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记者从朱德故居管理局了解到,日前,中国博物馆协会发布了《关于第四批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名单的公告》,仪陇的两家博物馆成功上榜,分别是: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入选国家一级博物馆,朱德铜像纪念园入选国家三级博物馆。
据了解,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历经3次申报,时隔8年,在不断完善配套设施、文物保存条件、加强学术研究后,终于在今年成功申报为国家一级博物馆。这是我市截至目前唯一一家国家一级博物馆。
历时8年 3次申报终成功
12月29日,细雨蒙蒙,记者走进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看到,寒冷的天气并没有阻挡游客们的热情,来自各地的游客正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通过聆听讲解、观看文物,现场感受朱德同志波澜壮阔的一生。
此时,在朱德故居管理局办公室里,该局文物科副科长朱茂泉正在整理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成功申报国家一级博物馆的资料。“不容易,太不容易了。”说起申报过程,朱茂泉感受颇深。
从2012年申报第二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开始,朱德故居管理局就一直致力于此项工作。在2016年申报第三批国家级博物馆中,再次与之失之交臂。“前期,由于我们在文物的展出条件以及文物库房存储条件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缺陷,在朱德精神研究方面还有所欠缺,经过前2次申报失败的教训,我们进一步完善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和功能配套,全面提升综合管理能力,为今年第三次申报国家级博物馆做好充足准备工作。”朱茂泉告诉记者,首先新建了文物中心,为文物展出和保存提供了更好的环境;多次邀请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专家学者前来指导工作,开展专题讲座;同时更注重将朱德精神传播出去,在香港、浙江、广东、山西、西部战区、东部战区等地举办专题展览,组织编写朱德同志系列丛书,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供鲜活的历史教材,为大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今年8月,当得知可以开始申报国家级博物馆后,朱德故居管理局立即组织10多名工作人员成立了国家一级博物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经过4个月的资料准备、研究填报。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成功通过国家文物局和中国博物馆协会终评,成为全市唯一一家国家一级博物馆。
近3年建设 文物中心“问世”
当天,记者走进仪陇县马鞍镇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一张张照片、一件件文物、一段段文字,将人迅速带回到那段峥嵘岁月,真切地感受到了朱德同志的丰功伟绩。
在纪念馆的后院,新建成的朱德文物中心深受游客青睐。现场,进出的游客络绎不绝。“朱德文物中心是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的扩建工程,也是冲刺国家一级博物馆的重点工程。”朱茂泉告诉记者,建立系统的文物展览、存放中心,是入选国家一级博物馆的关键点。为了达到入选要求,2017年9月,该局启动朱德文物中心建设工程。经过近3年的建设,今年5月18日,朱德文物中心正式对外开放。
“这里共展览和珍藏近2000件(套)朱德同志使用过的各类物品,是整个纪念馆最为核心的区域。”在朱茂泉的带领下,记者走进文物中心,只见整个中心共两层,分为前、后两个院落。前院为文物展示区,由序厅、四个展厅、尾厅组成,用于文物陈列展览、保管展示、观众服务等。后院为文物库房区,用于文物文史资料的登记造册、整理拍照、建档立卡、收藏保管、维护修复、安全保护、提供展品等。
“新建成的文物中心不仅让有价值的文物有了展示的‘舞台’,而且在保存上也更科学、安全。”朱茂泉介绍,整个文物中心可防8级地震,设置有视频图像监控系统、安防(红外)监控系统、消防监控系统等。为了防止文物受潮损坏,库房内装有空气净化装置、除湿设备、中央空调,充分保障室内展厅空间处于恒温恒湿状态,能较好地保存所有文物。
加强学术研究 弘扬朱德精神
为了进一步加大朱德精神研究力度,深入挖掘朱德精神实质内涵。今年12月4日,“朱德与中国共产党”学术研究专题会议在仪陇举行,相关领导、特约研究员共计80余人参加会议。
会上确定,“朱德与中国共产党”学术研究专题将从2021年开始,拟在朱德诞辰、建军、建国等重大历史纪念节点上,分5年,每年推出一个与朱德相关的研究子课题,到2026年朱德诞辰140周年和2027年建军100周年之前,形成系列重大研究新成果,以此推动朱德思想生平的当代价值研究和精神传承。
记者从朱德故居管理局获悉,自申报国家一级博物馆工作启动以来,该局关于朱德生平思想的专题研究工作就在不断完善和加强。2019年,该局组建朱德文化研究中心,并引进文博专业研究型人才5名,先后承办全国元帅纪念馆联谊会、朱德的强军思想与社会主义建设思想、朱德与新中国等全国性学术会议,提升研究人员专业知识水平和研究能力。
经过多年努力,该局编辑出版了《朱德精神的文化传承》《朱德文物故事》《朱德廉政故事》等9本研究专著、伟人家书解读之朱德,组织编写了《给青少年讲红色纪念馆里的故事》《红色故事:走进中国100座纪念馆》和《南充历史名人———朱德》三本丛书。
“未来我们将以入选国家一级博物馆为契机,持续深入开展学术研究,推动朱德精神的研究和传承。”朱德故居管理局局长邓成功告诉记者。
创建大事记
2012年8月,申报创建第二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2014年9月, 仪陇县规委会审查通过文物库房设计方案。
2015年11月,文物数据库资料经省一普工作组审核通过。
2016年5月,中央文献研究室姚建平、刘学明、沈学明一行到馆指导陈列布展工作。
2016年8月,申报创建第三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2016年11月,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陈晋率队审查验收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修缮及陈列改展工作。
2016年12月,完成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陈列改展并对外开放。
2017年9月,朱德文物中心主体动工。
2018年11月,举办朱德的强军思想与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全国学术研讨会。
2019年5月,《朱德与兰花专题展览》广东韶关翁源巡展;朱德文物中心陈列展览暨文物库房设计施工一体化建设项目开标。
2019年11月,举办朱德与新中国全国学术研讨会。
2020年5月,完成朱德文物中心陈列布展和文物库房建设,并正式对外开放。
2020年8月,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申报创建第四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2020年12月,举办 “朱德与中国共产党” 学术研究专题活动;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成功创建为国家一级博物馆,朱德铜像纪念园成功创建为国家三级博物馆。
◆相关链接
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位于朱德同志的故乡四川省仪陇县马鞍镇,1978年12月13日经中共中央批准兴建,1982年8月1日落成开馆,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馆名。于2004年8月进行了改扩建,2016年对纪念馆进行了陈列改展。
纪念馆先后获得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党员干部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廉政教育基地、全国“我最向往的党史纪念地”、第十四届(2016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优胜奖、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廉政教育、国防教育和研学实践活动的重要场所。
朱德铜像纪念园:1990年5月, 中央军委决定在朱德同志的家乡仪陇老县城金城镇建塑一尊朱德铜像并修建朱德铜像纪念园。1991年7月6日朱德元帅铜像奠基,1991年11月22日铜像落成揭幕。
朱德铜像纪念园是人们瞻仰朱德铜像、学习朱德思想、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圣地。纪念园占地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朱德元帅铜像矗立在园区中央,陈列室、功勋坊、名人题词墙分布周围。铜像基座正面镌嵌着“朱德元帅”四个压金铜字。铜像背面是朱德军事生平思想陈列室,全面展示了朱德同志的战斗业绩、儒将风采、军事思想和中国革命的奋进历程。 (来源:南充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