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就高县农村孩子的诸多尴尬,致高县教育局并宜宾市教育局
今年因疫情,农村孩子的读书遇到了方方面面的尴尬
尴尬一:微信辅导
现在的农村家长们为生存计,常年出外打工,就把幼小的孩子之教育留给了年迈的爷爷和奶奶,或者是年迈的外公外婆。而这些年迈的外公外婆和爷爷奶奶,大都一字不识。并且因贫困,他们不但玩不起智能手机,甚至玩棒棒手机也少之又少。而教育部门竟以微信形式采用远程教育。请问:在这样的微信辅导面前,这些可怜的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们,怎么能用手机辅导和教育祖国的花朵?
据估计,在高县农村,这样尴尬的学生家庭至少有10余万!
尴尬二:显然,这样的微信教育,是不现实的,而且只会贻误乡下孩子,尤其是贫困家里的孩子!如此下去,不言而喻,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特别是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出现,这些孩子的未来,连打工的技能都不能具备!
尴尬3:做为这些穷孩子的父母们,如不外出打工,则永远无法实现根本上的脱贫。而这样的脱贫,无疑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做为教师或教育部门,应该能看到和预见到这样的尴尬!尤其是教师,拿着优厚的薪水,并且每年还有寒假和暑假长达近3个多月的休闲,真羡慕和眼馋你们了。
但求求你们:想出一套切合实际,让乡下孩子逃出这种微信教育的尴尬,给他们一个能真正学到知识的条件而不再是微信!
叩求高县教育局和宜宾市教育局,因应形式,救救乡下孩子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