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7364|评论: 10

[信息动态] 民营川剧院团之痛:老戏迷打电话:“你们为啥不演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2-9 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民营川剧院团之痛:老戏迷打电话:“你们为啥不演了?”


川观新闻 2020-12-08 21:06


川观新闻记者 李婷

川剧艺术是中华悠久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典型巴蜀文化的生动写照。而民营川剧院团,肩负着基层文化阵地守望者、群众文化播种者、川剧传承创新者等角色,目前成渝两地分布着近百个民营川剧院团,四川占其中一半多,不少活跃在如今川剧舞台上的“腕儿”也与民营院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先生存,再发展。”“情怀归情怀,回家也还要吃饭、吃面包。” 12月8日,四川省剧目工作室、四川省川剧理论研究会举办的四川省民营川剧团调研座谈会在成都召开,来自成都市、绵阳市、泸州市、巴中市、南充市、自贡市、德阳市、简阳市等地区的16家民营川剧团(公司)的代表参会。与此同时,四川省剧目工作室、四川省艺术研究院、四川省川剧院、成都市川剧研究院、四川文化院团联合会以及在蓉大学的相关问题专家、研究人员参会聆听建议。


阵地:火锅店、院坝坝、河道口“打游击”

“我们剧团驻扎在府青路立交桥下的火锅店里,老年人过来看戏也不容易,还要走长长的人行天桥,有的脚杆难免打闪闪。”成都三花川剧艺术传承中心负责人王小娟说道,团队还有另外一个驻地也在“火锅店”桥下洞洞里。
有文化阵地,才有队伍。在座谈会上发现,如今不少民营川剧团分布在火锅店、乡村院坝、河道口、街道社区,条件稍好的,能在春熙路、宽窄巷子、阆中古城等旅游景点,引进一些旅游客流,或者利用研学活动与社区合作。资金不充裕的团体,有的带上戏台班子,挂个棚子流动演出,或者通过参加红白喜事的表演赚取收入。
“遇上下雨,来看戏的走一些人,留一些人。”85岁的张崇林是邛崃市梨园沙龙川剧演唱团川剧艺术表演家,他直言有时场所的不稳定性也让演出受限,“蒲江的戏迷会打电话来问我们,今天你们咋个不演了呢?”剧团一台戏,好的时候汇聚150个忠实粉丝,大家在河道上的巷子边搭个棚棚看戏。“遇上70岁的老人家看戏,路况、交通都是问题。”成都市成华区百家班川剧团代表陈雪婷补充说道。


作品:传统折子戏+本土原创,票价15元

目前,在全省能坚持每天演出的民营剧团不多。遂宁市弘扬川剧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张永富旗下的川剧团基本能坚持每天演出,团内20多位演员,每人每天工资50至60元,一个月下来总工资也并不可观。戏迷来了,续上15元钱一杯茶免费看戏,这就算是川剧“票价”。“遂宁一直算是一个戏窝子,不过这样算下来,也只能勉强维持收支平衡。”张永富无奈,因为发给演员的工资,远远低于市场上其他行业的工资,有时候甚至会想“没演出就没支出。”但他看到不少老人家宁愿打车也要来看戏,又不忍心放弃。
总体来看,目前民营院团的演出剧目以传统折子戏为主,走低票价老年市场。泸州龙潭剧社团长张德华演了19年的戏,“有时觉得19年转瞬即逝,有时候觉得19年赴日如年,想着今年干不下去了,明年再来……”民营川剧团能表演传统折子戏数量有限,也会让观众产生厌倦。一方面,张德华自己研究新折子戏的唱法,有次为了拿捏好川剧《人间好》里的一个片段,苦苦寻找教材未果。一方面,她也想要与其他民营院团进行置换,大家轮流着来演戏,这样观众也不腻。同时,她呼吁省直院团的川剧工作者,提供更多的业内教材、视频素材,供基层民营川剧团学习,传承川剧艺术。可贵的是,有少数民营川剧院团利用本土文化原创剧目,比如张崇林就创作了川剧剧本《卓文君之恋》《传奇女状元》等。

