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034|评论: 0

[散文随笔] 凉水泉的春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1-25 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凉水泉的春天
杜录林
九零社教是上一个世纪最后一次政治运动了,当时是中央作为一件大事来办的,也有文件下达省市县乡镇村组,太白县虽然小一点但是仍然是一个县。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当时九零社教规模形式很大,天上之事,人间不知,太白当时也举行了个仪式,也很隆重,敲锣打鼓带花而已。当此之时,陕西作协副主席党组书记赵熙老师在太白生活着的,文人不问正事。
我当时亲历了这么一场声势浩大的行政运动,各级组织都很严密,古代政治斗争胜者叫花名册,败者叫黑名单,事后称秋后清单,文件到现在仍然有据可查,群众说的好,认认真真学文件,踏踏实实走过场,九零社教就是这么一个政治游戏的过程。政策上定位了,三不,一不夺村组干部的权,二不搞极左路线,三不发动群众斗群众,政策定位了,就不要工作组坐上席,头脑发昏,唯一一点与六零社教相同的,就是吃派饭,交上不到一块钱一斤粮票,实现了粮票时代最后的辉煌。
中国的行政,始皇帝几千年前就确定了,县级机关一书一简必在档案,一文一印,我们这一组是以太白党校已故校长李英武为组长,其他几个村组领导干部搭台,就在三十年前的凉水泉村驻扎了,开始了一场春天的社教生活。
当时叫三同,同吃,百家饭,入户到位,不要论卫生条件,即使我有肝炎,你也得吃,李校长这一点很严格,必须去,咱在这不要给群众惹麻烦,机关人下乡三天两后晌,农民祖辈世代要长期生活,不是一时半会的事情,当时的太白是一种绝望之境,机关尚且如此,普通人就是平凡的世界,怎么生活。李校长讲解的人要多为他人思考,不愧党校校长。
同住,当时村组干部都很热情,工作组这个称呼大,怎么安排驻地,农民也对九零社教很清楚,只是一个过程,所以,村上就把我们在李存学老汉的大炕上,凉水泉村上的中心地带,当时关中农民就是那么个家当,一个柜,一个炕,一锅一灶,一个水瓮在门背后放着,总算是同住了。
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劳动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就不敢做。比如,村上有个好看面如桃花美女,春耕开始了,下乡住队人去给人家同劳动去,村上的光棍汉就气死了。如果是寡妇还好说,如果人家有老汉了,一句话你就受不了,当时商品粮体制而划鸿沟,你是机关干部,我是农民呀,我没叫你做活,你跑来干啥呀。中国农民是一本以闰土开始,以阿桂吴妈小的一起缠绕,最后回到老年的闰土时代。到农村同住,既是一个政策三同问题,也是一个生活问题,更是一种政治社会的现实问题,头脑要清晰,李校长讲的对着的,咱铺盖背上跑这是搞社教来了,不是三同来了。
太白的热炕与山外不一样,山外是衣子炕热冷适宜,硬柴炕有时候把席就烧着了,有时候,热也是生活,冷也是生活,北方的炕,记忆着70年代的炕文化,九十年代已经失去往日的温度了,尽管李校长也看老汉可怜,给李老汉翁里面担水,扫地,抹柜盖,有事没事给老汉发个纸烟,老汉有心思,总是不高兴。尽管老汉吃的是旱烟,身份不同,李老汉民国时期从安康逃荒落户与凉水泉,一生未婚,大概是同出一门李氏吧,比较关爱老人,老汉最终还是下达了逐客令。
给村上干部说了,我一辈子一个人睡一个炕,习惯了,你工作组一来,我黑了睡不着觉了,其实也是照顾老汉了,工作组不可能白睡你的炕,当时估计是让老汉失望了,但是李校长那么一种早起的生活习惯,让人还是记忆幽深。
武功县是先贤圣人之地,周祖后稷,周人的共同祖先,从后稷到周武王前后历时十九代经营劳作,推翻了殷纣王,商鼎归周。李校长就是武功人,当然也是宝鸡人,生活特点就是早起,皮鞋先擦干净,脸一定要洗干净,胡子刮干净,然后,利索的把牙一刷,凉水泉的河畔,春风而来,打一套太极拳,我几个年轻人睡炕上不起来,老汉不愠不怒,李校长当时也快入甲子之年了,所谓的甲子之年不议人。凤师教师出身,长时间不干教师了,批评那么多人有啥意思呢。党校是上党课的,不是批评人的,党校是培养人的地方。
一生爱干净,是武功人的共性,很有特点的,已经形成了一种洁癖,比如,我妹子今天来看我来了,在我床边坐了一下,不等人走,就在床边要用手蒲罗半天,就是那么一种生活,后稷所教,爱干净,从生活做起。
在凉水泉三月社教,人的收获,李校长是一个很好的人。
记忆如一条流失的黄牛河,记载着李老师的靖口岁月。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