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俄国媒体发布了一则报道。
在那篇文章中,俄罗斯国际统一电力系统公司表示因为亏损原因,他们正考虑每年冬季减少向中国出口电力、甚至也不排除暂停供电的可能。
所谓的亏损原因,说白了可能还是嫌钱少。不过这倒有点耐人寻味了,因为考虑到具体的出口电价和经营情况,这家专营电力出口的公司还是挺赚钱的——
曾经有媒体统计过,光是在去年俄罗斯国际统一电力系统公司就向中国输送了电力30亿千瓦时,算下来获利87亿卢布,约合人民币7.8亿元。
一年能赚8个亿,那到底是怎么亏损的呢?这就不能不说到俄罗斯国内对远东地区的“特殊补贴”了。
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气候大家都有所了解,天气冷、气温低,基础设施也相对没那么发达。但为了满足当地居民的用电需求,电力系统不得不背着更高的成本维持运营,这笔开销可不是个小数字。
虽说他们出口电力赚到的钱不少,但每年要从中拿出大概30亿卢布(约合人民币2.6亿元)去补贴远东地区的消费者,综合算下来还是有点肉疼。
不过也有人怀疑他们可能是想找个借口,趁机抬高卖电价格,这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俄罗斯电力公司InterRAO在给市场委员会(能源市场监管机构)的信函中宣称,冬季该公司可能大幅减少或者完全停止对中国供应电力。
据InterRAO公司透露,该公司暂停对华出口电力也是无奈之举。俄罗斯远东地区火力、水力发电厂的产能成本过于昂贵,而该国监管部门还要控制出口利润(每年5%),因此向中国供电的部分利润需用来降低国内关税。如果继续强行向中国供应电能,可能导致公司亏损。
其实,中国就发电量而言,是能够满足自身需求的。作为全球第一大电力强国,中国2019年发电量达7503.4TWH,掌握全球27.8%的份额。然而,运输路程过远,则会导致电力损耗过大。
因此,我国西部省份就会将多余的电能出口至附近的越南等国。据悉,越南每年约购买20亿千瓦时(度)中国电力。而临近俄罗斯的中国地区买家则会就近购买该国电能,电能损耗较低,也降低了输电成本。
此外,中国买家购买俄罗斯电能,还有一个原因——俄罗斯电力价格更为便宜。InterRAO公司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累计从该公司购买了30亿度电,仅占国内能源总消耗的0.04%。而这些电能仅花费中国7.76亿元人民币,约合0.26元/度。
也就是说,如果俄罗斯电费涨价,没有了价格优势,中国买家很可能不会买账。再加上冬季电力需求较少,因此即使该俄企暂停对华供电,国内电力也能跟得上需求。此外,InterRAO公司也指出,电力买家也看到了公司涨价的风险,提出让其他电力公司进入出口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