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0557|评论: 19

[文学.历史] 浅谈贾府中的典型婚姻关系 ——辛夷读红楼梦

[复制链接]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8年优秀版主 2020年优秀版主 2024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21-1-7 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浅谈贾府中的典型婚姻关系
——辛夷读红楼梦
文/sunfly辛夷



     读罢《红楼梦》,可能最让人理解不了的就是为何贾宝玉这样含着玉石出生的人生赢家非要决绝出家?他既娶了美貌端庄、知书达礼、温婉贤淑的大家闺秀薛宝钗为妻,又有知冷知热、美丽可人的丫头们围在身边全天候小心翼翼伺候,还高中举人,真真是大好前程摆在眼前!为何却不懂得珍惜?偏偏要看破红尘?这里其实涉及到了宝玉的精神境界与内心坚持与当时社会普遍观念的剧烈价值观碰撞。这里就来谈下贾府中一些典型的婚姻关系。

      第一类婚姻关系:相知相爱、灵魂伴侣,比如贾宝玉与林黛玉。如果把婚姻比作一辆马车,那么夫妻双方就是拉着马车前行的两匹马。漫漫人生路,家庭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一旦进入婚姻就要背负起家庭的所有责任,这副担子,犹如马车架在婚姻中男女双方的背上。路遥需马力,这两匹马能不能长久的保持默契与同步?能不能共同成长?有没有共同语言?能否相看两不厌?这是很考验人的。这就涉及到了婚姻的重要组成因素——爱情了。如果宝玉迎娶的是黛玉,那么他们两人的人生都将改写。


      首先,黛玉的身体会逐渐康复。黛玉的身体一直不见好,其中有很大的原因是心病,她深爱贾宝玉,痴情,专情。一直幻想可以嫁给宝玉为妻,但因为家道中落,属于寄人篱下,虽谈不上孤苦无依,但因上无父母旁无兄姊,内心一直凄凉,宝玉是她唯一的希望,如果不能嫁给他,或者让她嫁到贾府外,对她而言,真不如死了的好。第五十七回借紫鹃的话道了出来:替你愁这几年了,无父母无兄弟,谁是知疼知热的人?早儿老太太还明白硬朗的时节,作定了大事要紧,,,公子王孙虽多,那一个不是三房五妾,今儿朝东,明儿朝西?娶一个天仙来,也不过三夜五夕,也丢在脖子后头了,甚至于为妾为丫头反目成仇的。若娘家有人有势些的还好些,若是姑娘这这样的人,有老太太一日还好一日,若没了老太太,也只是凭人去欺负了,,,岂不闻俗语说:“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从紫鹃的话中我们不难看出林黛玉的担忧:


      其一,她和宝玉是心心相印的知己,比万两黄金还难的知己。出了贾府再无可能找到第二个。所以在乎,珍惜。黛玉和大观园所有的姐妹都不同,作为红楼梦中的第一才女,她和其他女子最大的区别就是对伴侣的精神契合要求极高“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那种相互懂得是她最为看重的。这种情况在张爱玲身上也有体现。被胡兰成的多情伤害后,张爱玲嫁给了比自己年长得多的赖雅,赖雅去世后干脆离群索居,再不像年轻时奢华讲究,因为她已明白,钱财终究不能取代她的遗憾。另外,宝玉自幼与黛玉一块长大,她的缺点优点宝玉是都知道的,处处让着她,惯着她的小性子,知冷着热,天下再没有第二个。


      其二,公子王孙虽多,但在当时的情况下,无一例外不是三妻四妾,就算是娶到了天仙,那也不过是三五朝的情分,日子久了,就丢在脖子后了。先例到处可见,薛蟠,贾赦,贾珍,贾琏,案例太多,惨不忍睹。包括后来逐一嫁出府去的大观园姐妹,先是迎春遇厚颜无耻之好色恶徒惨死,探春到了远嫁天涯海角,湘云终日以泪洗面,结局大致相同,所嫁非人者众。


