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286|评论: 0

[转帖] 假结婚过户京牌,值得同情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1-13 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几天有这样一条消息引发较大争议:【北京严打以“结婚”为手段过户京牌,有女子两年时间结离婚28次】——很多博主认为,法无禁止即可为,法律并没有限制公民结离婚的次数,那就属于个人的自由,不应以此治罪。

    这些博主说得是对的,但是这些博主显然也没有仔细看全文。新闻标题固然有标题党的嫌疑,但事实上案件给出的罪名是“涉嫌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而并非因结离婚次数治罪,“28次”等宣传文案,只不过是为了说明犯罪团伙的猖獗而已,并不是落在起诉书上的罪行。

    当然也并非欲加之罪,警方是获得了充足证据的。譬如幕后的中介团伙和大量的电子转账记录,足以证明不是正常结离婚,而是买卖国家婚姻证书。公民自愿结离婚确实不犯法,但是买卖婚姻犯法啊,难道各位有谁会同意交钱买媳妇么?

    事实上,在个人家庭内部为了买房、买车而玩玩假结假离的把戏,法律是不会干涉的,也没有理由去干涉,当事人只是要承担道德指责和自身风险而已。这种情况法律当你真结真离,拿证就生效,不会撤销,随后的财产分割等重大事项要按法律来,到时候被队友坑了可别哭。

    但本案不同,属于团伙作案,已经形成产业链,规模不小,严重危害到他人获取号牌的排队秩序。你可以埋怨队伍太长,但不能赞美插队者啊,这两码事。黑中介通过街头广告、QQ、微信等发布信息,极为猖獗,这头联系着指标持有人,那头联系着需求者,明码标价,跟卖家按比例分成……这样的黑产难道可以容忍么?

    而这些结离婚几十次的大神,也不是什么良家妇女,而就是中介团伙成员,把自己作为跳板跟买卖双方结婚离婚,以便实现车牌号的转移。她们值得同情吗?她们跟那些由于生活不幸而多次婚变的女性有任何关联吗?人家靠这发财呢,不要错付了善意啊网友们。

    转账和聊天记录足以证明,这些女子的做法并不在合法结离婚的范畴之内,而是买卖婚姻纸的犯罪行为,国内外都不会容忍此类犯罪。譬如在移民领域,也存在中介假结婚拿绿卡的黑产,你以为美国不抓吗?

    当然,很多博主是由对摇号政策的不满迁怒而来,但是建议一码归一码,直接批评摇号政策即可,现在批评这个的网友也多了,并没有什么言论风险,不至于通过美化黑产来曲线救国的。

    目前的车牌政策确实不合理,我的建议是不要限牌限行,堵就堵,堵多了大家也就不开了。严格惩治违停,让停车费价格自然地水涨船高,养车太贵了大家也就不买了。同时公交地铁连年增长,越来越方便,也自然会出现替代效应。

    无厘头的规则会造就无厘头的结果。现实中为了买车买房而假结离婚的事情很多,大多属于亲属、熟人之间自行联系,没有黑中介的话,是根本没法抓的。但此等乱象一次次冲击道德底线,舆论最后都会转向对规则的不满,从管理者角度,显然也是划不来的。

    建议踊跃发言的网友,形成正确的合力来推动规则改善,没必要借助那些钻漏洞的人,他们不是值得推崇的人群,又不是被逼的没饭吃,为了奢侈消费品就儿戏婚姻,底线太低,这种人放现实中你都避之不及的。

    更要强烈建议蠢蠢欲动的消费者,对买房买车政策的意见直接提,正门不开撞正门,撞得人多了就开了,这是任何社会进步的良性生态。不要拐弯走后门,你过去了别人过不去啊,仅仅利了自己,那些摇号的老实人不是被挤占了名额吗,谁说不损害他人的?

    我们的很多不合理规则迟迟得不到改进,跟大量的精致利己者是有关联的,只管自己有路走,哪管天下人辛苦。推动改革绝不要指望这群人,他们是不会出来呼吁的,我们真正的辛苦人还要为他们辩护,吃多了吗?

    作者:纸上建筑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