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是中老年人常见疾病之一,大多数是在冠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由于冠脉内的粥样硬化斑块的破裂、糜烂基础上继发血栓形成,导致冠脉血管持续完全闭塞,发生冠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的缺血所致,引起剧烈胸痛,以及心功能急剧下降的急性致命性疾病,主要通过恢复心肌供血,防止血栓形成治疗心肌梗死。 主要病因 1、工作过累、重体力劳动、精神紧张等 由于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因发生粥样硬化而管腔狭窄,不能充分扩张以增加心肌灌注,便造成心肌急性缺血。 缺血缺氧又可诱发冠脉痉挛,使心肌缺血进一步加重,严重时可促发急性心肌梗死。 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时,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分泌增多,使冠状动脉痉挛,心肌供血减少,可发生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 2、饱餐、大量饮酒、进食大量脂肪物质等 进食高热量高脂肪餐后可使血脂浓度突然升高,血液粘滞度增加,引起局部血流缓慢,促使血栓形成而导致急性心肌梗塞。 3、心肌供氧不足 除了血液灌注量不足以外,缓慢性心律失常、呼吸衰竭、严重贫血、低血压、休克等均可以造成心肌供氧不足。若心肌缺氧严重,缺氧部位可能因缺氧而受损坏死,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4、心肌耗氧增加 如持续快速性心律失常、严重高血压等,心肌耗氧超过供氧,心肌可能因过劳而受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