      其三,娘家人无权无势。本没了父母,贾母会老去,以后谁又能替她出头呢?加上自己性情孤傲,倔强,刚烈,遇事不会轻易低头,被冷遇被欺负是大概率事件。


      就因为这样大的心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宝玉的婚事变成了上天对她命运的裁决书,如果能与宝玉成亲,她尚可活,还会活得更好;如果不能,亦或是让她嫁出去,结局大家皆已知晓。


       因自内心在乎,导致黛玉平日里充满患得患失的焦虑与不安。要是宝玉迎娶了黛玉,她的心病随之即祛除。心病既已祛,首则不会日日忧心忡忡,夜夜担惊受怕。随着悉心调理,她的心、肺、肝都会慢慢好起来;她的睡眠也会因为安全感而慢慢平复。肺主肠,原来肺弱,肠胃功能弱,营养吸收功能差,一旦肺好起来,肠胃功能渐复,活力与元气也将慢慢修复。爱情的力量是惊人的,英国女诗人伊丽莎白•芭蕾特•勃朗宁,就是写出了著名的《葡萄牙人的十四行诗集》特别是《How do I love thee(我是怎样的爱你)》的女诗人,15岁时,不幸骑马跌损了脊椎,长期卧病在床,在病床上渡过了近半生的时间。在遇到罗伯特后,在他的爱与鼓励下,创造出生命的奇迹,在病床上躺了24年的伊丽莎白可以自己走到大街上了。所以,不难相信,嫁给宝玉的黛玉也会慢慢的恢复健康,心地渐寛,饭量渐涨,同时,因了与宝玉琴瑟和鸣,还能创作出更多更好的诗词作品。
   
      当然,所谓专家请别提什么这是在封建大家族,身不由己,黛玉要是嫁给宝玉会完全适应不了。也别提什么和王夫人、凤姐搞不好关系,嫁给宝玉只会痛苦多于幸福。长年寄人篱下,自幼长于斯,以她的天资聪颖,这些做给人看的封建礼节,妯娌关系她当然不会那么擅长,但做做样子是肯定会的。要不然不白在贾府呆那么久了么?只不过不是那么八面玲珑罢了。她肯定会比一般人自我,甚至会我行我素,不给一些人颜面,但大的礼仪,大方向绝对错不了,毕竟是大家闺秀,只看光听也早知道那些个劳什子规矩、礼数、门面。如果人们觉得黛玉太娇贵,根本做不到,那就是大错特错,也太小看了林黛玉了。一个只看重感情的人,命都在所不惜,还会怕这些个繁文缛节吗?她甚至也可以学李纨,深居简出,尽量躲着就是了。


      其次,宝玉定不会看破红尘,了却尘缘。第七十八回如是记:自王夫人抄检大观园后,宝玉悲感司棋、入画、芳官等无奈离去,晴雯含恨而死,宝钗搬离,大约园中之人不久就要散的了,当时就曾想过要和黛玉、袭人只二三人同死同归。若宝玉娶了黛玉,世间最美的事情就已经发生了,他绝不会弃林妹妹而不顾转而抛却红尘,相反,林妹妹就是他在人间最美的红尘。当然,贾府该倒的大树还是会倒,大家族必定分家为小家庭。为了心心念念的林妹妹能够调养身体,吃得起燕窝,买得起人参,宝玉会做出人生最重大的改变:暂时不看制诗的书,转而看考学的书,他需要功名,需要前程,需要养家,这个时候,他就变成了一个有担当的男人,因为他别无选择,只能往前。以宝玉的天生灵气外加聪颖与执着,考取功名根本就难不倒他,能难倒他的则是他内心愿不愿意的问题。世上只有一个人能让他愿意自我转变:林黛玉。
   
