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1475|评论: 1

非遗文化进校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2-25 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01218160827984989005957.jpg       12月14日,在西充县关文小学阶梯教室内,竹琴非遗传承人杨德师正在为该校学生上一堂别开生面的竹琴表演课。课堂上,杨德师为学生们介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川竹琴的发展历史,并展示了竹琴、金钱板、荷叶等巴蜀传统曲艺工具。
  杨德师介绍,四川竹琴是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巴蜀传统曲艺形式之一。竹琴由一根长约2.5至2.8尺的竹筒和一对竹板组成。竹筒为琴,板为简板,做工讲究,尺寸和用料严格。因琴音近“嗙”,简版音似“尺”,民间又称为“尺嗙嗙”。表演时,可根据剧情节奏或疾或缓敲打,发出的声音悦耳动听。
  “棒极了,这是我第一次看竹琴表演,没想到敲出的声音这么有节奏、这么好听。”该校八年级学生李海蓝认为,今天的课堂不仅让她对非遗文化有了深刻认知,还对竹琴产生了浓厚兴趣。
  “孩子们非常喜欢,一个个都想去试一试。”该校校长黎晓燕表示,通过这样的方式,孩子们能够零距离感受非遗文化魅力,还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据悉,西充县拥有西充剪纸、祥龙哭嫁歌、祥龙板凳龙、西充根雕、西充河图洛书、西充香炉茶传统生产工艺等29个非遗项目,其中,省级非遗项目2个、市级非遗项目6个、县级非遗项目21个。近年来,该县依托非遗文化资源,编排丰富多彩的非遗节目,常态化开展非遗文化进社区、进校园、进乡村等展演活动200场次。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91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21-1-1 06:26 | 显示全部楼层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