人才:演员平均年龄超50岁,不少观众满70岁

“老人演,演老戏,老人看”是目前四川省内民营川剧院团的普遍现象。演员的平均年龄在50岁左右,戏迷中有不少年纪在70岁左右。老龄化让民营川剧院在运营中出现诸多问题。
三台县群元川剧表演团的“80后”副团长周艳,是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变脸传承人,算得上是民营院团里少见的青年人。在她看来,民营院团的舞台直接接受市场的考验,更需要在舞台艺术上保持演出质量,比如在舞台配色等方面,其实可以结合一些基本现代审美,满足更多观众的需要。
除了艺术质量,老龄化的背后是青年人才缺乏。缺乏青年运营人才,老川剧人不了解现代竞标体系,让民营川剧团在惠民活动等采购竞标中屡屡受挫。不少与会者反映,一些文化公司接过采购项目后,有的临时搭建戏班子,有的拿下项目还是找民营川剧团,但支付给民营剧团的演出价格自然骤减。这些都造成了民营院团收入来源骤减,难以为继。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范远泰建议,川剧人应自立自信、自强自爱,最终“还戏于民”。民营院团要先生存,再发展。就要充分了解国家政策支持,从资金、阵地、人才等方面坚持发力。同时,国有院团也可以提供一些复制、可操作的艺术产品、传承交给民营院团。最后,民营川剧团也要学会自我创新与创造,去适应新时代对川剧的要求。
四川省民营川剧团调研座谈会主要是调查了解我省民营川剧团生存及艺术生产经营状况、取得的重要经验、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及主要诉求等。会后将形成调研报告。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58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20-12-10 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省市应出台文艺(民营川剧,曲艺)扶贫政策!文艺也须扶贫嘛!前不久沈铁梅女士支持了民营一把,大赞!

2018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20-12-10 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0-12-11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振兴川剧不应只是你们文化领导们的口号!拿点实际东西出来嘛!

发表于 2020-12-12 11:09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召开民营川剧团(以下简称火把)座谈会。看一下火把代表的发言,大有恨铁不成钢的感觉!多数说不到点子上。为此特补充三点:
一,火把最显著特点一一一年演出355天以上。
二,要求在职称评定上国营,民营一视同仁。不降低标准的原则下,民营剧团也可申报国家一,二级演员,鼓师,也应与符合条件的人授予"非遗传人"的称号。总之,又不用发工资,还是由他们自己挣钱吃饭。
三,给火把场地补贴。同时要求同步降低票价。让火把,老观众都得实惠。政府饯行用在刀口上。实现一举三得之效。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20-12-12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愚以为,这样的“调研”,多半是在搞空事!
       民营川剧的现状,还需调研吗?各地的川剧活动衰败现状是谁造成的?文宣部门的官员,只要是睁开眼的,他们是心知肚明的。


                      115733iiflnynnbcqy5q5j.jpg                 115733p9qr6lvdtqecqcev.jpg

发表于 2020-12-12 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民营川剧现因疫情又停演,又有谁会管他(她)们的生存呢?!
发表于 2021-9-23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调研?川剧这些年的问题不是一目了然吗?还需要调研?
座谈会?没搞成“鸿门宴”就不错了
民营川剧团也要学会自我创新与创造?”创你个鬼!

—— 靠川剧得大利的人伤川剧最深!

                    (点击图片看视频)  恭喜你,抢答成功。
360截图20210923104319295.jpg
视频链接:https://haokan.baidu.com/v?vid=11269678809508839612


2022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21-9-23 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2}%O@BK0(9@Z9PF26RJ(0~S.gif
20080620154807[1].gif
1012101324cb49243693dd0340[1].jpg

发表于 2021-9-23 18:44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现状都明摆着,解决了场地就烧高香了!为踢足球各市、区、早就硬性修有足球场,为何不用三分之一靣积、市、区文化馆建一百平米小剧场,免场租演出?

发表于 2021-9-23 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181322cpai2qkiz5un5z5s.jpg

195215tdtjqhkj62kgkjdl.jpg

104455p6zas0hktsmsy06a.jpg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