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8734|评论: 1

[成都教育] 新时代劳动教育如何落地生根?来看看成都这25所中小学怎么做,你pick哪一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1-26 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喜鹊造新房,小蜜蜂采蜜糖,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要靠劳动来创造。”

  曾几何时,儿歌《劳动最光荣》风靡一时,劳动教育深入每一个孩子心间。然而,随着学生课业负担加重,劳动教育一度落寞,淡出人们的视野。

  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相关文件,要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多次强调加强劳动教育,吹响了劳动教育回归的号角。

微信图片_20201126111925.jpg

  7月15日,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将在大中小学独立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程,规定中小学劳动教育课,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设立大中小学劳动周,小学以校内为主,普通中学、职业院校和普通高等学校兼顾校内外……

  时代大趋势下,成都各学校都是如何开展劳动教育?形成了怎样的办学特色?一起来看看~将持续关注,为家长带来更多学校劳动教育的
最新开展情况!内容持续更新……

中学篇

石室中学

  熟悉石室中学的小伙伴们都知道,北湖校区的校园里有一块“试验田”,耕种了各式各样的瓜果蔬菜。

  同学们用汗水浇灌花朵,用勤劳换来丰收,在学习生物知识的同时,也提升了劳动技能,培养了认真负责、吃苦耐劳的优良品格。

微信图片_20201126111950.jpg

  石室中学(北湖校区)的初中办学兴起于2010年,十年来,学校一直坚持均衡教育、素质教育、英才教育的协调发展,为两校区高中输送了大量优秀学生,取得了不俗的办学成绩。

微信图片_20201126112007.jpg

  在抓好学业成绩的同时,学校坚持“五育并举”的育人理念,开展包括劳动教育在内的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帮助学生成长、成才。

成都七中

  成都七中坚持“五育并举”,2019年起将劳动教育科学融入学校现有课程体系,让实践与创新融合共生,将劳动融入审美体验过程,在劳动中探索更美的世界。

微信图片_20201126112015.jpg

  去年年末,成都七中两校区开展了系列化的劳动教育活动

  初一年级学生进行了家务劳动、讲座学习、农场实践,最后还将理论和实践经历、经验进行了总结分享;

微信图片_20201126112020.jpg

  高一年级进行了集中的校内劳动,还走出校园参加了校外劳动——在旅游村社区的院落、街道和住户家中开展社区志愿服务,走进社区,了解社会,在劳动中体验责任与成长。

  树德中学

  今年5月,树德中学的“四色”劳动课程上线啦!

微信图片_20201126112032.jpg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构建符合学校实际的劳动教育体系,树德中学对劳动教育进行了拓展创新,开设了“四色”劳动课程。

微信图片_20201126112036.jpg

  以学校、家庭、社会为三大场域,学校推进劳动教育与学校的卓越人生教育课程体系有机融合,开展各种常规和专项劳动活动,提升学生劳动意识、丰富劳动形式、提高劳动能力,不断优化育人模式。

  成都七中万达学校

  成都七中万达学校自建校起就尤为重视劳动教育,将劳动教育融入学校日常教育之中,至今已有9年时间。

  截止目前,七中万达形成了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为核心内容,整合各方资源,通过“课程、文化、活动、实践、管理、协同”六大实施路径,通过校内外志愿服务、综合实践课程、寝室活动月、德育大课堂等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微信图片_20201126112048.jpg

  在校内,开发有果园、花园、菜园、曦园(鱼塘)供学生学习、科研、劳动,每年学校都会提供多个成果展示平台,形成闭环。每班还会分班轮流停课一周,开展校园清洁劳动、美食制作劳动、生命劳动课程等多项特色劳动。

  校外,学生自主自愿组建多支服务队,进行服务性劳动,且劳动记录在中国青年志愿者网上终身可查。

微信图片_20201126112052.jpg

  此外,七中万达还打造了高质量家庭劳动教育,以实现“终生劳动”目标,让学生受益一生。

  成都石室天府中学

  石室天府中学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劳动课程,10月,石室天府初、高中部的同学们身体力行,在校园里除草、修剪树枝,共同维护校园环境,感受劳动的意义。

微信图片_20201126112055.jpg

  在同学们劳动的过程中,学校工作人员也会进行指导,教会同学们分辨杂草、杂枝,四天学子锻炼身体的同时,也收获了许多劳动小知识,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成都市盐道街中学外语学校

