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山河漫游记【长卷诗集】
文:金龙施雨
第十四章 黔贵山川竞灵秀
2 花 溪
花溪位于贵阳南 大约三十四里处
原名叫作花仡佬 这里杂居多民族
汉苗布衣和仡佬 人数最多仡佬族
妇女服饰极花俏 因此称为花仡佬
两岸住着仡佬人 花溪亦称花仡佬
这里风貌富天然 田园情趣韵味高
溪水澄澈蜿蜒流 流云树丛水中照
麟凤龟蛇四小山 小巧玲珑有趣妙
绿树成荫百花艳 篱舍参差田畴交
芬芳飘散花溪畔 春光常驻无限好
若把贵阳喻姑娘 花溪是她美花帽
青年都穿民族服 傍晚这里可看到
吹起竹笛与芦笙 唱歌跳舞激情高
独特格调民族风 添色增彩花溪潮
花溪开发在清朝 康熙年间青岩镇
出位学者周起渭 康熙字典编撰人
在京曾写一首诗 描述家乡美景锦
并托画家据诗意 挥笔作画美图靓
一副西埯春耕图 遂使花溪美名扬
道光以后伯阳寨 周氏家族很兴旺
私塾教师叫周奎 六十五年名声响
期间出来二翰林 三个进士两举人
书香门第誉贵阳 麟山建楼花似锦
龟山筑阁浴霞光 蛇山种柏双亭衬
河中叠石为坎子 堵水为潭养锦鳞
疏浚浅渚成沙洲 修筑隙地为屿畯
周奎长子周石藩 一座别墅溪旁建
借花草堂冠美名 花溪园林名声传
一九四五年五月 作家巴金与萧珊
来此小憩旅社中 举办婚礼很简单
从桂林来到花溪 他俩恋爱已八年
巴金委托他兄弟 旅行结婚启示散
当晚他们未请客 两人只在小饭馆
两样小菜一只鸡 煤油灯下对饮谈
追述过去峥嵘事 展望未来喜心间
* 彩线绣出花溪景
美丽传说在花溪 各族中间广流传
其中布依族传说 花溪一带在早先
荒山野岭一片片 父女两人住此间
女儿嬢花手艺巧 吃苦善良又能干
不远地方还住着 英雄后代叫迪万
射日英雄是其父 迪万膀粗壮腰圆
力大无比又勇敢 一年刚过六月天
瓢泼大雨日夜下 嬢花家乡全被淹
汪洋一片无情水 嬢花扶爹上高山
迪万恰被巨浪推 推到一座禿石山
怎样才能退洪水 迪万梦中见祖先
要退洪水只有去 云南摩天岭之巅
借来神仙撵山鞭 龙王三太子进言
明天我即来这里 你可骑我去云南
迪万心中好喜欢 次日天亮到水边
果见水里有金龙 跨上龙背飞上天
飞到云南摩天岭 老翁给他撵山鞭
让他撵山又填海 再织飘带来装扮
飘带九百九九丈 绣上美丽大图案
家乡就会变漂亮 迪万挥鞭速撵山
填海疏河忙得欢 回到家乡嬢花见
老翁之言告嬢花 嬢花架起纺车干
同心协力姊妹们 织出飘带细绵绵
迪万用力抛飘带 碧绿溪水立刻变
嬢花又拿长白布 绣出优美妙图案
良田美景绕村落 繁花绿树映蓝天
迪万大伙按照图 栽花植树在溪边
一代接着一代干 家乡越来越美观
溪水两岸花烂漫 香飘四季永不断
这里取名叫花溪 五湖四海美名传
摩天岭的金毛狮 落户成为狮子山
东海龙王三太子 落户成为卧龙山
麟山即是狮子山 蛇山即是卧龙山
* 半黄半绿金银潭
位于花溪河上游 湖潮一带有深潭
深潭共计九九个 最为奇特金银潭
潭虽不大水却深 深不见底令人叹
潭水半黄且半绿 因此叫作金银潭
古代潭边有庙宇 纯金大钟挂庙间
和尚视为镇山宝 后有一年天大乱
官盗勾结抢金钟 和尚将钟沉进潭
贼首要钱不要命 灌酒饱肚跳下潭
潜入水里去捞宝 顷刻潭水漩涡卷
卷出贼首紫尸体 众贼吓得四处散
以后又过好多年 外地来个别宝客
知道捞宝有窍门 需要母猪龙一个
十两银子买一头 赶到潭边水中落
扎进水里母猪龙 金钟果然拱出格
无奈猪龙力不足 金钟出水又沉没
母猪龙就不断拱 潭水一半搅浑浊
一半黄来一半绿 金银潭水真奇特
直至今日天晴时 可见金钟晃其波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