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191|评论: 0

【奋斗】陈明:做残疾人事业的有心人 以干事热心换残疾群体安心

[复制链接]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21-1-22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截至2020年末,竹篙镇镇域共有3131名残疾人,残疾人人均政策资金享受面超60%……”这一串关乎成都市金堂县竹篙全镇残疾人的重点数据,已经烂熟于陈明的心中,甚至,近一半残疾人的具体情况,他都能说出一二。

  7年沉心在竹篙的关心关爱残疾人事业中,陈明与镇上的残疾群体逐渐变成了“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关系。“老陈、小陈、陈大哥……”陈明说,在残疾群体的口中,他有很多昵称,每一个都是大家对他工作的肯定。

  实心干事他扎根基层残疾人事业七载有余

  “因为感同身受,所以更有责任、更有动力。”谈及为何一心扑在基层残疾人事务上时,陈明告诉记者,他也是躯体障碍者,深知残疾人的内心苦楚与生活困难,因此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奉献力量,用实际行动帮助残疾群众,他觉得这是责任,也是内心追求。

微信图片_20210122105213.jpg

  “刚接触残疾人事务时,我也是两眼一抹黑,什么都不清楚,但从一开始,我就没想过放弃,因为镇上还有很多身体残疾的人需要我的帮助,不能让他们身残心也寒了。”回忆起2014年全县首次开展资助重度残疾人参加养老保险工作,面对时间紧、任务重、政策性强的困难,陈明至今记忆犹新。那时候刚当上残联专干,除了吃透政策文件办好业务外,还要深入重度残疾人家庭宣传相关养老保险资助政策,广泛动员和组织全镇符合条件的超年龄重度残疾老人参加养老保险,他和同事走村入户是家常便饭。

  “凉水井村79岁的精神二级残疾老人邓翠英原系在册低保对象,为让她享受到更好的政策,我和同事、村组干部多次到她家里给家属做工作动员参保,但她家人始终未同意,在多次走访以及看到政策落实后,老人最终参保了。”陈明说,目前老人每月可以领取养老金1707元。在陈明和同事的努力下,竹篙镇超龄重度残疾人几乎实现人人享受退休金,基本生活得到切实保障。

微信图片_20210122105225.jpg

  因为陈明是残联专职干事,与他在企业上班的爱人相比,陈明的工资要少很多,但出于对工作的热爱,他未曾想过离开这个岗位。“我爱人经常开玩笑说,你那点工资买几十斤猪肉都买不到,有必要这么累吗,不晓得耍好点……”陈明心里明白家庭经济上爱人是主力军,而出于心疼丈夫,陈明的爱人对于他残联专干的工作始终默默支持。

  真心办事他在残疾群体中口碑胜金杯

  “幸福的人,幸福都是一样的,不幸的人,不幸却是各种各样的”,基层残疾人工作者直接面向广大残疾群众,因此,陈明深知残疾人的某些困难在别人的眼里也许不值一提,但对残疾人而言就是大事。

  他为青松社区患股骨坏死的低保残疾人卿松柏,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协调争取D级“危房改造户”,最终修好了新房;帮助天宝寨村重度残疾人兄弟廖强亮和廖先兵,争取最低生活保障、残疾人“两项补贴”精神残疾人免费服药等普惠政策,通过残疾人“开放量服”平台为廖先兵免费适配轮椅和护理床;联系爱心人士为老虎寨村留守低保残疾学生孙鑫提供高中学习期间教育生活资助……一件件疏解残疾群体困难的实事,正是陈明当初接手残联事务下定决心服务群众的体现。

微信图片_20210122105229.jpg

  “既然深知残疾人的难,就要竭尽自己所有的力,去帮助残疾人做事。”他始终秉承这样的信念,7年时间里,陈明的帮扶事迹先后获得四川省残联2016年“量体裁衣”式残疾人服务典型实例一等奖和2018年度“量服”典型实例一等奖。

  为了帮助镇里残疾儿童、青少年更好地成长,有机会接受学校教育,陈明和同事积极联络社会资源,为低保残疾家庭子女及残疾学生争取教育资助、提供自强助学,目前,竹篙全镇符合条件的学生均享受到了县残联资助。“残疾群体不可能对每一项政策福利都清楚,但是通过我们的工作,他们所需要的每一项资金、每一项物资器具就能最短时间落实到位,从而减轻他们的家庭负担。”陈明告诉记者,只有脚踏实地、干一行爱一行,才能做好本职工作,将惠民政策落实到位。

  贴心做事他帮助残疾群体重拾生活信心

  “解决残疾人的困难,一定要坚持‘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工作理念。”随着对残疾人家庭情况的不断熟悉,陈明发现农村残疾人大多存在文化程度低、对自身没有清晰的发展规划、社会活动参与度低等现象,除了政策扶持,还得有人持续不断地带着他们前进才行。为此,陈明经常前往一些有发展意愿的残疾人家庭实地走访,带着村(社区)残协联络员做方案、拿对策、督进度,和同事一起学经验、找路子,结合残疾人的自身条件,鼓励全镇各类残疾人发展种养殖业,每年落实扶持金、技术培训资金10余万元,惠及残疾人100余人。

  2014年7月,在镇残联办公室,陈明第一次看见了双手倒立撑地“走进”办公室的唐海,“看到这个没有上过一天学,却自学成才会写字、会搞维修、会唱歌的残疾青年,我当时就被感动了。”陈明告诉记者,唐海的事迹深深地触动了他帮助残疾群体提高自强自信的决心。面对双腿截肢的唐海,陈明联系县残联为其适配了假肢,圆了唐海从小到大的行走梦。同时,在和唐海接触过程中,陈明得知其对网络平台的兴趣和热情,之后在陈明的帮助协调下,唐海参加了由成都市残联、成都技师学院举办的计算机技术培训,计算机和网络应用水平得到了极大提升,现在唐海在网络上成为了拥有10余万粉丝的网红残疾人,同时也创造出人生价值,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

  与唐海一样,家住红观音村的无手掌残疾人彭春福,在陈明的鼓励支持以及争取灵活就业帮扶资金下,学习电商营销技能,通过电商平台从事营销工作,实现了在家就能够收入自给……

  “作为基层残疾人工作者,我会接触到许多残疾人,他们的生产、生活或多或少都存在些困难和问题,在健全人眼里这些可能都是不值一提的小事,但对残疾人而言就是大事。未来,我将尽全力帮助残疾人做点事,将惠残、助残政策落实到他们每一个人身上,这也是我工作的心愿。”7年如一日,陈明坚守在残联专干的岗位上,始终坚持“助残为业、心系民生”的决心和作风,为残疾人工作者树标杆、当表率,提升了辖区内残疾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打通了党和政府联系残疾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彰显了一名优秀残疾人工作者的风范。

  (图文来自金堂县融媒体中心何雨衡)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