  成都盐外在班级农场、厨房达人、悠悠茶话等方面对劳动教育进行了尝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等,选择合适的劳动教育项目、内容和适宜的实践学习方式,安排适度的劳动时间和强度。

微信图片_20201126112105.jpg

  盐外班级农场品种繁多,有种菜的也有种花的,学生在深入体验农业劳动过程的艰辛,体验劳动收获乐趣的同时,也培养起了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优良品德。

微信图片_20201126112109.jpg

  通过开展各类饮食文化交流、美食节、厨艺大赛等活动,展现饮食文化的韵味与魅力,弘扬中华文化的传统创新精神,提高同学的饮食品位和生活质量。

微信图片_20201126112112.jpg

  采茶是一件辛苦的细活,并不像想象的那般诗意美好。学校通过带领同学们走进茶园进行采茶、制茶和现场观摩,了解茶叶的生长、采摘、制作知识,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通过劳动,才深知制茶的不易。

  北二外成都附中

  为提高中学生综合素养,提高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参与的能力,增强劳动服务意识,丰富学校学生工作体系,北二外成都附中于2020年9月成立创新学苑,形成学生自主管理体系,设立众多志愿者服务站,全面加强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教育。

微信图片_20201126112115.jpg

  创新学苑工作分为两大运行板块:

  一是学生管理体系,主要是学校团委、学生会、少先队三大组织,分设校级、年级、班级三层机构,负责学校自上而下的管理工作;

  二是志愿服务岗,主要是志愿者服务站和志愿者服务项目,分设校级、年级、班级三层机构,负责落实学生劳动教育工作。

微信图片_20201126112118.jpg

  通过设立创新学苑,落实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珍惜劳动成果,培养积极参与劳动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

微信图片_20201126112121.jpg

  通过劳动教育,让北二外学子“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和人生幸福奠定良好的基础。

  成都二十中

  成都二十中劳动教育课自1996年初设开展至今已二十四年整,起源于国家教育改革的初期,已形成了完备的劳动教育校本课程体系。

微信图片_20201126112124.jpg

  学校开发了和所有其他学科课程一样的完整教学流程,每学期集中性劳动教育课的开展都有劳动课前的思想动员、技能培训,劳动课中的指导督察,劳动后的总结评价。

  为了更专业的开展劳动教育课,成都二十中编写了专门的校本课程,制订了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对班级和学生个人的评价办法及量表,以及相应学分的考核标准。

微信图片_20201126112128.jpg

  值得一提的是,二十中创设了多渠道的劳动教育实施路径,包括学校常规基础性劳动、学校传统创意性劳动。

  其中,学校传统创意性劳动包括了集中3天时间轮流清扫校园,利用课余时间在学校空闲区域,搞蔬菜栽培的劳动体验,劳动教育与学科教学的融合教育;社会性综合实践活动。

微信图片_20201126112130.jpg

  新时代下,成都二十中以学生将来能够很好地适应科技信息社会为基本着眼点,借力学校智慧校园,对劳动教育价值的重新定位与多维开发,以劳动教育助力学生生涯规划。

  成都市三原外国语学校

  根据劳动教育相关政策精神,结合学校传统劳动教育课程《校园农庄》、《通用技术》、《自治管理》、《优雅生活》等课程基础上,成都市三原外国语学校进一步丰富、创新,形成了具有三原特色和系统性、开放性的三原劳动素养类课程。

微信图片_20201126112134.jpg

  三原劳动素养类课程,包含《劳动通识课》《校园生活技能课》《校园劳动服务课》《劳动研学课》《校园农庄》《家庭劳动课》《社区劳动与职业体验课》七个子类课程。

  每类课程依据《成都市三原外国语学校课程建设方案》的要求和三原“自主·优效”课堂理念开发、实施,着重体现项目化、实践性、学科融合三大特征。

微信图片_20201126112137.jpg

  本学期,学校进一步丰富了课程实施的时间和方式,除了学生全员参与的劳动课以外,还落实了周三、周四选修课的课程分类实施,每期的分组研学实施,以及寒暑假家校共育背景下的家庭实施。