      很多读者会说,切!宝玉讨厌科举,讨厌做官,讨厌仕途,只喜欢扎在脂粉堆,宝钗那么苦劝他都听不进去,他怎么可能改变?错!那得看先决条件,是他自己愿意的转变还是别人强迫的转变。如果是宝钗让他转变,那么,好,以宝玉的叛逆,这个时候他的内心会固执的要做自己,越逼迫越不愿改变自己。为了有所交代,先考取功名,光耀门楣,再远离尘世,做个了无牵挂的出家人。但要是他自己愿意的就大不同了,他愿意付出努力,哪怕不是那么喜欢的,但他知道,未来有林妹妹与他与共,有了前程林妹妹才能活得好些,他会去付出的,就算不喜欢那些个官场的尔虞我诈,黑白颠倒,也可以洁身自好,像他父亲一样做个好官。他会努力好好活着,为了他爱的人。闲暇时和林妹妹吟诗作对,探讨诗歌,探讨佛偈,明心见性,听她抚琴,春天与她赏花,秋天共她赏月。为了这些美好,他愿意做出必要的努力与改变。别问为什么,因为爱!他不会舍得林妹妹没钱看病吃药,就这么简单。


      宝玉对黛玉不仅仅是爱,还有敬,这在当时的社会价值体系中是极为难得的事。不管贾母、王夫人等社会正统观念怎么评价宝玉“天下无能第一,世间不肖无双”,不管贾政表面怎样的对这个儿子“恨铁不成钢”黛玉都没改变过她的执着,始终深爱宝玉,理解宝玉,所以黛玉是宝玉唯一的知己,同样,不管别人眼里怎么看待黛玉“目无下尘,孤高自许”,病怏怏的爱哭鼻子,宝玉始终把她视为最重要的人。


     宝钗根本无法取代黛玉,因为这里涉及到了灵魂之爱与肉体之爱的区别。前者可轻易取代后者,后者却不能取代前者。在《霍乱时期的爱情》中,具有诗书气质的男主阿里萨为了等到心中的心魂挚爱初恋费尔明娜,历尽五十一年九个月零四天年时间跨越,直到两人都七十多岁了才终于走到一起。大才子纳兰容若,以他的才学、身份、家族,什么样的贵族小姐娶不到?还是无奈地写出了悲凉透骨的《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谁念西风独自凉? 萧萧黄叶闭疏窗。
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
当时只道是寻常。


当然,这样的婚姻关系境界太高,导致数量太少,现实中更是基本没有。


      第二类婚姻关系:门当户对、男才女貌,也被父母看好,比如贾宝玉与薛宝钗。这样的婚姻关系最满意最高兴的不是夫妻双方,而是双方父母。大家也都看到了,婚后,他俩的沟通交流其实很有问题。宝钗有点心急,想要改变宝玉,一有机会就用话箴规,初心当然是好的,但宝玉却是觉得谈话甚不投机,不愿和她多言。这样的关系宝玉不能适应,勉为改变,但也对婚姻再无好感。应了第百十八回宝钗所言“但能博得一第,便是从此而止,也不枉天恩祖德了”先考中功名,再离家出尘,让你反应不过来,猛惊掉下巴!从宝玉与宝钗的相处模式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几大问题:


      其一:宝玉其实并不是宝钗心中的最理想的夫婿。在宝钗心中,男儿最基本得有男儿志气。本来,也许,她是可以嫁到皇宫内当妃的,现在嫁给宝玉,多少自降了身价,金子得用金子换,玉也得是良玉,至少,他必须得像个人才行。眼见着一大家子口齿,都要吃饭呢,宝玉却沉湎于儿女私情。第百零九回“兰儿自送殡回来,虽不上学,闻得日夜攻克。他是老太太的重孙。老太太素来望你成人,老爷为你日夜焦心,你为闲情痴意糟蹋自己,我们守着你如何是个结果!”在宝钗心里,宝玉不甚靠谱,至少宝玉要像贾兰那样用功,才是正道。这是可以理解的,她也没有办法啊,为了以后也为了终身着想,她要改造他,让他符合自己的期盼与要求,只是每每选择的角度都是从老太太、老爷、夫人的角度,殊不知,贾宝玉从来把这些个满口仁义、道德、礼法视为人性的枷锁,他要反叛的牢笼枷锁,尊重人性,欣赏生命之美好,努力给生命予(特别是女子的)尊严与自由,是他所追求的。


