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990|评论: 0

[四川发展] 青川县:脱贫奔小康 一个都不能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1-13 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青川县:脱贫奔小康 一个都不能少

2020-11-04 18:0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url][url=https://file.thepaper.cn/www/v3/img/default.png]https://file.thepaper.cn/www/v3/img/default.png
四川广元

关注




https://imagepphcloud.thepaper.cn/pph/image/97/208/735.jpg在脱贫攻坚战役中,青川县残联坚持需求导向,探索残疾人工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力扶智扶志,建立残疾人扶贫车间,创新推行股权量化扶贫模式,让残疾人致富梦变成了现实。

我们走进一个个扶贫车间,深入一个个股权量化基地,访问一位位残疾人创业者,揭开了这里残疾人工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残脱贫奔康故事。

https://imagepphcloud.thepaper.cn/pph/image/97/208/747.gif1

志智兼扶:“丑小鸭”变“金凤凰”

“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作为脱贫攻坚战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青川县残联迎难而上、因势利导,在全县残疾人中持续开展“弘扬两幅标语精神,我们一个不能掉队”主题励志教育,引导残疾人自强不息、涅槃重生。

“红茶关键在发酵,掌握不好就可能变废……”在青川县七佛乡贡茶社区岚轩茶叶种植家庭农场,我们见到了农场主、残疾人罗传树,他正在给几名残疾人培训红茶制作技能。乡党委书记赵彬便给我们讲起了罗传树自强创业的故事。

2015年,罗传树被检查出股骨坏死,落下终身残疾。他曾埋怨命运不公平,产生轻生念头。在脱贫攻坚战打响后,乡、社区两级党组织扎实推进励志教育,会同县残联入户宣讲青川县抗震救灾“两幅标语”倡导者、优秀残疾人党员石光武自强不息的故事,宣传新时代残疾人的优惠政策,鼓励他正视现实和战胜困难。他被干部们的真诚打动,经过几昼夜思索,摒弃自暴自弃想法,利用多年的制茶技艺开始二次创业,流转周围300余亩贫困群众废旧茶园发展茶叶,成功脱贫,而且还带动10余名残疾人创业致富,成为广元市优秀创业者代表之一。

在主题励志教育中,该县残联利用浙江长效帮扶、东西部扶贫协作等机遇,强力推进残疾人精神和智力扶持,引导他们掌握生活技能、实用技术或专业技艺。一个偶然机会,脑瘫患者王裕箱获悉阿里巴巴在青川县开展残疾人电商培训,没有上过学的她便每天乘车前往县城培训班,从基础知识学起,从电脑开机学起,不到半年她就掌握了电商本领,货物上架、上传图片、文字整理等都得心应手。在县残联帮助下,她不久便在双创空间开设圆梦山珍网店,走上电商致富之路,完成了从丑小鸭到金凤凰的转变。

扶志让残疾人充满生活激情,扶智让残疾人掌握生产生活技能。在这场励志教育中,全县乡镇、村(社区)干部因需施策、因人施策,切实推进残疾人工作供给侧改革,引导残疾人克服生理缺陷,自立生活、自主创业,涌现出优秀运动员董顺江、电商经营者董丽琼、优秀创业者杨波等一批身残志坚的先进模范活跃在各条战线,成为全县干部群众学习的榜样。

https://imagepphcloud.thepaper.cn/pph/image/97/208/754.gif2

飞地扶贫:残疾人异地成股民

“我们这里偏僻,资源不足,发展产业非常困难。该县改变工作思路,在条件好的竹园镇三郎村建立了湖羊养殖基地,让我们成为股民,有了长期的增收产业。”石坝乡朝阳村33岁的残疾人何兵祥高兴地说。

脱贫攻坚战打响后,该县残联经过走访调查,发现残疾人大多居住在边远山村,而且土地少、交通落后,严重阻碍残疾人发展产业。为解决残疾人发展产业增收难题,他们创新推行飞地扶贫模式,在交通便利、条件较好的乡镇、村建立残疾人扶贫车间,一方面将偏远山村残疾人所享受的项目资金折股入车间,另一方面鼓励有条件的残疾人去车间务工。2019年9月,在县残联推动下,县政府整合石坝乡4个村和竹园镇三郎村60余名贫困残疾人所享受的扶贫资金、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在交通方便、距离石坝乡逾70公里的三郎村与青川县大荒山牧业有限公司合作,投资1100余万元建设残疾人扶贫车间——湖羊养殖基地。

在湖羊养殖基地,绿草如茵,厂房林立,圈内小羊羔憨态可掬。据该公司董事长欧阳云飞介绍,今年1月,基地厂房正式建成,春节前从湖州市运来了首批300只种羊,后面又运来300只种羊。现在湖羊成长良好,总数已超过1200余只,预计年底将超过1500只,收入将超过100万元,残疾人人均将按持股比例分红超过500元,而且以后会逐年增加。