微信图片_20201126112140.jpg

  成都市三原外国语学校的劳动课得到了教师和家长的大力支持,形式多样,实现性强,效果良好,也受到了学生们的广泛欢迎。

  西北中学外国语学校

  西北中学外国语学校结合学校实际,开发了劳动教育校外课程,不仅有基本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还要有主动学习、科学对比实验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认同。

微信图片_20201126112143.jpg

  比如在农事教育方面,与郫都区多利农场、都江堰花溪农场等资源提供单位合作,开设有种子的旅行、一粒米的一生等课程。

  农事课程主要是认识各种作物,了解常见作物、蔬菜、瓜果的名称、外形、生长特点、营养价值等知识,亲身体验“翻土——整地——施肥——播种——移栽——管理——收获”等环节。

  通过这样的教育,让学生学会常见农作物的种植方法,感受劳动的艰苦和收获的喜悦,培养热爱劳动、科学耕耘、实践担当、勇于创新的优秀品质。

微信图片_20201126112147.jpg

  在川菜文化体验方面,学生通过“沉浸式”体验与实践劳动,了解川菜的历史,包括起源、发展、演变,以及川菜文化的形成。

  在体验课程中,让学生了解延续数千年的餐食礼仪,从“看、听、品、做”多维度深度体验“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川菜文化。

微信图片_20201126112150.jpg

  大国工匠,则是了解有关都江堰水利工程相关知识。通过掌握都江堰水利工程渠首三大工程运行原理,学习李冰治水思想,从而学会资料及文献检索,并归纳总结都江堰的社会价值及历史文化价值。

  师大一中

  对于劳动教育,师大一中目前针对初一年级开设,每个班一学期调整出一整天进行完整的劳动教育课程,包含园艺、烹饪、维修和清洁等项目。

  学校的劳动课程还处于探索阶段,在未来学校将逐渐把课程全学段覆盖,并针对课程内容、授课方式等方面不断进行优化。

微信图片_20201126112154.jpg

  学校斥资修建了非常贴合生活实际的智慧农业园、维修教室和烹饪教室,例如:

  维修教室是模拟家庭的墙面插座,顶灯,家用水槽等,通过学习完全可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小问题;

  烹饪教室的配备也是和家庭厨房一致,学生学习的内容也是日常方便制作的简餐;园艺课在教同学们园艺知识的基础上也会教同学们无土栽培一些花草和蔬菜。

微信图片_20201126112157.jpg

  劳动创造人类,教育改变人生,学校希望在每一个学生心中播种下“劳育”的种子,设置的每一门都是实用型课程,能够很快上手,并且学以致用。师大一中希望通过培养孩子们的劳动习惯,让他们可以为父母分担家务劳动。

  成都华西中学

  成都华西中学的劳动课在传承老一辈优秀校长和杰出校友劳动精神品质的基础上,积极响应时代发展的号召,实现树德、增智、强体、育美,五育并举的生态校园教育。

  学校劳动教育主要包括生活劳动(家务劳动为主)、生产劳动(校内外结合)、服务性劳动,(校内外结合),简称“三二一”系列劳动。

微信图片_20201126112204.jpg

  学校将劳动课程纳入必修课,确保每周1节劳动教育,并配备了劳动课专用教室。每周课外活动和家庭生活劳动时间不少于3小时。

  今年,学校在停车场四周的绿化带种上了茶树,成功开始了种茶课程,同时,也在选修课里开设了品茶课;期待明年春天学生们可以就地采茶、制茶,让茶文化在校园里悄悄的蔓延开去。

微信图片_20201126112207.jpg

  未来学校还将继续加大劳动课时的投放,用于劳动实践、技能指导,课程开发、练习实践和总结交流。

  成都市树德实验中学(西区)

  学校通过构建学校、家庭、社区“立体融合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追求“以劳树德,以劳启智,以劳健体,以劳育美”的效果,实现“五育并举”“五育融通”的育人新局面。

  具体而言,一、编制了涵盖劳动服务、互助实践、生活技能等必修课和劳动与创造、根与芽、手工与文创等选修课的校本课程;二、开发了日常版、假日版、寒假版、暑期版、网络版、抗疫版《劳动作业本》家庭课程。

微信图片_20201126112213.jpg

  同时,学校构建多元评价机制,赋予劳动教育活力,由老师、工人、家长、社区分类过程评价,将劳动教育纳入综合素质评价,对年度开展劳动教育的优秀学生、教师颁发“树西五一劳动奖章”“树西工匠奖章”。