      其二:宝玉与宝钗没有什么共同语言。贾宝玉是叛逆的,厌恶封建礼法,最是讨厌满口仕途经济,内里贪婪无度的伪道学先生,认为大凡一个人总不要酸文假醋才好。第百零九回宝钗说“可又来,老爷太太原为是要你成人,接续祖宗遗绪。你只是执迷不悟,如何是好。”让宝玉听了极不顺耳,话不投机。平时宝玉一旦随意说起什么话总是被宝钗找他言语中不自觉流露出的疏漏毛病,要么被规劝,基本感觉就是班主任对学生的严格要求。那种严厉,怎么觉着活像学校里教导主任的感觉。黛玉和她的不同就在于她不勉强宝玉,不会训导他,而是用爱的方式,潜移默化,内在激励,这才是宝玉可以接受的。


      其三:宝玉与宝钗的内心隔得很远,根本谈不上两颗心的亲昵亲近。知道有个黛玉在宝玉心中,宝钗也想过对症下药,用痴心治痴病,并且想过设法将宝玉的心意挪移过来。也曾用心假以词色,使得稍觉亲近,但最终还是被她自己长年形成的人格与教养占据了主导,始终克己守礼,活像另一个王夫人。这样的宝钗是王夫人喜欢的,却不是宝玉喜欢的,导致宝玉慢慢逃避,找不到和林妹妹在一起时那种被尊重理解欣赏的感觉,更谈不上爱的感觉。宝钗想改变宝玉的方式是非常强势与失败的,使得她永远也没有办法靠近宝玉的内心,连他隐藏的心门在哪里都不知道,更遑论打开?


      可以看出,宝钗更在乎她在贾府上下的口碑,更在乎王夫人这个婆婆对她的评价,以及二奶奶的职位,并不在乎宝玉的内心,也根本爱不上。林黛玉恰和她相反,除了宝玉这个人,贾府的光环她一丁点也不在乎,未来贾宝玉是否有光宗耀祖的前程她也不在乎,是否家财万贯更不在乎。但是,话又说回来,以她的眼光,宝玉的资质灵气,贾府的几代积累,如果她想要这些虚名,宝玉为她取得那些外在的虚荣根本不是难事好吧!


      贾宝玉在黛玉仙逝后本就悲痛欲绝,仿佛前路已没有任何留念;加上迎春惨死,探春远嫁,晴雯羞忿而死,湘云悲惨,妙玉被劫,一件件一桩桩让他长久以来独自开创的精神世界轰然倒塌,本想着还有宝钗、袭人可以陪伴自己,勉强坚持下来,却不想不料宝钗一步入婚姻也变了,变得他都不认识了。
为什么童话故事的结局都是王子与公主举办了盛大的婚礼然后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因为不敢再往下写了。这样的情况最著名的就是查尔斯王子和戴安娜王妃。大家都喜欢戴安娜王妃,我也喜欢,英格兰玫瑰,光听名字都能闻到玫瑰浓浓的芬芳,美丽,高贵,简直不要太完美。这样的王子与公主是不是该过得非常幸福?真实的情况却很打脸:内心的距离相去甚远,什么样的光环也弥补不了。


      宝玉宝钗这样的婚姻关系在现实中很常见,如果宝玉先前没有遇到黛玉,婚后能努力试图与宝钗相磨合,脱去幻想,归于现实,他们其实也能过得下去。只是会渐渐减少自我,他会变成贾政,宝钗会变成王夫人,当然,因为他们都读书多,有文化,还是会比贾政与王夫人融洽,只是,不再是最初的宝玉了而已。


