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6282|评论: 14

[四川手机报] 国办: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现金 “健康码”不作为通行唯一凭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1-25 06: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24日公布。方案明确,各地不得将“健康码”作为人员通行的唯一凭证,对老年人等群体可采取凭有效身份证件登记、持纸质证明通行、出示“通信行程卡”作为辅助行程证明等替代措施。

  方案聚焦老年人日常生活涉及的出行、就医、消费、文娱、办事等7类高频事项和服务场景,坚持传统服务方式与智能化服务创新并行,提出了20条举措要求。

  针对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状态下对老年人的服务保障,方案要求,完善“健康码”管理,便利老年人通行。在新冠肺炎疫情低风险地区,除机场、铁路车站、长途客运站、码头和出入境口岸等特殊场所外,一般不用查验“健康码”。

  方案提出,有条件的地区和场所要为不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设立“无健康码通道”,做好服务引导和健康核验。在充分保障个人信息安全前提下,推进“健康码”与身份证、社保卡、老年卡、市民卡等互相关联,逐步实现“刷卡”或“刷脸”通行。

  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人口发展处处长王谈凌说,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线上服务快速发展,使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问题进一步凸显。下一步关键是做实做细各项工作,让老年人更好适应智能技术、更好融入智慧社会。

  如何解决?
  聚焦七大重点任务

  突发事件保障/
  疫情低风险地区 除特殊场所外不查“健康码”
  在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状态下,完善“健康码”管理,便利老年人通行。在新冠肺炎疫情低风险地区,除机场、铁路车站、长途客运站、码头和出入境口岸等特殊场所外,一般不用查验“健康码”。对需查验“健康码”的情形,通过技术手段将疫情防控相关信息自动整合到“健康码”,简化操作以适合老年人使用,优化代办代查等服务,继续推行“健康码”全国互通互认,便利老年人跨省通行。各地不得将“健康码”作为人员通行的唯一凭证,对老年人等群体可采取凭有效身份证件登记、持纸质证明通行、出示“通信行程卡”作为辅助行程证明等替代措施。有条件的地区和场所要为不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设立“无健康码通道”,做好服务引导和健康核验。
  同时,保障居家老年人基本服务需要,在突发事件处置中做好帮助老年人应对工作。

日常出行/
  推行电子客票、扫码乘车的同时 保留现金、凭证、证件等乘车方式
  优化老年人打车出行服务。保持巡游出租车扬召服务,对电召服务要提高电话接线率。引导网约车平台公司优化约车软件,增设“一键叫车”功能,鼓励提供电召服务,对老年人订单优先派车。
  公共交通方面,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客运等公共交通在推行移动支付、电子客票、扫码乘车的同时,保留使用现金、纸质票据、凭证、证件等乘车的方式。推进交通一卡通全国互通与便捷应用,支持具备条件的社保卡增加交通出行功能,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推行老年人凭身份证、社保卡、老年卡等证件乘坐城市公共交通。
  提高客运场站人工服务质量。进一步优化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客运场站及轨道交通站点等窗口服务,方便老年人现场购票、打印票证等。

日常就医/
  医疗机构提供一定比例的现场号源 保留人工服务窗口
  提供多渠道挂号等就诊服务。医疗机构、相关企业要完善电话、网络、现场等多种预约挂号方式,畅通家人、亲友、家庭签约医生等代老年人预约挂号的渠道。医疗机构应提供一定比例的现场号源,保留挂号、缴费、打印检验报告等人工服务窗口,配备导医、志愿者、社会工作者等人员,为老年人提供就医指导服务。
  此外,优化老年人网上办理就医服务。简化网上办理就医服务流程,为老年人提供语音引导、人工咨询等服务,逐步实现网上就医服务与医疗机构自助挂号、取号叫号、缴费、打印检验报告、取药等智能终端设备的信息联通,促进线上线下服务结合。

日常消费/
  改善服务人员的面对面服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现金
  《实施方案》提出,需保留传统金融服务方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告示等方式拒收现金。要改善服务人员的面对面服务,零售、餐饮、商场、公园等老年人高频消费场所,水电气费等基本公共服务费用、行政事业性费用缴纳,应支持现金和银行卡支付。强化支付市场监管,加大对拒收现金、拒绝银行卡支付等歧视行为的整改整治力度。采用无人销售方式经营的场所应以适当方式满足消费者现金支付需求,提供现金支付渠道或转换手段。
  同时,提升网络消费便利化水平,推动金融机构、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购物平台等优化用户注册、银行卡绑定和支付流程,打造大字版、语音版、民族语言版、简洁版等适老手机银行APP,提升手机银行产品的易用性和安全性,便利老年人进行网上购物、订餐、家政、生活缴费等日常消费。

  文体活动/
  文体场所保留人工窗口和电话专线 保留一定数量的线下免预约或购票名额
  文体活动方面,需要提前预约的公园、体育健身场馆、旅游景区、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场所,应保留人工窗口和电话专线,为老年人保留一定数量的线下免预约进入或购票名额。同时,在老年人进入文体场馆和旅游景区、获取电子讲解、参与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使用智能健身器械等方面,提供必要的信息引导、人工帮扶等服务。
  丰富老年人参加文体活动的智能化渠道。引导公共文化体育机构、文体和旅游类企业提供更多适老化智能产品和服务,同时开展丰富的传统文体活动。

  办事服务/
  设置必要的线下办事渠道 各级政务服务平台应具备亲友代办功能
  《实施方案》提出,优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应用。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进一步推进政务数据共享,优化政务服务,让老年人办事少跑腿。各级政务服务平台应具备授权代理、亲友代办等功能,方便不使用或不会操作智能手机的老年人网上办事。
  同时,设置必要的线下办事渠道。医疗、社保、民政、金融、电信、邮政、信访、出入境、生活缴费等高频服务事项,应保留线下办理渠道,并向基层延伸,为老年人提供便捷服务。