微信图片_20201126112216.jpg

  学校先后被评为青羊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基地校、青羊区思政教育成果奖一等奖。

  值得一提的是,工作案例《校社联动,共建五维志愿服务型学习区》荣获2020年四川省“立德树人”优秀实践创新案例一等奖。

微信图片_20201126112220.jpg


  成都市成飞中学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精神,成都市成飞中学将劳动教育纳入学生的综合社会实践活动课程体系。

  学校通过建校劳动、志愿者服务、学生部委自主管理、游学研修、科技小制作、假期“小当家”等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将劳动教育融入课堂、走进生活。

微信图片_20201126112224.jpg

  成飞中学让学生在劳动中体验成长的快乐,共享劳动的成果,并在这种体验中感悟劳动的意义,从而转化为学生自觉、自发的行动,以此促进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营造灵动、文明、和谐的校园氛围。

小学篇

泡桐树小学

  成都市泡桐树小学通过多维课程、多方联动、多元评价,系统营造劳动教育的新样态。

微信图片_20201126112228.jpg

  一是多维度设计,构建劳动课程新体系。通过小当家课程,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通过微公益课程,强化社会责任和奉献精神;通过小院士课程,培养吃苦耐劳、创新进取的品质。

  二是家校社联动,营造劳动教育新样态。积极联系社区、集团分校、社会实践基地、家长等力量进行课程协作形成合力,为学生劳动实践提供个性化学习平台和资源支持。

微信图片_20201126112230.jpg

  三是多视角评价,激发劳动热情新高度。基于《泡泡自主管理手册》、学生评价网和四川省妇女儿童基金会的“银行盒子”等平台,建立了线上与线下、个人与集体、校内与校外三结合评价机制。

微信图片_20201126112233.jpg

  五育融合、知行合一是泡桐树小学推进劳动教育的价值追求,经过系统设计和扎实推进,现已初步形成日常化、规范化、多样化的劳动教育新模式。

  成都市金牛区协同外语学校附属小学
  (原成都石室外语学校附属小学)

  学校以“协同教育”思想为指导,坚持五育并举,着力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结合实际办学情况,构建劳动育人协同体,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掌握劳动知识和技能。

微信图片_20201126112237.jpg

  首先,学校成立劳动教育校本课程项目小组,开展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一周一次的劳动课为必修课程,充分发挥课堂教育的主阵地作用,主要引入与学生生活实际、社会生产实际相关的教学内容。

  学校充分建设“天工房”这一实践教育基地,使学生能利用工具和设施实现更有效的劳动教育目标,同时注重融课程渗透,学科教师根据学科特性,加强学生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的培养。

微信图片_20201126112240.jpg

  其次,学校从自我、班级、家庭、社会几个维度落实常态化劳动教育活动,强化劳动意识,做到从个人到集体,从小家到社会。

  例如个人毛巾的清洗与使用,抽屉的整理与书籍资料的收纳,教室物品的整齐摆放,绿植的认领与养护,家校联动微课程的创设,以“研学旅行”为载体进行公益或者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等。

微信图片_20201126112244.jpg

  此外,学校劳动教育还依托于值周班级劳动课程,明确值周班级劳动责任分工,让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

  协同外语学校通过劳动课程育人,培养学生劳动意识、责任意识、社会意识。

  双流中学实验学校附属小学

  双流中学实验学校附属小学在实践中,用课题研究的方式开展劳动教育,分为家庭劳动、种植生产、社会服务三大部分。

  在家庭劳动中,学校精心设计了家政服务课题,包括烹调、洗涤、安全使用电器等方面的内容,不同的年级有不同的活动主题。

微信图片_20201126112250.jpg

  在生产劳动中进行实践,双中实验附小还精心设计了种植栽培课题,孩子们在校园的“青葵园”里耕种、收获。蔬菜成熟时,学校还要举行义卖活动,通过制作蔬菜介绍卡片、定价、销售技巧锻炼孩子们综合实践能力。

微信图片_20201126112255.jpg

  生活处处皆学问,社会服务也是双中实验劳动教育的一部分,学校开设了丰富多彩社会实践课程,如社区服务课程、职业体验课程和红领巾志愿者课程,让孩子们在劳动中提升社会责任感,培养社会公德心。

  泡桐树小学(天府校区)

