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虚构 早餐店经营日记(二)
我们的早餐店选址在县城老城区,老城区是以十字街为中心的圆形规划建筑的,我们的早餐店便在十字街西边的圆弧形街道上,这是一一条并不繁华的街道,右边五十米处是本县第二小学和幼儿园的校门出口,这个学校总共有两三千学生在读。这个出口每天有四次人流高峰,分别是早、中、晚上学和放学的时段,这个时段每次持续半个小时左右,都是学生和接送学生的家长,人潮都集中在校门口十米左右。
左边五十米左右有两三个单位,平均一个单位有十多个人,而且这几个单位共用一个机关食堂,这几个单位中间是一个十字路口,这个路口北和我们门面这条街相通,另一个路口通东向路口,其余两个路口通后面几个小区。
我们这个门面左边已经有两家餐馆,这两个餐馆相距十几米远,靠路口的本来是一个小型中餐馆,短短五六年已经转手五六个店主,平均一年转一次,现在这个店主今年五月份接手做中餐,但由于生意不好,现在也在经营早餐,早餐卖稀饭、包谷粥、包子、咸蛋,因为是中途增加的项目,不专业,味道一般,店面的富豪装修风格似乎不适合早餐的平民化需求,给人的印象是大财主摆地摊,有点不伦不类,所以生意不算好。
这个中餐馆和我们的店面之间还有一个十平方米面积的小店,专门经营早餐,已经有二十多年历史,店主是一对老年夫妻,房租一年三千元,这是原审计局单位的一个库房隔出前面半间做的这个门面,房租从二十年前的几百元涨到现在的三千元每年 。他们经营的早餐有米粉、包谷粥、稀饭、咸蛋、油鸽儿(音,是用勺子舀调好的味的稀面糊放油锅里炸,熟后捞起来沥干油可吃,面糊里面一般加的花生瓣、葱花,吃起来香、脆、油,是本城少有的特色食品,一个有小碗口大,以前卖五角一个,现在卖一元一个),这个店面很小,厨房就占了一半面积,另一半分左右两边各搭了两张折叠小方桌,其余两张也是折叠小方桌,搭在了店面外的人行道上。这个店只卖早餐,经营方式是每天早上提前用碗盛好稀饭、包谷粥凉在厨房外的桌上,顾客自己去端想吃的东西,或者要咸蛋,或者要油鸽儿,或者要米粉,这些就跟店主说 ,他会给你送到你的位子上来。店面虽小,生意一直不错,早上开门至中午,生意从早上六点延续至九点,高峰时间在七点至八点。下午就关门至第二天早上再开门。
我们这个店斜对面有一家开了三年的早餐店,面积有五六十平米,中等装修,里面环境干净雅致,是一些比较讲究环境的人的选择,生意不算顶好,但也不孬。这家店经营的是稀饭、米粉、包谷粥、蒸饺、包子、咸鸭蛋,经营方式模仿那家十平米的小店,自己端凉好的稀饭、包谷粥,其余的由店主送到食客桌上,据食客们说,里面的食物味道一般,但胜在环境赏心悦目,干净整洁。
学校出口右边一段街还有四家店,以经营米粉为主,生意都没有很火爆的迹象。
我们选择租这个店的原因有四点:一,房子大小合适,共四十多平方。二,布局基本符合我们做早餐的要求,临街的店面为主体,这主体后面有一间几平米的小隔间,可做面食操作间,这操作间后面并列着厨房和厕所 。三,房租不太贵,经我们谈下来,年租金一万三每年(压金1000,这一笔费用是我们两个老家伙给他们出,说是算我们的股份,以后分红给我们,我和老公并没有抱分红的希望),以我们目前的经济能力和对生意风险的考量来看,觉得压力不大。四,这个店面以前是做的保健按摩,房东很爱惜房子,里面连墙壁都贴的白瓷砖,看起来明净整洁。
店面租好后,就是根据经营需要进行水电改装和置办设备并进行调试,这个过程用了两周时间,没有请人,都是我们自己家里人协作完成,计划由我媳妇出,实施主要是我老公,我们协助。所以这一笔费用是省了的。
各种设备共花费近一万元,这一笔费用是他们小两口自出,开这个店总投资二万四。我和我老公没有指望他们真的能够从这个店起步做出多大成绩来,我们的心思是再给他们出些社会大学的学费,让她们了解人生有许多事不是靠想法就能实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