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了,跟朋友聊天,今年完成了什么目标?
大部分人,都直接说今年的目标原本是活下去,结果变成了还剩半条命,有的则只剩下一口气了。
做生意的,说是大环境带来的消费紧缩,利润缩减,企业经济状况不好,必然带来裁员或者更严苛的绩效考核制度,直接带来的循环就是,工人变少,产出更少,然后就只剩半条命了。
打工的,说,老板总是明里暗里的控制成本,以前迟到警告一下就没事,现在要罚款,一不注意就罚款,罚来罚去,工资到手就没几个了,反正这个生命,不像以前那么完整了。
更苦的是待业人士,去张三家应聘,说保底2000,远远没达到心理预期,再去李四那里,一样的结果。。。开玩笑,2000一月你就想买我青春,不是说人均上万么?于是待业在家,吃老本,快年底了,老本快没了,一不注意花呗信用卡分期分期再分期,已然只剩一口气了。
然而,事实上中国真的人均过万吗?
引用一个官方数据,个税改革之后,起征点从3500元调至5000,中国个税纳税人数从1.87亿下降到了6400万人左右,今年的这个数据可能更低。粗暴一点的说法,中国劳动力人口8亿左右,有资格缴纳个税,你的收入,就已经超过了90%的人,算是站在金字塔顶端的人群了,而站在金字塔顶端,不需要你做什么特别的贡献,就是,你月收入,超过5000,仅此而已。
这8亿劳动力人口当中,获得了大学学位的人数占比15%左右,这15%的人,至少有5%以上的人群,依然月收入不到5000,是一个什么概念?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一些真实得不能再真实的数据:
一、北上广深,各种小店服务员,普遍在4500左右。
二、三四线城市,各种实体店销售,保底均在2000元左右,除掉销冠之外,大部分人,到手2500-4500不等。
三、虽然BBA这种“豪车”销量巨大,但是拼夕夕的发展壮大,代表了其实100元内的衣物服饰,30元内的唇膏是最畅销的产品之一。
四、中国控烟政策一直在实施,严惩公共场合吸烟的做法在大城市已经实施了很久,但见效始终不明显。不过把十元以下的烟赶尽杀绝,则是见效显著。据非官方数据,砍掉10元及10元以下的香烟,原先此价位的消费人群中,大约有30%的吸烟人士选择了戒烟,50%的吸烟人士选择了降低吸烟量,只有20%的吸烟人士,吐槽为什么原来10元的烟,都卖11了,继续抽。
五、我目前在做社区电商,几乎80%的人,购买的都是价格低于20元一斤的各种鱼虾蟹,几乎都是冻货,在我看来,这些东西,跟垃圾无异。但买家说,评价还不错,挺实惠,也好吃。
六、各大短视频平台,所谓的小视频作者、带货大咖以及直播艺人,这部分人大约有2000万左右,但你们认识的只有那么几个,几十个,或者,几百个?总共2000多万人啊!
其实也不要那么丧,来看看一些振奋人心的数据:
其实不仅仅是北上广深,就连二三线城市月薪近万的都还是比较多,这部分人,大多都是不缴纳个税的,毕竟月薪≠月收入,扣除掉赡养老人、还按揭、缴房租、子女教育的抵扣项,嗯,正常来说,需要月薪1.5W+才需要缴纳个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