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3115|评论: 0

[成都教育] 成都这些高校的附属小学,和其他小学有啥不同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2-16 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两个月前,成都教育圈又发生件大事——参与校地合作共建附属学校的成都高校又多了三个!
  10月21日,成都市温江区人民政府与西南财经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师范学院举行了共建附属学校集中签约仪式。通过此次签约,上述高校附属学校将一共包含温江区11所公办中小学、幼儿园。

  此消息一出,不少温江的家长笑开了花。看,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成都顶级行业领域的教育资源。
  实际上呢,高校附属学校在成都早就不是新鲜事了,从年代久远的说起,就有建校112年的四川大学附属小学、建校70年的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等老大哥;如果再将目光放到近几年,光是去年就有四川师范大学附属青台山小学、成都大学附属小学等多所新开学校。随着高校附属小学数量的不断增多,不少家长会有疑惑,都是成都高校附属小学,这些学校到底有啥特点?它们和其他小学有啥不一样吗?

  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小学
  又名“你晓得的一切川师附属校的鼻祖”

  说到川内的师范院校,四川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川师)是怎么也绕不开的TOP系列。长期以来,享受川师直系血脉师资的川师附属学校成了成都家长们心中的首选校。在成都,每逢幼升小,在川师附属学校门前扎堆堆考察的家长数不胜数。而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小学,是坊间大名鼎鼎的“川师附小本部”,换句话说,就是所有你晓得的一切川师附属校的鼻祖。

1.png

  【学校概况】
  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创建于1953年,隶属四川师范大学基础教育集团,坐落于四川师范大学(狮子山校区)校园内,成都市锦江区静安路5号,是典型的校中校,园中园。学校性质为民办校,2020年学费32000元/年。住校生住宿费1200元/年,入学年龄要求当年8月31日之前年满六周岁。

  【课程特色】
  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川师附小尝试以科技教育为突破口,力求在孩子的童年世界里播撒真理的种子,为实现科教兴国的“中国梦”培养具有中华底蕴、国际视野、科创精神和独立人格的创新型人才奠下坚实的基础。近几年来,学校在机器人、航模、海模、车模、信息技术、小发明、小论文、小制作、科幻画等各级各类竞赛中有千人次获奖,多名学生被授予“少年科学院小院士”称号,9次参加全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并屡获金牌,4次代表中国参加国际机器人大赛,荣获一次世界冠军。

2.png

  【招生范围】
  2020年主要面向锦江区、成都市,部分招收成都市外适龄儿童,核准计划220人(不含民办学校按政策规定,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等所需招生计划)。分设计划如下:
  1.锦江区户籍适龄儿童及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135人。
  2.锦江区外成都市内户籍的适龄儿童及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65人。
  3.成都市外适龄儿童20人。

  成都理工大学附属小学
  “高校+名校”办学,开启公办小学“小班化”改革先河

3.png

  1956年,成都理工大学附属小学成立,也是一所隶属于成都理工大学的子弟小学。2017年,拥有60年办学历史的理工附小被移交给成华区教育局管理,并且学校还被整体搬迁至新校区。新校区占地25亩,建筑面积13000平方,设备一流,完全按照现代化学校的标准修建而成。
  随着双林小学先后领办成都理工大学附属小学、双林小学御风分校,纳入简阳明德小学为成员校,也标志着成都理工大学附属小学成为了成都市双林小学教育集团成员学校。

  【学校概况】
  双林小学,作为成华区最知名的公办小学之一,被誉为“成华区校长黄埔军校”、“成都名师堂”,理工附小与双林小学实行“两所学校,一套班子,一体化管理”的办学模式。
  随着成为双林教育集团的成员学校,学校和双林小学实行了“两所学校,一套班子,一体化管理”的办学模式。学校采用“高校+名校”资源共享办学模式,高校指的是成都理工大学的资源优势,包括教授专家团队进校授课,指导课程开发等。而名校则指共享双林小学相关资源,这就涵盖:教辅资料共享、课程体系同享、教师团队、教学方法和模式共享等。

4.png

  【课程特色】
  理工附小结合优势,开启了成都市公办小学“小班化”教育改革的先河,每班不超过35人。目前,学校通过小班化教学的方式,让教育更多地面向个性各异的学生个体,而不是面向整齐划一的全班整体,让教学组织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均围绕学生个体发展而组织开展,学校还正在大力开发设计理工大学博物馆课程。
  先后荣获全国心理健康“十佳”校长、四川省优秀女校长、省骨干教师成都市特级校长、成都市“三八”红旗手、成都市学科带头等众多荣誉称号的校长程郑,她希望理工附小能为孩子们注入“乐于想象探索”、“勇于创新实践”的生命底色。让孩子们在“科创”与“人文”间演绎“秀木成林”的精彩故事。

5.png

  【划片范围】
  华净路12号(民兴南苑)、37号(民兴东苑)、民旺一路66号(民兴北苑)