       第三类婚姻关系:中年婚姻,渐生嫌隙,没有话说、渐行渐远,变成了同事,熟悉的陌生人,比如贾政与王夫人。缺少交流,更缺少感情,这样的婚姻名存实亡不过是空壳罢了。想来,贾政在婚姻大事上,比他的儿子贾宝玉还要叛逆。贾宝玉其实骨子里最像他的父亲贾政,贾政看似迂腐呆板,如:道学“少不得规以正路”,其实天性诗酒风流,第七十八回“然起初天性是个诗酒放诞之人”的。在诗礼簪缨家族长大,又有贾母这样开明豁达的母亲,虽然在大家族里必须时端着自己的身份,私下里,最喜欢的还是谈论诗词文章,第十七回大观园工程告峻,需要提写对联牌匾,当时就非常欣赏宝玉的机敏灵动,只未曾明说,暗暗在心里得意。第七十八回如是记:彼时贾政正与众幕友们谈论寻秋之胜,最是千古佳谈“风流隽逸,忠义慷慨”,命宝玉、贾兰、贾环为“姽婳将军”林四娘题词,非常直白地指出了贾环、贾兰二人才思滞钝,不及宝玉空灵娟逸,每作诗如八股之法,未免拘板庸涉。而宝玉虽不算是个读书人,然亏他天性聪明,独具风流。这说明什么,贾政懂得这个儿子的好,为什么懂得,还不是因为宝玉就是曾经年轻时的自己,风流隽逸是贾政所看重的,也是内心中藏着的贾政。他无法对王夫人产生感情,是有原因的:

       其一:王夫人拘泥古板到缺少人情味。捍卫封建大礼,没有悲悯,没有思想,甚至不如贾母懂得自己的儿子宝玉。因了被人撺掇,害怕影响儿子贾宝玉的名声,不问青红皂白,大下重手,抄捡大观园,致晴雯斥逐羞忿而死,既和儿子疏远了,也和贾政更疏远了。第七十八回,晴雯咽气归仙芙蓉花神,王夫人心虚,回禀贾母,谎称晴雯不仅懒还得了女儿痨。晴雯本是贾母按照“贤妻美妾”的标准专门为宝玉挑选的将来的妾室,书中如是记:贾母言“但晴雯那丫头我看她甚好,,,这些丫头的模样爽利言谈针线多不及她,将来只他还可以给宝玉使得”。比起贾母的豁达开明,王夫人差的不是一两个等级,是天远。平心而论,贾母是会看人的,对晴雯的评论也还公道,王夫人就差远了去了,她最喜袭人的“沉重知大礼,行事大方,心地老实,凡宝玉十分胡闹的事,他只有死劝的。”符合王夫人的人生信条与价值观。贾母答“袭人本来从小儿不言不语,我只说他是没嘴的葫芦,,,而且你这不说明与宝玉的主意更好,且大家别提这事,只是心里知道罢了,我深知宝玉将来也是个不听妻妾劝的,,,只他这种待丫头们好却是难得”贾母对宝玉的了解与欣赏也是源于自己的价值观。晴雯死后,贾宝玉因为这件事与王夫人渐生裂痕,贾政却认为宝玉“也还不算十分玷辱了祖宗”,父子间渐渐产生了了解与沟通。


       其二: 双方不仅文化差异大,内心差异更大。贾政心中是诗和远方,王夫人心中是物质实用性,且不管是人是物。王夫人“不大说话,木头似的”,无趣乏味。刚才我们已经知道,贾政喜欢诗词,王夫人呢?读书少,不懂,完全没办法说去。王夫人自始至终没有喜欢黛玉的原因就是,她认为女儿家“纺绩针黹”是本等,因而最为欣赏和她相似的袭人、宝钗(此二人皆具实用性),贾母、贾政、宝玉则刚好相反,他们认为这类人是“没嘴的葫芦”,毫无生命趣味可言,贾政、宝玉、都更欣赏林黛玉的诗词才华(诗和远方),包括已故的林如海,肯定也是极为欣赏林黛玉的母亲贾敏的,他们才是一类人。
其三:双方对子女的教育及终生大事上产生重大分歧,不可调和。
王夫人初嫁到贾府时,应该是和贾政关系和睦的,个性也爽朗、温和,但是因为身在封建大家族,人际关系复杂,她为了适应这个身份,
慢慢变得对外明哲保身,对内极端严格教育子女。在她的严教下,确实培养出了非常优秀的贾珠、贾元春,也因过于严格,贾珠早逝,留下一双孤儿寡母;贾元春一入宫门深似海,愤恨父母当初为她做的选择;对贾宝玉又反着来,溺爱无度。在宝玉的婚姻大事上偏向于娘家人薛宝钗,这些都导致了贾政的不满。


