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冬春季疫情防控及重点人群疫苗接种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
昨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相关单位负责人介绍春季疫情防控及重点人群疫苗接种有关情况。元旦、春节要不要回家?进口冷链食品还能不能买?中国新冠疫苗效果又如何?接种时有啥禁忌?会上相关专家给予了解答。
>>不建议同时接种新冠疫苗和HPV疫苗
中疾控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如果是灭活疫苗,对于大多数其它疫苗来说,可以同时接种。但因为新冠疫苗研发时间较短,在没有国家规定的指南和方案要求之前,不建议同时接种新冠疫苗和HPV疫苗。
疫苗研发专班工作组组长郑忠伟表态,中国新冠疫苗非常安全,有一些轻微不良反应,但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疫苗在紧急使用过程中,有6万多接种者去过境外高风险地区,至今也没有收到1例严重感染病例的报告。
>>临近元旦春节,病毒传播风险加大
中疾控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元旦、春节期间人员流动大、传染病传播风险会明显增大;同时物流量加大,随着温度降低,由境外输入的冷链物品或货物,造成病毒输入、感染的风险也会加大。为应对这些风险,国家已部署今冬明春防止疫情反弹的各项措施。
吴尊友提醒元旦春节病毒传播风险加大
据央视新闻21日报道,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21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元旦、春节期间人员流动大、聚集性活动多,将增加疫情传播的风险。
如果需要出行,建议大家,一是减少人员流动,元旦、春节期间要合理安排行程,减少不必要出行,鼓励春运期间错峰返乡返岗。对于一些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妇等人群,不建议出行。如果准备跨地区出行,要提前了解当地的疫情形势和防控政策,了解目的地近期是否有病例或疫情发生,中高风险地区建议暂缓出行。要备好口罩、手消毒剂等物品,用于路上使用。
二是减少旅途风险。交通运输场站和交通工具节日期间加强通风、消毒等措施。乘客乘坐飞机或火车要遵守秩序、有序排队,全程佩戴口罩,途中做好手消毒等个人防护,尽量减少在交通工具上的用餐次数,妥善保存票据以备查询。同时做好旅途中的健康监测。
三是减少人员聚集。节日期间,尽量减少聚集性活动。企事业等单位举办聚会等活动应当控制人数,50人以上活动应当制定防控方案,严格落实有关防控措施;提倡家庭私人聚会聚餐等控制在10人以下,做好个人防护。提倡家庭每天注意开窗通风。
四是加强健康科学知识宣传教育。各地要加强节日期间新冠肺炎防控和安全出游知识宣传,引导公众加强自我防控,提倡人群聚集和密闭场所佩戴口罩、勤洗手、公筷制、分餐制、咳嗽打喷嚏时注意遮挡等良好卫生习惯。
>>买到核酸阳性冷链食品是否会被传染?
吴尊友表示,活病毒、死病毒、病毒的片段检测,都可能是核酸检测阳性,但“核酸阳性不一定代表有传染性”,由于污染造成的感染,必须是污染量比较大,同时还需要长期反复接触,才有可能造成感染。因此,采购食用进口冷链食品引起感染的风险非常低。
相关消息:中国新冠病毒疫苗已收获多国信任票
事实上,世界多国对中国新冠病毒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投出了信任票。
▲埃及
近日,5万支中国制造的新冠病毒疫苗抵达埃及,这批疫苗已获得世界卫生组织的紧急批准,将优先安排医务人员和易受新冠病毒感染威胁的弱势人群接种。
埃及卫生部在日前发表的一份声明中说,中国疫苗最后一期临床试验数据的中期分析结果显示,该疫苗的总有效率为86%,其中,“中和抗体的血清转化率达到99%,预防中度和重度症状的有效性为100%”。
▲苏丹
她说,在这些疫苗中,中国生产的疫苗将是苏丹的第一选择,因为中国的疫苗最安全,而且经过了最多测试 。
▲阿联酋
中国国药集团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国际临床三期试验于6月23日在阿联酋阿布扎比启动。在阿联酋生活的、来自125个国家和地区的三万多名志愿者参加了这一试验。
9月14日,阿联酋政府批准对当地抗疫一线医务工作者紧急使用中国国药集团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
12月9日,阿联酋批准了中国国药集团研发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正式注册。
▲巴林
当地时间12月13日,巴林国家卫生监督管理局宣布,正式批准中国国药集团研发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在巴林注册上市。
该疫苗的国际临床三期试验结果显示,在对42299名接种志愿者检测后,该疫苗的有效率为86%,综合抗体的血清转化率为99%,能100%防止轻症新冠肺炎向中度和重症转化。
▲印尼
据印尼《罗盘报》报道,首批来自中国的120万剂疫苗已于12月6日晚运抵印尼首都雅加达。
印尼总统佐科表示,来自中国的新冠病毒疫苗对印尼人民来说是个好消息。
▲巴西
11月19日,首批12万剂中国研制的新冠病毒疫苗已于运抵巴西。
巴西圣保罗州州长多利亚透露,根据与中方的合作协议,今年年底前,巴西布坦坦研究所将获得600万剂中国新冠病毒疫苗和生产4000万剂新冠病毒疫苗所需的原材料。
接种确定两步走,首针或将于1月15日接种完成
在12月19日上午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介绍称,中国目前新冠疫苗接种的策略是按照“两步走”方案。
根据方案,第一步主要针对部分重点人群,包括从事进口冷链、口岸检疫、船舶引航、航空空勤、生鲜市场、公共交通、医疗疾控等感染风险比较高的工作人员,以及前往中高风险国家或者地区去工作或者学习的人员,尽力缓解输入性疫情防控的压力,降低本土病例发生和国内疫情暴发的风险;
第二步,随着疫苗获批上市,或疫苗产量逐步提高,将会有更多的疫苗投入使用,通过有序开展预防接种,符合条件的群众都能实现应接尽接,逐步构筑起人群的免疫屏障,来阻断新冠病毒在国内的传播。
对此,12月20日晚,原上海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疫苗医师陶黎纳告诉记者,据业内消息,我国首批新冠疫苗预计接种5000万人次,首针将于1月15日接种完成,第二针于2月15日完成。具体仍待官方发布为准。
"我国新冠疫苗的应用是走在国际前列的,7月份我国便签署了新冠疫苗紧急使用,预计今年年底或2021年初还将签署新冠疫苗附加条件上市,明年4月初正式上市",陶黎纳说,"而国外12月份刚批复新冠疫苗的紧急使用"。
保存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
加入四川手机报&麻辣社区
读者网友
公共卫生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