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同意设立川渝高竹新区的批复。根据重庆市、四川省政府批复,两地发改委共同印发了《川渝高竹新区总体方案》。这意味着,两地从省级层面完成了川渝高竹新区规划建设的顶层设计,川渝高竹新区成为川渝两省市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率先启动建设的唯一一个跨省际共建新区。新年伊始,位于川渝高竹新区的四川创能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就捷报再传,继公司去年面对疫情冲击、克服困难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后,公司最新汽车横梁产品首批订单正在抓紧上车,即将交付给客户。 作为一家年产汽车冲压件100万件以上的规上企业,川渝高竹新区获批成立,增强了企业发展信心,也将为企业拓展出四川和重庆更大的市场空间。在川渝高竹新区内,除了已经建好投产的企业一片忙碌外,更多的是工地上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在新区核心区域的西部模具城在建项目,占地面积约1000亩,第一期建筑面积约18万亩,自去年底两栋厂房交付企业后,目前7栋厂房正抓紧建设,川渝高竹新区设立释放出的积极信号,让施工方吃下了一颗“定心丸”。《川渝高竹新区总体方案》制定了新区2025年、2030年、2035年的“路线图”,同时明确了功能布局:先进制造业集聚地、都市近郊现代农业基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城、康养休闲度假带的“两地一城一带”空间布局。如何实现这样的愿景,事实上,广安市与渝北区已于去年抽调近百名人员组建新区临时党委和筹备工作委员会,高竹新区正迈开“一三五”的步伐:一年起步,筹建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组建开发建设集团公司,编制发展规划等;三年打基础,完善基础设施,健全公共服务,推进重点产业;五年大发展,城市形态初步形成,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基础设施内敛外畅,现代产业加速集聚等。 根据批复,新区规划范围包括重庆市渝北区茨竹镇、大湾镇的部分行政区域和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高滩镇、坛同镇的部分行政区域,总面积262平方公里,其中涉及渝北区124平方公里、邻水县138平方公里。批复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和“一体化”发展理念,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治理,在一体规划、设施互联、产业共兴、园区共建、生态共治、城乡融合、服务便利、政策协调、利益共享等方面率先突破。批复要求,积极探索与现行管理体制协调、联动的管理方式和运行机制。作为首个川渝两地携手共建的新区,高竹新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用意,还在于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打造样本”,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尤其是毗邻地区在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跨省域一体化发展方面,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一条路子。新近获批的川渝高竹新区在2021年,已然迈开坚实的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