  【对口摇号初中】
  49中、二仙桥学校、华西中学

  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小学
  一周五节体育课,网球冠军晏紫的母校

  说到电子科技大学,相信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不过,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小学也是毫不逊色。把儿童健康作为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第一标准;实施家长资格证考试制度;“走班制”教学;每天1节体育课和1小时阳光大课间……这些都是电子科大附小的标签式特色,让你能感受到到一所不一样的学校。

6.png

  【学校概况】
  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实验小学作为成华区人民政府与电子科大“合作共建”的公办学校,是世界网球冠军晏紫的母校。学校现有一校四区,占地面积73亩,129个教学班,6700多名师生。

7.png

  【课程特色】
  学校先后荣获“全国学校体育工作示范学校”、“全国国际象棋特色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网球特色学校”、“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四川省阳光体育示范校”“四川省体育传统项目示范校”等荣誉称号。学校实施课程改革,体育课由原来的每周3—4节,增加到现在的每天一节体育课,一周五节体育课。学校为学生提供了800多张乒乓球桌,大课间活动延长到60分钟,全员足球、全员兵乓、全员网球、全员跳绳、全员快跑,学生大课间结束全员喝水、全员吃水果已成为学校一道亮丽风景线。

8.png

  学校提出“成长课堂”建设,以“健康第一,成长至上”为理念,以“体动、脑动、手动、心动、互动”这五动为策略,努力让每个学生实现体质健康成长,精神成长和智慧成长。其中“体动”则是最核心的部分。

  【班级设置】
  2020年招收12个班

  【登记范围】
9.png


  【对口摇号初中】
  列五中学、华西中学、成大附中、49中、石室初中

  成都大学附属小学
  “两自一包”公立学校,一所“校地共建”小学

  在成都教育圈,你一定听说过成都大学附属中学、成都大学附属幼儿园......作为成都大学的又一个嫡系“亲儿子”,成都大学附属小学有着背靠综合大学的学科优势、文化优势等。学校对现有教育内容进行拓展、整合与重构,形成具有附小特质的“五育”并举新体系。

10.png

  【学校概况】
  成都大学附属小学是一所龙泉驿区人民政府举办、成都大学领办的“两自一包”公立学校,是一所“校地共建”小学。自诞生起,成都大学附属小学就在积极建立小学与大学,小学与社会的综合关系,整合多方资源,探索充满活力、更加开放、有利于人的科学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
  学校位于成都大学东南角,占地39亩,校舍建筑总面积1.6万平方米,运动场面积10433平方米,设计规模为36个教学班、1620个学位,已于今年9月投用,不仅将满足辖区内符合入学条件适龄儿童和成都大学教职工子女的教育需求,还将作为成都大学师范学院的本科生、硕士生的实践基地和科研基地。

  【课程特色】
  成大附小打破了以往固定的5天教学日,通过重构课时,构建“4+N”课程体系。当N=1时,开设了“4+1”星期五课程。在星期五当天,既有单学科的渗透课程,又有多学科的融创课程。当N=2时,开设了“4+2”休息日课程,在周六周日,将校内与校外结合,从学习走向生活实际。学校还开设了“4+N”终身成长课程。无论是寒暑假,还是毕业后的终身学习,附小都期待学生“小学·大成”,成为终身学习者。

12.png

  【班级设置】
  规划班级36个,预计学位1620个

  【登记范围】
  户籍在十陵街道大梁村1-25组(拆迁已安置在明蜀新村及已拆迁未安置),拆迁安置在成大二期的适龄儿童。

  四川大学附属小学
  拥有百年历史,“四川省校风示范学校”

  谈到武侯区的小学,那就不得不提称得上是“武侯教育的名片”之一的川大附小。拥有着百余年历史的川大附小位于川大校园内,深受“亲爸爸”四川大学厚重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教育文化资源浸润和滋养,可谓是不少孩子们心中的向往之地。

13.png

  【学校概况】
  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创办于1908年,前身为国立四川大学附属小学。四川大学百年厚重的文化积淀、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铸就了川大附小发展的坚实基础,孕育了川大附小独特的办学风格。学校现有本部、西区、东山国际校区三个紧密型校区和一个松散型校区(川大附小清水河分校)。
  经过川大附小几代教职工的努力,学校从一所立足于常规管理水平的学校,通过创办特色学校和深化办学体制的改革,已建成“宽基础、多特色、多模式发展”的现代教育示范学校

  【课程特色】
  健康、语言、科学、艺术等生活类国家课程;心理健康以及数学、外语等实践活动类地方课程;每天都有体育课;各类型社团活动,其中管乐团很有特色。

14.png

  【班级设置】
  一个年级8个班,每班大概40-50人。(2020年)

  【登记范围】
  一环路南一段24号、望江路29号、望江路93号、郭家桥正街、二环路南一段单号、郭家桥北街、郭家桥西街、郭家桥南街、科华街3号、4号、共和路、红瓦寺街18号(共和村18号)(2020年)

  【对口摇号初中】
  四川省成都市第十二中学(川大附中)、成都市棕北中学(科院)、成都市棕北中学(桐梓林)、成都石室锦城外国语学校。
最后.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184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