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陕州地坑院, 不得不先说它的“十大碗”加穿山灶,这是在美食节目上知晓的,所以当时甚是好奇。起十碗席就不得不说这个十碗席是怎么做出来的,要想做好十碗席这个炉灶非常的重要,当然厨师的手艺也必须是一等一的好。十碗席必须是要在穿山灶上来完成,这样做出来的菜味才会更浓郁醇厚。 因为对美食的感叹,而由此引发对陕州地坑院的好奇,这个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的地坑院,着实与过去认知中的住房完全不一样。作为一种古老而神奇的民居样式,地坑院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它是全国乃至世界唯一的地下古民居建筑,也是我国特有的四大古民居建筑之一。 在导游的讲解和带领下,依次进入村内,只闻人言笑语,鸡鸣犬吠,却不见村舍房屋,迅速体会到“进村不见人,见树不见村”的道理,由此地坑院也被誉为“地平线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 在导游的讲解下,知晓了地坑院一般是在平地开挖6--7米的四方深坑 ,根据阴阳八卦布局,然后在坑的四面凿挖8--12孔窑洞,供人畜使用。其一般分为主人的居室、客人的居室,另外是厨房、厕所、鸡舍、畜圏、粮仓等,布局合理、井井有条。为排水方便,院内挖有渗水井,用于蓄积雨水和排污水。看到考虑如此之全面,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而院内栽树也是很有讲究的,一般栽有石榴树,寓意多子多福,当地有“前梨树、后榆树、当院栽棵石榴树”的谚语。 在每个坑院内都展示了民俗表演与非遗,如捶草印花、陕州剪纸、锣鼓书、澄泥砚、木偶戏、皮影戏、糖画、红歌表演、陕州特色婚俗表演等, 我倒是认真的看了穿山灶,一种很有特色的炉灶,也是地坑院特有炉灶,灶呈斜坡状依次向上,灶心相通,根据热气往上走的原理,依次开九个灶孔,可以同时放置九个锅,往上炉温逐减,可根据火候烹饪地坑院的特色美食"十碗席"。穿山灶的第一个火最旺,适合蒸煮,随着火力的逐步减弱,依次为炖、闷、保温的功能。据了解,吃十大碗如今会在春节的时候举行,有机会来品尝一下如四川蒸菜般以的十大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