智能化产品应用/
  推进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改造 鼓励相关应用提供“关怀模式”、“长辈模式”
  扩大适老化智能终端产品供给。推动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适老化改造,使其具备大屏幕、大字体、大音量、大电池容量、操作简单等更多方便老年人使用的特点。推进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改造。鼓励企业提供相关应用的“关怀模式”、“长辈模式”,将无障碍改造纳入日常更新维护。
  此外,针对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困难,组织行业培训机构和专家开展专题培训,提高老年人对智能化应用的操作能力。鼓励亲友、村(居)委会、老年协会、志愿者等为老年人运用智能化产品提供相应帮助。将加强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能力列为老年教育的重点内容,通过体验学习、尝试应用、经验交流、互助帮扶等,引导老年人了解新事物、体验新科技,积极融入智慧社会。

  怎么实行?
  提出五大保障措施
  健全工作机制。建立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健康委牵头,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参加的部际联席会议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加强统筹推进。各地区要建立相应的协调推进机制,细化措施,确保任务落实到位。各地区、各部门要加强工作协同和信息共享,形成统筹推进、分工负责、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加快建立解决老年人面临“数字鸿沟”问题的长效机制。
  完善法规规范。加快推动制修订涉及现金支付、消费者权益保护、防止诈骗、无障碍改造等相关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切实保障老年人使用智能技术过程中的各项合法权益。各地区要围绕出行、就医、消费、办事等老年人日常生活需求,推动相关地方性法规制修订工作。加快推进相关智能产品与服务标准规范制修订工作,进一步明确有关适老化的内容。
  加强督促落实。各地区、各部门要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建立工作台账,强化工作落实,及时跟踪分析涉及本地区、本部门的相关政策措施实施进展及成效,确保各项工作措施做实做细、落实到位。要定期组织开展第三方评估,对各地区公共服务适老化程度进行评价,相关结果纳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综合评估。

  保障信息安全。规范智能化产品和服务中的个人信息收集、使用等活动,综合运用多种安全防护手段和风险控制措施,加强技术监测和监督检查,及时曝光并处置违法违规获取个人信息等行为。实施常态化综合监管,加强与媒体等社会力量合作,充分依托各类举报投诉热线,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行为,切实保障老年人安全使用智能化产品、享受智能化服务。

  开展普及宣传。将促进老年人融入智慧社会作为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重点,加强正面宣传和舆论监督,弘扬尊重和关爱老年人的社会风尚。开展智慧助老行动,将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相关工作,纳入老年友好城市、老年友好社区、老年宜居环境等建设中统筹推进。对各地区有益做法、典型案例及时进行宣传报道,组织开展经验交流。

保存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
加入“四川手机报&麻辣社区”读者网友
社会热点交流群

大群二维码.pn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5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20-11-25 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使用现金老一辈的比较多,                                                                  

发表于 2020-11-25 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事

2019年优秀网友 2018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20-11-25 09:28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

发表于 2020-11-25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一直就呼吁不得拒绝人民币现金!和!不得用健康码作唯一通行证!

发表于 2020-11-25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云菲薛 发表于 2020-11-25 08:38
现在使用现金老一辈的比较多,

你说的老一辈 怕是70岁以上的。。40-60岁的 微信耍得溜得很

发表于 2020-11-25 12:03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zergcuckoo 发表于 2020-11-25 11:14
你说的老一辈 怕是70岁以上的。。40-60岁的 微信耍得溜得很

其实50多岁不会用智能手机大有人在,80多岁,智能手机玩得溜溜转的也大有人在。这里有两个原因,一是自己能学,二是儿女支持,三是爱好,四是环境逼迫。

发表于 2020-11-25 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政令不暢?

发表于 2020-11-25 16:45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主要是老人不会用智能手机早该出文。

2023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20-11-25 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拒收现金是违法。如果把它作为一个问题讨论真是奇怪。拒收就该报警和向银行管理部门举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三章第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以人民币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债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第二条规定:"本条例所称人民币,是指中国人民银行依法发行的货币,包括纸币和硬币。"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以人民币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债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

发表于 2020-11-25 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fw5086 发表于 2020-11-25 17:40
拒收现金是违法。如果把它作为一个问题讨论真是奇怪。拒收就该报警和向银行管理部门举报。
《中华人民共和 ...

中国法制从来就是可有可无!向强势倾斜看人说话,强势机构利益集团拒收现金这本身就是公开违法!!!一直就没人敢管!当局一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最近网络视频老人不知道二维码,不知道APP,不知道支付宝,不知道微信被无情刁难甚至残忍对待!!!黑暗腐朽的欧美日也没有如此对待自己国家的老人啊!如果没有震惊世人的良知国办也不会突然宣布如此公告!

发表于 2020-11-25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子在杭州打的,出租车拒收现金,必须支付宝,牛逼,老子就不给他一分钱气死王八蛋!!

发表于 2020-11-26 06:45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人保公司买保险有拒收现金的情况,工作人员说只支持刷卡

发表于 2020-11-27 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文鉴 发表于 2020-11-25 12:03
其实50多岁不会用智能手机大有人在,80多岁,智能手机玩得溜溜转的也大有人在。这里有两个原因,一是自己 ...

这是4个原因吧。我眼花了。。。。

发表于 2020-11-27 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夜丶冭羙 发表于 2020-11-26 06:45
人保公司买保险有拒收现金的情况,工作人员说只支持刷卡

就是他奶奶的。不然喊你到柜台去教。。。现金不收,。只刷卡。。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