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在举国救难“汶川大地震”北川极重灾区的“战役”中,作为邻居的安县人民不仅伸出了有力的援手,而且还作出了巨大的牺牲――永安、安昌等镇划给北川,使北川行政机构有了安身立命之所,使北川的发展有了更多资源的支撑。
安昌镇,如果从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作为安县的“新县城”(安县县城从永安迁至今安昌)算起,到2000年5月安县人民政府驻地由安昌镇迁至花荄镇,其作为县城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永安镇,东晋永和三年(347)在此设置晋兴县(今永安镇向阳村)。其后,县名或改为金山,或改为龙安,南宋宝祐三年(1255),石泉军治由石泉县(今北川禹里镇)迁至龙安县城。元中统五年(1264),升石泉军为安州,辖石泉县,属成都府路。明洪武七年(1374),降安州为安县。在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县城迁至今安昌镇前,这里一直是县城所在。
在传统的农耕社会时代,县城就是其行政区域内的政治文化中心。永安、安昌不仅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也有着灿烂的文化遗产。清代未年,这里走出过进士李岷琛。张之洞离任湖广总督时,推荐由他继任。他接替盛怀宣担任过北洋大学(天津大学)校长(1896——1903),而他的继任者是唐绍仪。他还是袁世凯创立现代警察制度的实践者。
从一个狭隘的角度来说,永安、安昌划给北川,相当于“新北川”拥有了半个安县的历史文化遗产。
前不久,一位朋友向我推荐了一篇一个在西安工作的安昌人写的文章。文章叙述了他作为安昌人、新北川人、永昌人,因行政区划调整、更名而带来“失去故乡”那种“根脉”飘忽的乡愁。这篇文章,使人感慨,令人沮丧。感慨的是,无论怎样,游子都不会忘记故乡;沮丧的是,故乡的发展变化也算巨大,为什么他们就找不到精神中那个刻骨铭心的故乡?
拥有半个老安县(县城迁至花荄的安县,2016年4月改为安州区)的历史文化遗产,却让不少“老安县人”(新北川人)没有精神家园的归宿,实在值得思考。
二
志怪龙威简,搜奇伯益经。锡圭平岳渎,沉璧奠沧溟。
高宴陪河伯,神功役巨灵。支祈淮受镇,苍水节来庭。
画篆同蝌蚪,驱龙若蝘蜓。当年留禹迹,何处访仪型。
闻道瑶华乘,曾藏岳麓庭。中天琼作柱,古洞玉为亭。
一迳通樵路,千峰削翠屏。岩空苍鼠窜,谷睹赤虬腥。
霞气生丹灶,云华翳石棂。秦封埋堕叶,汉碣委流萤。
草没文披薤,苔浓翠类蓂。兹碑信神异,历久未飘零。
碎蹙蟠螭额,完如鹤瘗铭。琅艨套粒[凤辨模形。
恐是苞符秘,弥严橐钥扄。高词镌碧嶂,闇解启丹瓶。
欲得传千本,何当勅六丁。火维持作镇,永永享咸宁。
这是清乾嘉年间顾敬恂的《读岣嵝碑》诗。杨揆在《顾斐瞻诗集小传》中说:“顾敬恂,字斐瞻,乾隆己酉拔贡生,朝考入都,未及与试而卒。” 年32岁。其友俞坊说他:“年叹颜回少, 才怜李贺奇。” 乾隆己酉,即乾隆五十四年(1789)。
杨揆(1760-1804),字同叔,号荔裳,江苏金匮(今属无锡)人。清乾隆四十五年(1789)举人,历任内阁中书,入直军机处,从福康安远征塞外,因战功赐花翎,以内阁侍读擢用,授四川川北道、四川按察使、甘肃布政使、四川布政使等官职,45岁时卒于成都。著有《桐花吟馆诗文集》、《卫藏纪闻》等。
杨揆与兄杨芳灿、弟杨英灿是当时著名的文人学士。他们的舅氏就是以顾斗光为代表的金匮顾氏家族。
后来,杨芳灿在整理顾斐瞻遗作时,写下了《禹碑追和顾斐瞻作》,诗云:
祝融峰势高峻嶒,九向九背长云縆。碑书历劫不磨灭,七十七字森锋稜。
随刊大手古神禹,明德远矣穷名称。降神石纽干父蠱,天网手挈援黎蒸。
参身洪流宿岳麓,鸟兽门户劳攀登。烈风霪雨代栉沐,智营形折疲股肱。
疏排湛滞徙郁塞,山川险阻四载乘。元夷苍水授百宝,庚辰童律备五丞。
夔魖罔象万万党,殊形诡质吁可憎。驱令绝迹远奔窜,百灵受职潇洒澄。
