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进严出可选择教育是培养和发现杰出人才的广阔原野
清华大学郑泉水院士是清华大学钱学森力学班首席教授,他表示,培养顶尖创新人才,要满足 “三大要素”——是否具备特定的历史机遇?学生是否对某个方向或问题充满激情?学生能否获得杰出导师提供的引导?
郑泉水表示,只依靠高校发现具有创新潜质的“苗子”,并不足以回答“钱学森之问”,还需改革中学、小学、幼儿园和家庭的教育体系,这将是一场教育的大变革。
青少年的潜在素质,随着身心的成长和环境机遇的刺激,有些会外显表现为特殊兴趣,大多数未达临界不能破壳而出。所以,一方面要重视伯乐识马,更重要的是创造校园自由思想,兼蓄并包的宽松环境。
要重视校内外组织学生集体活动,培养青少年“互助合作”和“自理自立自治”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科学决策”。
从幼儿园到大学,教师积极热诚为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提供向导服务,导而不主办而不包,避免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的误区和失误,注重学生批判继承间接知识,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多向思维独立思考;广泛搜集信息和数据,由表及里去伪存真加工分类,发现问题追根寻源“大胆设想谨慎求证”,总结经验汲取教训,不断完善精益求精,尊重事实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青少年科学态度的普遍养成教育,在不同的环境的激发产生顿悟,潜在的优秀素质就会外显,如同石油钻井,一旦触及蕴藏的高压油层,就会井喷般爆发。应该说明,除非人生理特异功能,青少年的潜在素质具有多样性,因而尊重和鼓励青少年自主选择多次尝试,不怕失败百折不挠,才有望发现少年天才,不会埋没大器晚成的栋梁。
我们应该深信,人的多元潜能表现为兴趣,兴趣也是多种多样的,是可以培养和迁移变化的。只有自由的思想,自主的选择,“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爱的校园,才会出现英才辈出万马奔腾的创新的原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