  为让学生感受劳动的光荣、乐趣,唤醒对劳动的热爱,泡桐树小学(天府校区)精心设置了一系列劳动教育课程

微信图片_20201126112303.jpg

  一方面,是基于日常生活的普适性劳动课程。通过清洁、烹饪、收纳、家庭管理、服务家人等系列普适性劳动,在每次一劳动中去管理自己,成长自己,成就自己。

  另一方面,是基于校园劳动的专设性劳动课程。学校根据不同学段开设了不同的课程,如一年级时花箱小生命守护课程,三四年级是小菜园课程,五六年级是食育课程。

微信图片_20201126112306.jpg

  此外,还开设有基于梦想规划的职场劳动课程,基于家校协作的互助式劳动课程,基于公益性的社会服务性劳动课程,基于劳动安全的教育课程等。

  不仅如此,学校还将创意性评价和个性化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对劳动课程进行评价。

  成都市温江区东大街第二外国语实验学校

  成都市温江区东大街第二外国语实验学校充分利用学校现有场地和资源,结合家庭教育,校本品格德育课程,将劳动教育做实做细,让每一位孩子享受劳动的快乐,懂得珍惜劳动成果。

微信图片_20201126112312.jpg

  一、利用学校的楼顶,开发天空农场,每一学年选择固定年级进行承包种植,科学组成立专门的专家指导小组,各班班主任做责任教师,年级学生全员参与,配合种植课程,进行家庭植物种植的跟进观测,并在蔬菜收获季节进行义卖。

微信图片_20201126112316.jpg

  二、利用学校现有的植物,在枇杷收获季,栀子花和黄角兰的芬芳季,以及金桔成熟时,组织学生进行采摘,送给最辛苦的后勤员工,体会劳动的不易。

微信图片_20201126112319.jpg

  三、结合品格课程,和各学科进行融合:品德学科(学做家庭小能手);数学学科(学会整理);厨艺社团(我是家庭烹饪师)等,充分利用学科特点,结合劳动教育,让孩子从生活中通过劳动学会珍惜劳动成果。

  成都市龙江路小学武侯新城分校

  成都市龙江路小学武侯新城分校根据《意见》和《指导纲要》,结合校情,对劳动教育进行整体设计、系统规划,以“五有”(有体系、有课时、有融合、有机制、有评价)让劳动教育在学校落地生根。

微信图片_20201126112321.jpg

  一是劳动课程有体系——“33N1”,学校构建以“出力流汗乐在其中”为核心理念的“33N1”龙小新城劳动课程体系,3种劳动内容、3个劳动场域、N个小切口的配套资源。

  二是劳动教育有课时——“五讲四‘每’”,在每个课间的常规劳动,每日家庭生活劳动,每周星期五的主题劳动,每期假日服务性劳动中讲劳动精神、劳动意识、劳动习惯、劳动技能、讲劳动收获。

微信图片_20201126112324.jpg

  三是学科渗透有融合——PBL项目推进,以劳动主题内容为核心,链接科学、美术、信息技术、道德与法治、体育与健康、数学、语文、音乐等学科,以PBL项目式学习推动学科融合。

  四是资源整合有机制——校社共建,校内建“三园”(耕园、活水园、阳光园)劳动实践基地,促学生劳动体验。在学校建立中队,在社区建立小队,家校社协同“双建队”,创资源整合新模式。

微信图片_20201126112327.jpg

  五是劳动教育有评价——线上线下相结合,“新三好”评价提升学生劳动素养,校社评价互通机制促学生行为表现一致。

  成华小学

  成华小学坚持“美浸生活,美润人生”的办学理念,以立德树人作为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根据《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要求,构建了成华小学尚美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微信图片_20201126112330.jpg

  在校内劳动课程中,一方面在学科教学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另一方面开设特色劳动课程拓宽学生的劳动实践渠道,丰富劳动体验。

  校外劳动教育则重在引导孩子分担父母的辛劳,学会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渗透感恩和责任教育,鼓励孩子在劳动中成为更美的自己,并通过网络进行经验共享。

微信图片_20201126112334.jpg

  未来,学校将更加关注劳动体验,不断优化课程内容,建设以学校为主导、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为依托的协同实施机制,形成共育合力。