今年,该县残联主动问计于残疾人,针对部分残疾人反映在本地发展产业困难的问题,进一步打开思路,将目光由农业转向工业、由落后乡镇、村转向发展较好的乡镇、村,推行股权量化模式,把上级分配给贫困残疾人的产业资金折成股金,入股外乡镇、外村茶叶、食用菌产业发展较好的企业(专业合作社)或家庭农场,异地建立残疾人扶贫车间,让贫困残疾人成为异地企业和社会组织的股民。

https://imagepphcloud.thepaper.cn/pph/image/97/208/768.jpg近年,青川县残联全力推行飞地扶贫模式,建立残疾人扶贫车间10余个,帮助3000余名贫困残疾人有了稳定增收产业,为青川县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考核名列全省优秀等次做出了应有贡献,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先后作了报道。

https://imagepphcloud.thepaper.cn/pph/image/97/208/776.gif3

双创孵化:“笨鸟”启航可先飞

“以前我们托养很难,而今年县残联推行残疾人之家建设,让我们在康复训练的同时,学习文化和技能,为自己发展作铺垫。”三锅镇三锅石社区残疾人王自琼高兴地说。

“勤能补拙,笨鸟先飞。”2019年以来,该县残联践行笨鸟先飞理念,创新实施“笨鸟启航”计划,依托县内外企业建立残疾人创新创业基地,与企业签订残疾人就业和技能培训合作协议,引导有创业就业意向的残疾人实现创业就业愿望。湖州市吴兴区织里镇是中国童装特色小镇,这里的童装远销世界各地,效益充盈。在青川-吴兴东西部扶贫协作中,该县残联结合“笨鸟启航”计划,主动协调浙江长效帮扶资金、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120万元在凉水镇建立了织里童装残疾人扶贫车间,引进织里镇“大家园”培训学校对凉水及周边乡镇残疾人和其他剩余劳动力进行织里童装设计、裁剪、制作等工艺培训,目前该车间培训残疾人及家属40余名,18名参训残疾人及家属在吴青两地服装厂成功就业,成为青川县残疾人“双创”孵化基地之一。

https://imagepphcloud.thepaper.cn/pph/image/97/208/787.jpg今年,该县残联利用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契机,转变农村实用技能培训方式,坚持现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依托企业和农业专业合作社建立残疾人之家,将残疾人康复、托养、实用技术培训相结合,引导残疾人站起来和富起来。5月中旬,县残联在曲河乡翠檬茶业农场组织茶叶栽植、制作技能培训,邀请县农业农村局茶叶专家周远诚现场向残疾人传授茶叶种植技艺,该农场总经理李光兵手把手教大家制作绿茶,让所有参学的残疾人对茶树栽植、茶叶制作全过程有了全面了解。石坝乡八一村残疾人王跃进返家后,不仅将自己8亩土地栽上了茶树,而且还承包了村里50亩老茶园,成为全乡残疾人创业的典范。

目前,该县残联通过“笨鸟启航”计划,全力推进残疾人之家建设,与三锅镇展俊塑料模具厂、大荒山牧业有限公司、青川县新旺竹荪种植专业合作社等企业达成合作,引导110余名残疾人自主经营种植、养殖业,800余名残疾人成功就业。

https://imagepphcloud.thepaper.cn/pph/image/97/208/796.gif4

文润弱者:优质生活一个不少

“残联不仅帮助我们康复和就业,而且送文化进家庭,让我们也有了高品质生活。”乔庄镇万众社区残疾人赵强高兴得合不拢嘴。

在全覆盖走访残疾人家庭活动中,该县残联发现大多数残疾人通过脱贫攻坚扶持,家庭收入稳定,物质生活充实,开始渴望提质精神生活。针对残疾人的新要求,他们多次召开党组会、“诸葛亮”会,决定以提升残疾人康复站点服务为突破口,实施残疾人生活提质攻坚行动:在残疾人聚居的20余个村(社区)设立残疾人书架,在12个中心镇建立残疾人文化补给站;开展“文润残疾家庭”活动,鼓励贫困、重度残疾人每年读一本书、看一次电影、游一次园、参观一次展览、参加一次文体活动,引导残疾人主动学文化提素养。目前全县有1100余名残疾人被评为好父亲、好儿子好媳妇、好公公好公婆,成为邻里学习的道德标兵。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近来,该县残联推行“幸福邻里”建设,注重用优秀残疾人自强不息的故事教育熏陶残疾人。他们在全县开展优秀残疾人人才大发掘活动,将琴棋书画、吹拉弹唱、走跑跳投、传统工匠等优秀残疾人摸排出来,建立人才库,并将他们的事迹汇编成《有坚强就没有绝路》,发放给其他残疾人,让他们潜移默化受教育。同时,他们在县残疾人康复中心建立残疾人文化中心,设立书画、雕刻等工作室,免费为有才艺专长的残疾人提供文化创业服务,吸引更多残疾人提升生活品质。

为了丰富残疾人文化生活,该县残联还与县教育党工委联合开展红色读物进校园活动,在竹园镇和县城残疾学生较多的学校建立残疾人书屋,捐赠红色读物,让残疾学生随时可以阅读中共党史、新中国史、中国革命史、改革开放史。依托残疾人五大协会组建党组织,分组深入残疾人家庭宣讲党的助残政策、助残模范和自强模范的典型事迹,引导他们感党恩跟党走。目前,该县已建立校园残疾人书屋13个,宣讲政策和先进典型事迹120余场次,近5000名残疾人受到教育,文化助残逐渐成为该县残疾人工作的品牌。

来源:广元扶贫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