     其四:贾政找了个最不着调的赵姨娘作妾,既是消解自己的人生,也是无言的叛逆。所有人都不明白贾政咋能看上赵姨娘,这不明显吗?和宝玉一样的。没有得到理想的婚姻,干脆再找个四不挂五的,看你们能怎么着?你们都不喜欢?好,他贾政喜欢!但赵姨娘虽不受人待见,也是有她的独到之处的。她虽则出身背景不好,来自农村,未读过多少书,说话间多有脏话,言谈甚粗鄙,完全没文化,但很真实,不虚伪,有什么就说什么,没有多少城府。贾政在外做官压力是非常大的,每每回到家中,想要放松一下,安静一下,面对严厉的王夫人,还要讨论家中的收入花销、家族利益等问题,简直感觉比当差还累。所以他宁愿去和那啥都不懂,只知道争点蝇头小利的赵姨娘说话。在贾政眼中人与人没有那么多的封建等级区别,和他的儿子宝玉别无二致。


      当然,为了家族正常管理运行,加上王夫人的家兄王子腾的原因,贾政不会和王夫人翻脸,会尽量和她搞好关系。所以,到最后,贾政与王夫人,就变成了非常默契的工作搭档,在管理封建大家族一应事物中,各自发挥所长,他去做他的官,不理繁琐家务;王夫人做她的当家夫人,贾府经理人,王熙凤做执行经理人,大家有事说事,非常客气,属于非常好的同事关系。


      这样的婚姻关系在现实中更是普遍,多少婚姻,多少夫妻,特别是人到中年后,皆是败给了这四个字:无话可说。当然,这样的情况基本是在家中,外人无从知晓,在外面该做的样子还是会做给外人看的。


     第四类婚姻关系:女强男弱,情感尽失,没有爱只有恨,这样的搭配属于王熙凤与贾琏。是的,王熙凤在前。女方在管理水平,人际关系的斡旋上,能力远超于男方,比男子更男子,双方实力悬殊,导致贾琏这样还算比较能干的男子都找不到存在感,加之本性就和贾赦、贾珍等类似,频繁、屡屡到外去寻找存在感。平心而论,王熙凤是爱贾琏的,她的种种醋意,闹腾,伤心,手段,都是她爱贾琏的证明。但也因为说话过于强势,做法过于强硬,手段也过于歹毒,一而再再而三,导致贾琏对她没有了爱,到后来不仅夫妻情分尽失,还逐渐变成了厌恶与恨。


      第五类婚姻关系:相互利用、各取所需、毫不对等、尊严尽失,比如贾赦和邢夫人。在贾赦面前,夫人只知顺承自保,毫无尊严,就为了可以婪取财物。帮着贾赦收了无数丫鬟做妾室,还帮他去打鸳鸯的主意,为了让鸳鸯点头同意,甚至去找王熙凤想法子,人格尊严尽失。


    归根结底,为何红楼梦或现实中的婚姻都如此不容易?精神层次千差万别,有人更关注诗词等形而上的无用之物,有人则关注功名利禄等形而下的有用之器,都没对错,但也就此形成了人与人之间巨大的区别,有时人与人的内在区别竟可大到如天堑鸿沟无法跨越,这也是人会感到孤独的原因。


    千古一部红楼梦,字字珠肌,句句生香,一步三叹也!爱在这里,恨也在这里!俗人白丁在这里,世外高人也在这里!就看你怎么读了。







165538iihmgo4h7oohvu54.jpg



165537nqajs0wqh72dz3za.jpg

往期推荐

【辛夷读红楼梦】说说黛玉的小心思及黛玉与宝钗的诗词才情
https://www.mala.cn/thread-16031222-1-1.html
(出处: 麻辣社区)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84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参与人数 4 小米椒 +60 收起 理由
布日哥德 + 10
艾亭yy + 10
fw5086 + 10
古堰行舟 + 30

