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随着四台压路机同时施工,冒着热气的仁沐新高速马边支线最后一公里油面铺筑完成。这标志着马边支线初步具备通车条件,今年底车辆即可从成都经仁沐新高速直接跑拢马边县城,结束小凉山彝区腹地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
从成都到马边3.5小时极速体验
据悉,马边支线是仁沐新高速的重要组成部分,起于仁沐新高速公路主线新凡镇,与主线沐川枢纽互通相接,止于马边县城北,全长约44千米,桥隧比76.37%。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2017年底开工建设,将于本月底建成通车。整个工期不到三年时间,是同等桥隧比条件下建成速度较快的高速。该线建成后,成都到马边的通行时间将由目前的6小时缩减至3.5小时。
(仁沐新高速沐川枢纽互通)
据了解,仁沐新高速是G4216成都至丽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长200.475千米,预计2022年全线建成通车。全线途经眉山市仁寿县、乐山市井研县、犍为县、沐川县、马边彝族自治县、宜宾市屏山县,由主线和马边支线组成。仁寿至井研试验段49.88公里,已于2016年底建成通车。井研至屏山新市镇及马边支线段全长150.595千米,于2017年6月开始建设,按照分段建成通车的思路进行建设管理。其中,井研至孝姑互通段,约46千米,已于2019年底建成通车;孝姑互通至沐川南互通段及马边支线约76千米,计划于2020年底建成通车;沐川南互通至屏山新市段计划于2022年底贯通,五指山隧道同年贯通,全线建成通车。
(仁沐新高速石盘特大桥)
克服“四大四多”,顶住特大洪灾
“仁沐新高速建设难点众多,可用'四大四多'来概括。”四川交投川高仁沐公司马边代表处副处长张智斌介绍,“四大”是指,地质地形条件变化大,施工组织管理难度大,降雨量大,地方协调难度大;“四多”是指,软基处治多,高墩、特殊结构、大跨度桥梁多,大型滑坡多,交叉工程多。
全线重难点控制性工程主要有“一桥一隧一支线”,即净跨400米的犍为岷江特大桥、全长9.4千米的五指山特长隧道和马边支线。
据介绍,马边支线段地质、地形条件复杂,属于地质灾害易发、多发区。共穿越30处顺层,共有大型滑坡3520米/15处,有2处互通因受地形限制设置在大型滑坡面上,滑坡处置难度大、造价高。且沿线有软弱泥岩,构造破碎岩层以及崩坡积层。夏季暴雨频繁,存在容易诱发滑坡灾害的各种不良因素,项目建设过程中连续三年遭遇特大洪灾。
连接大小凉山,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仁沐新高速马边支线将结束马边不通高速的历史,使马边融入乐山‘1小时’经济圈。”马边县交通运输局局长冯建平介绍,马边县地处小凉山腹地,目前全县对外通道仅有国道348线(原省道103线),县城到乐山城区耗时3小时以上。马边支线建成后,马边至乐山城区1小时可达。未来,马边支线还将顺接正在建设的乐山至西昌高速公路,成为连接大小凉山的重要通道,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构筑一条南向开放的新通道
“仁沐新高速全线建成后,还将构筑一条南向开放的新通道。”四川交投川高公司副总经理、仁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勇介绍,仁沐新高速全线建成通车后,对内将助力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的区域发展新格局,成为成都平原、攀西、川南三大经济区资源共享的重要纽带;对外将形成一条南向出川大通道,成为从成都出发经云南连接东盟最便捷高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我国对外开放战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