过思考川剧跨文化传播的优劣利弊,提出具体而有建设性的策略建议。
第六章“他山之石:中外跨文化戏剧成功案例借鉴”,将视野拓展开来,剖析跨文化传播剧目中,戏曲各剧种及中外戏剧作品的一些成功案例,拓宽思路、提供借鉴。
●观点与对策
(一)主要观点
全球化背景下,川剧已成为世界艺术舞台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面对新时代的挑战与机遇,川剧的当代生存发展不应局限于国内,放眼世界舞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开拓全球市场、争取海外观众,川剧责无旁贷、势在必行。由此,亟需相关研究提供参照与引领。
当今中外戏剧的发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现象愈加显现,川剧应充分借鉴、学习、吸收戏曲各剧种与国外戏剧的优长,有容乃大,方能与时俱进。
川剧的跨文化传播历史悠久、活动丰富,经历了文化交流的原生态输出、探索性剧目的海外传播、新剧目的海外商业演出等发展历程。在跨文化传播的理念上,也历经了无意识、下意识和有意识的成长。
从“传播学五要素”的角度看,川剧跨文化传播在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对象、传播渠道和传播效果诸方面均取得了相应成果,也存在明显的不足与困难,亟需引起重视并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川剧跨文化传播的剧目来源,可选用传统剧目、改编中外名著、中外联合新编、跨界融合等;剧目选择上,可从题材、主题、情节、人物、风格几方面作思考;剧目打造上,有川剧剧目的国际化改编、外国名著的川剧化改编两大途径,同时应遵循“东方与西方并置、传统与现代交融”两大原则。
(二)对策建议
针对川剧跨文化传播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本书就当前与今后的对外传播实践活动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优秀剧目:注重选择人类共通的话题、让本土与国际接轨、将传统与现代兼容、走出传统的跨界探索。
2.加强海外传播专业人才的培养:培养具有传播文化传播素养的编剧、导演、演员、音乐、舞美等艺术人才;培养懂戏曲的专业翻译人才;培养代理、营销、媒体等中间渠道类人才;培养具有传播文化传播意识的管理人才。
3.以译介为驱动,完善海外传播媒介:川剧剧本与相关文本资料的译介;川剧文论文献著述的译介;外文版川剧数字博物馆的建设;外文川剧音像制品的开发;川剧外文网站、网络社交平台的建设。
4.带动川剧艺术人格化走向世界:特色+审美,奠定“跨域接受”;人格+个性,铸造“演出品牌”;市场+培植,决定“传播效应”。
5.争取海外观众以拓展海外市场:以成功的舞台演出赢得观众;做好台前幕后的宣传吸引观众;通过海外华人群体扩大观众群;借助多种海外平台培养观众;借助意见领袖的公信力影响海外观众;开发衍生文化产品扩大观众面。
6.建立川剧传播效果的评价体系:注重品牌力、影响力、互动力等方面的考量,对相关跨文化传播活动形成具有指导性的评价体系。
7.制定全方位可持续的整体规划:整合政府、院团、高校等各方力量,形成产学研合力,在长期性、整体性的规划中助力海外传播可持续发展。
●价值与影响
本书是川剧界第一个以较宽视野、从多学科角度全面涉足川剧跨文化传播的系统性研究,集资料性、实践性与理论性于一体,填补了川剧跨文化传播理论研究的空白,为戏曲各剧种的跨文化传播提供了一份参考,对中国戏曲理论体系的建设也不失为一砖一瓦。
本书注重对实践的指导价值。书中整整两章的跨文化传播剧目的案例分析,一整章关于新时期川剧跨文化传播的对策建议,目的即在于给从业人员提供一份直观的可资借鉴的学习范本和策略参考,这也是作者耗费笔墨、苦心经营的两大“重头戏”,相信对实践具有较为实际的参考价值。
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是我国在本世纪初提出的重要文化建设方针,海外传播也是戏曲艺术在全球化背景下生存发展的重要路径。本书对相关院团、高校以及社会有关团体的海外传播实践活动,能够提供较为实际的参考与借鉴,相关观点与资料对后续的研究或可带来启示。
【购书请关注京东 当当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