查看全部评分

2023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21-1-7 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辛夷的这篇文章深度剖析了《红楼梦》中具有典型意义的几种婚姻关系:一、相爱相知,灵魂伴侣;二、门当户对,郎才女貌;三、形式婚姻,同床异梦;四、强弱分明,地位悬殊;五、相互利用,各取所需。个人认为,除了深读原著,把握人物生活脉胳、轨迹,乃至内心世界、心理活动而外,还要站在历史的角度,跳出原著,结合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理性的看待、分析,才能写出这样一篇佳作。第二,对名著当中各种婚姻关系的解读,也具有现实的意义。放眼一看当下的社会,何不是类似的关系的折射。我觉得辛夷把婚姻比喻成一架马车,夫妻是一对拉车的马,这真是太生动、太形象了。如果两匹马不般配,或一老一小、身形悬殊,或各自为政、南辕北辙,或步调相左、互不买帐,可想而知,这架马车会是什么样的一种状态。最重要的一点,婚姻中最重要的是感情,感情是钱所买不来的,也是其他东西交换不来的。认识到这一点,那么对于《红楼梦》各人物在婚姻当中的结局就会比较容易的理解了。总之,摆正了三观,认识到婚姻关系中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夫妻志同道合,哪怕偶尔也有拌嘴,这才算是完美的婚姻。

发表于 2021-1-7 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美版才女!谢谢分享!

2017年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6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21-1-7 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红学”评论家。厉害!

发表于 2021-1-7 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厚积有见解,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9年优秀版主 2023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21-1-7 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了!美版才女一枚!剖析到位,欣赏点赞!加分支持!
发表于 2021-1-8 01:10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1-1-8 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sunfly
链接:https://www.mala.cn/thread-16075388-1-1.html
来源:麻辣社区  - 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一、相爱相知,灵魂伴侣;二、门当户对,郎才女貌;三、形式婚姻,同床异梦;四、强弱分明,地位悬殊;五、相互利用,各取所需。

发表于 2021-1-8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相爱相知,灵魂伴侣;二、门当户对,郎才女貌;三、形式婚姻,同床异梦;四、强弱分明,地位悬殊;五、相互利用,各取所需。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8年优秀版主 2020年优秀版主 2024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21-1-8 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fw5086 发表于 2021-1-7 18:03
辛夷的这篇文章深度剖析了《红楼梦》中具有典型意义的几种婚姻关系:一、相爱相知,灵魂伴侣;二、门当户对 ...

谢谢FW5086老师的深度解读与评论!!!有大家的支持鼓励我有了继续写作的动力!!!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8年优秀版主 2020年优秀版主 2024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21-1-8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yang山溪 发表于 2021-1-7 19:31
美版才女!谢谢分享!

谢谢山溪大姐鼓励支持!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8年优秀版主 2020年优秀版主 2024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21-1-8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长风abc 发表于 2021-1-7 19:40
“红学”评论家。厉害!

谢谢风版鼓励支持!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8年优秀版主 2020年优秀版主 2024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21-1-8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颠老鼓励支持!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8年优秀版主 2020年优秀版主 2024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21-1-8 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古堰行舟 发表于 2021-1-7 22:48
拜读了!美版才女一枚!剖析到位,欣赏点赞!加分支持!

谢谢古版鼓励支持!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8年优秀版主 2020年优秀版主 2024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21-1-8 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蜀西小鱼儿 发表于 2021-1-8 01:10
剖析详细,可圈可点,为您点赞!

谢谢鱼儿老师鼓励支持!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8年优秀版主 2020年优秀版主 2024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21-1-8 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麻辣小记 发表于 2021-1-8 11:29
一、相爱相知,灵魂伴侣;二、门当户对,郎才女貌;三、形式婚姻,同床异梦;四、强弱分明,地位悬殊;五 ...

谢谢麻辣小记同学的鼓励支持!欢迎你发帖交流!

发表于 2021-1-8 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厉害厉害,膜拜膜拜!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8年优秀版主 2020年优秀版主 2024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 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艾亭yy 发表于 2021-1-8 20:22
厉害厉害,膜拜膜拜!

谢谢艾亭老师鼓励!

2022年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发表于 2021-1-20 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博大精深,有着宏大的文化视野。美版归纳贾府的典型婚姻关系既是当时的生活写照,也让我们联想到了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精神境界也有了升华。

原来王子和公主的故事都是以结婚了为结束,是继续写不下去了。呵呵真是这道理。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