从此九牧衣食备,免营窟穴居巢槽。刮磨巨石纪平定,神工镵凿非人能。
文悬日月自典重,功盖寰海无誇矜。粤稽苍牙逮轩颉,圣神接踵书契兴。
苞符橐钥合宣洩,天涎文命为钦承。鉤龄玉斗表灵贶,赤珪绿字表奇征。
自然制作侔造化,卓立旷古无其朋。秦碑漠版周猎碣,俯首下视皆云仍。
火维地荒绝人迹,鸞飘凤泊埋榛艿。窅崖或有鬼神护,仄径未许猿揉陞。
退之好古未见曾,咨嗟空有涕沾膺。由来至宝不终秘,前有宛委后羽陵。
乾端坤倪忽呈露,万本榻出岩千层。沈生妙悟契真宰,丹缾梦授神所凭。
豁如金篦刮眼膜,照耀暗室燃明灯。乃知虫书鸟篆体制别,破坏古法嗤斯冰。
惜哉雌雄鼎鬲沦泗水,龙齿啮断黄金绳。真灵玄要亦未睹,石室永閟南和缯。
安得龙威丈人尽搜取,坐使光价百倍增?虎头南游得此本,不负梯山栈谷行擔簦。
蛟螭满幅岌飞动,芒焰作作空中腾。只愁轰雷掣电破斋壁,亟命什袭藏籝縢。
杨芳灿(1754-1816),字才叔,号蓉裳,江苏金匮县(今无锡)人,乾隆四十二年丁酉(1777)拔贡,由拔贡应廷试,得补甘肃伏羌县知县。以功擢知灵州,官灵州知州,因回避被授甘肃布政使的弟弟杨揆,改任户部员外郎。随后,丁母忧,因贫,鬻书以归。尝主讲衢州正谊书院、杭州诂经精舍、锦江书院,应邀编修《四川通志》。著有《翼率斋稿》十二卷、《芙蓉山馆诗词稿》十四卷及骈体文八卷。与吴锡麒、洪亮吉、孙星衍、顾敏恒齐名,袁枚《仿元遗山论诗》说:“常州星象聚文昌,洪顾孙杨各擅场。”
杨芳灿是清嘉庆版《四川通志》主要的编纂者。在《禹碑追和顾斐瞻作》“降神石纽干父蠱,天网手挈援黎蒸”句“石纽”下,杨芳灿特别加注“地名”。
那么,杨芳灿所说的石纽在什么地方呢?在他编修的《四川通志·舆地》石泉县下说:“石纽山,在县南一里,有二石结纽。每冬月霜晨有白毫自石纽出射云霄。山麓有大禹庙。《名胜志》、《帝王世纪》以为鲧纳有莘氏,胸臆坼而生禹于石纽,郡人以禹六月六日生。是日,熏修祼享,岁以为常。”这里的人以六月六日为大禹的生日,并在这天用香酒等礼仪祭祀大禹已是一种习俗。什么是习俗?就是已经深入骨髓、世代传承的一种精神,成为当地族群精神文化的核心。
石纽之名的由来,二石纽结不过是望文生义而已。它应当来源于古氐羌词汇的汉字记音,本义应是“祖先出生的圣地”。
汉元鼎六年(前111),汉武帝立汶山郡时,在石纽设广柔县,治所就在石纽山麓的今禹里镇。后来的历史舆地学家,由于缺乏实地考证,把广柔县治所“搬”到了今汶川或理县境,由此导致广柔、石纽的地理方位错讹纷纭,以至明嘉靖、万历《四川总志》和清代的几部《四川通志》,都在汶川县下“空挂”一个“石纽村”,至于这个“石纽村”在什么地方,却没有给出一个确切的地理位置。汶川县的“石纽村”,要到清嘉庆年间才由知县李锡书“定”在今天的飞沙关,并留下“石纽山”题刻予以强化。
三
杨芳灿的弟弟杨英灿曾任安县知县。
杨英灿,字文叔,一字萝裳。芳灿弟。国子生,官四川安县知县、松潘同知。《锡山书目考》云:杨英灿,鸿观叔子。字文叔,一字萝裳。国子生,四川松蕃(潘)同知。生戊子,卒年六十。有《听雨吟馆诗稿》一卷、《听雨小楼词稿》二卷。
清同治《安县志·职官》载:“杨英灿,江苏金匮县人,由监生捐县丞,加捐知县。十三年,峨边军营保奏,十六年闰三月题补,八月十三日之任。” 清嘉庆十三年(1808)获保奏,十六年(1811)八月任安县知县,任上主持编修《安县志》。嘉庆十八年(1813),杨英灿所撰《圣果寺大安堡记》收录在同治三年刊印的《安县志》中。
杨英灿娶妻吴氏,《杨蓉裳先生年谱》“乾隆五十三年戊申,三十六”下云:“九月,三弟回锡就婚。”又次年“三十七岁”下云:“五月,三弟偕弟妇吴孺人至署。一堂侍奉,妯娌敦睦,慈颜大悦。”
《芙蓉山馆全集》附录陈用光所撰杨芳灿墓志铭说:杨芳灿“最后入蜀修《四川通志》,主锦江书院山长。乙亥冬,省弟于安县。十二月二十一日以疾卒于安县署中。距生乾隆十八年十二月十八日,享年六十三。”
四
禹迹遍天下,石纽在北川。这是北川最基本、最大的文化自信。如果失去了这个精神和文化的核心,不知道还有什么?
(2021年1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