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3782|评论: 0

近30天我国新增本土确诊病例98例,专家:未发现食用冷链食品引起的感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1-25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透露,近30天,我国累计新增本土确诊病例98例,是此前30天的7.5倍。多数病例来自聚集性疫情,疫情传播呈现出“从物到人”和“从人到人”并存的特征。


  2020年11月25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冷链食品及秋冬季食品安全有关情况。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透露,近30天,我国累计新增本土确诊病例98例,是此前30天的7.5倍。多数病例来自聚集性疫情,疫情传播呈现出“从物到人”和“从人到人”并存的特征。


  米锋同时表示,随着北半球进入冬季,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上升。截至目前累计超过5890万人感染,近30天全球日均新增确诊病例超过50万例。我国境外输入病例来源国家不断增多,传播风险进一步加大。


  “近期,进口冷链食品核酸阳性检出率明显增高,波及省份增多,涉及产品范围从海产品到畜禽肉类产品,进口物资被病毒污染范围从冷链食品扩展到集装箱。”米锋说。


  对于进口冷链食品如此频繁的出现阳性的原因,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主任李宁表示,一方面,因为目前国外很多国家正处于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期,各种物体的表面包括食品及其外包装都有可能被新冠病毒污染,而新冠病毒在低温下存活时间长,因此进口冷链食品及其外包装就可能成为跨境远距离运输携带新冠病毒的载体。


  另一方面,各部门、各地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要求近期加大对进口冷链食品及其外包装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和抽检,随着检测频次、频率以及覆盖范围的增加,发现阳性的概率也就增加了。


  “这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我国在加强物防方面采取的措施是非常有成效的,经过加大监测以及其他措施发现问题,及时应对处置,从而降低新冠病毒传播的风险。总的来看,阳性率也是比较低的,截至目前全国抽检监测的阳性率是万分之零点四八,而且主要集中在食品外包装。”李宁说。


  李宁还指出,大连、青岛、天津多地出现进口冷链食品搬运工感染新冠病毒病例,说明特定工种的人群在特定环境条件下,如果防护不到位可能因频繁接触被新冠病毒污染的冷链物品而感染新冠病毒。因此,为切实做好物防、人防等方面工作,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了《冷链食品生产经营新冠病毒防控技术指南》(简称《指南》)。


  对此,中国疾控中心消毒学首席专家、环境所消毒与感染控制中心主任张流波介绍,《指南》对于在常温情况下给低温冷链食品包装表面消毒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当然,如果是要对低温冷库里面的食品表面进行消毒,相关的技术方法还正在加紧研究,希望能够尽快在短期内出结果。不过,目前并没有发现因为直接食用冷链食品引起的感染。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随着全球疫情日趋严重,国内发生一些零星散发的病例也是常态化防控中的常见现象,如果想完全避免是非常困难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把聚集性的散发事件减少。


  而对于疫情发生后大规模核酸检测是否有必要?吴尊友表示,关于核酸检测,随着技术的发展,越来越成熟,已经成为我们应对新冠防控的一个标配,“大规模核酸检测是非常必要的,核酸检测灵敏度比较高,很快能够把疫情的规模确定下来,这样当地的行政领导也放心,老百姓也放心,大家就吃了一个‘定心丸’”。


  而且,大规模检测一般采用1:5混检,5个人的样本放在里面一次检,如果是阳性再进行一管一管的检测,由于人群的感染率很低,在万分之一以下,采取1:5混检模式能够及时地发现感染者,同时又能够大面积的、大规模的开展,业符合成本效益。


  吴尊友指出,值得注意的是,在新疆喀什、上海都陆续发现了在低温环境情况下,集装箱运输过程当中产生了类似于冷链的效果,引起了零星甚至局部的聚集性疫情。进入冬季,无论是空运、陆运、海运,由于它的环境温度和冷链系统的环境是一样的,这就需要在入关时加强物品和集装箱的检测,减少受污染的物品进入国内。同时,对从业人员,要求在有防护的情况下作业,按照标准防护措施要求作业。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11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