  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江安河分校

  在新时代背景下,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江安河分校形成了“1+3”劳动教育校本课程的实践,以劳动教育为载体探寻到达成“砺志笃行”育人目标的实施路径。

微信图片_20201126112337.jpg

  学校根据校情、学情和区情,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生活、社会,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体验中建立与自然、生活和社会的关系,自主构建起劳动与生活、劳动与自然、劳动与社会三大课程框架、八大劳动教育主题,并创建一套具有可操作意义的劳动教育校本课程体系。

  通过“1+3”劳动教育校本课程的实施,唤醒学生对生命的认知、增进对劳动的认识,深植对劳动的情怀,助推学生实现“社会人”的跨越。

  锦江实验学校

  锦江实验学校构建了“悦体验越闪亮”劳动教育课程群,包含校园日常劳动、家庭生活劳动、社会公益劳动、农耕生产劳动、学习创造劳动五个课程模块。

  同学们通过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在项目式学习中增长才干,在小组合作中增强沟通协作能力,从而实现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微信图片_20201126112354.jpg

  “三趣园”是学校开展农耕生产劳动的实践基地,全校每个班都有一块自留地,每年开园两次,同学们在春分日体验春种,秋分日体验秋播,并在一学期里体验浇灌、养护、采摘、分享的农耕生产全过程。

  值得一提的是,同学们还可以通过手机或者平板的客户端,就可以实时观看土壤的温度、湿度,大气的温度、湿度以及光照度等农作物成长条件,手指点一点就可以给植物浇水,还可以调节水量,使植物种植环境达到农作物最优的生长曲线。

微信图片_20201126112359.jpg

  此外,学校还聘请科学老师作为科技辅导员,种植经验丰富的农户作为农技师,每个班级也有一个“社长”,负责组织同学参与班级菜园日常维护。

  成都市双眼井小学

  成都市双眼井小学基于学校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得天独厚的地域环境,打造自然劳动教育,学校利用碎片空间在顶楼平台和教学楼后空地开辟出种植园——百草园。

  在这块绿色空间里,孩子们可以自由地呼吸、劳作、体验,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体会劳动的快乐与意义。

微信图片_20201126112402.jpg

  坚持“环境育心、课程育人、活动育魂”,双眼井小学致力于营造崇尚自然的学校文化,根植源远流长的农耕文明。

  学校积极构建劳动主题体验课程新模式,建立自然劳动教育的校本体系。通过统筹资源,建构模式,点面结合,整体推进,完善课程,开发读本,健全机制,开展学段PBL项目学习。设计劳动种植活动记录表等系列路径,实施劳动教育的跨学科教学,打破学科壁垒实现自然劳动课程创生。

微信图片_20201126112409.jpg

  值得一提的是,双眼井小学还积极贯通校内外自然劳动教育资源,形成齐抓共管的教育格局;通过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充实自然劳动教育的内涵,让孩子们在多元平台、多维体验中,真正实现“玩中学、做中学”,实现劳动素养的全面提升。

  成都市温江区鹏程小学

  成都市温江区鹏程小学秉承“植根鱼凫文化,舒展直立生命”的理念,形成了MACRO综合型劳育课程与MICRO微型劳育课程。

微信图片_20201126112413.png

  在MACRO劳育课程中,抓好学生的劳动习惯养成教育,居家劳育及社会劳育都是从生活技能入手,从学会自理到学会完成基本的家务劳动,再到完成社会公益性劳动,经历递进式学习,促进学生形成对家庭、社会责任、担当的思考。

微信图片_20201126112430.jpg

  校园劳育活动中,通过对农具的认识与使用,对节气的认识,对不同谷物的认识,聚合式地指向校园农耕劳动实践,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也进一步引导学生在流汗中体味一粟一米都来之不易的劳动情怀,珍惜粮食,升华对劳动者的尊敬与崇拜之情。

  考虑到劳育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学校为了解决MACRO劳育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提出了校园MICRO劳育课程,将劳育场所缩小、将劳动时间碎片化到学生的每日生活中,通过打造各班级教室阳台,在阳台形成一片微型的种植、饲养基地。

微信图片_20201126112434.jpg

  学生在每日的MICRO劳育课程中初步形成了全面人格劳育实践模型和样态,鹏小学生因劳育课程得到了灵动的发展,教师的专业素养也得到提升。

最后.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149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20-12-1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学考试,不耽误上班,私信我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