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在我国八大沙漠中总面积排名第六、流动性排名第一的库姆塔格沙漠,每年以约4米的速度整体向东南扩展,直逼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敦煌。地处该沙漠东缘、曾经拥有约2万亩“三北”防护林带的国营敦煌阳关林场(简称阳关林场),是敦煌的第一道、也是最后一道防沙阻沙绿色屏障。
在林场内被砍伐健壮树,树干直径在30厘米以上。《经济参考报》记者 王文志 摄
记者调查发现,这条西锁沙龙、东保绿洲的防风固沙生命线,近十余年来持续遭遇大面积“剃光头”式砍伐,万余亩公益防护林在刀砍锯伐中所剩无几,由此人为撕开一道宽约5公里的库姆塔格沙漠直通敦煌的通道。
1月上旬,记者穿行于阳关林场,只见猎猎大风裹挟扬尘漫沙,一路呼啸掠过稀疏残破、地表裸露的林带,流沙前沿已伸出沙舌向东爬越,“绿退沙进、沙漠逼人”的情形已然显现。
“西出阳关不见林”,当地人士和相关专家惊呼,任由这道敦煌的阻沙屏障彻底失守,河西走廊西北端将面临一场风沙侵蚀绿洲的生态灾难。
“剃光头”式砍伐触目惊心
始建于1963年的阳关林场,地处敦煌古阳关脚下,这里自古以来都是通往西域的门户和“丝绸之路”南路的必经关隘。据介绍,阳关林场所处位置正好是一个大风口,东面70公里是敦煌市区,西面则紧靠库姆塔格沙漠。
由于毗邻西北干旱区自然条件最为严酷的大沙漠,阳关林场区域气候极度干旱,多年平均降水量仅40毫米,蒸发量是降水量的80多倍。在干燥少雨、大风频繁的气候条件下,库姆塔格沙漠东缘沙丘每年以约4米的速度向阳关镇推进。要守住敦煌,必须先守住阳关;阳关失守,风沙将长驱直入,向东沿戈壁滩一泻百里,敦煌势必难保。
据了解,阳关林场以前是“劲风卷白草,野狼窜沙窝”的不毛之地。经过几代敦煌人的艰苦努力,移走大小沙丘300多个,移动沙石200余万立方米,平田整地2万多亩,栽植各类树木400余万株,造林约2万余亩,昔日沙丘连绵的荒漠变成郁郁葱葱的绿洲,彻底摆脱了“风沙撵人走”的困境。阳关林场方圆17平方公里的绿色屏障,很大程度上阻止了风沙向党河水库及敦煌城蔓延。
阳关林场场部宣传栏介绍说,其经营面积2.57万亩,经过50多年的努力,终于在环境恶劣的沙漠前沿建成了长约5公里宽2公里的防护林带,防护林带像一条绿色长城守护着敦煌绿洲。阳关林场敦煌市自然资源局(敦煌市林业和草原局)相关资料称,作为甘肃省酒泉市最大的灌溉型人工林场,2019年阳关林场生态林面积1.33万亩。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7hxJRjsnhfnaxABicsoyDT06jTHFzzPMwVZ2nYEUpX4KkKrU7R9BFjcXF0S4Hmh4ufmGiaeFL6qd0kylUdOqRJMg/640?wx_fmt=jpeg 阳关林场办公楼曾挂的“敦煌市国家重点公益林国营阳关林场管护站”牌子。记者 王文志 摄
曾有权威林业期刊载文称,有“全国沙区林场建设典范”美誉的阳关林场,“倔然屹立于库姆塔格沙漠前沿而不被强劲风沙吞噬”。风大吹不倒、沙大摧不垮的2万亩防护林,如今却基本毁于刀斧,整片林带几乎被砍伐殆尽。
记者穿行于阳关林场部分林地,随处可见大小树木被齐刷刷地从底部锯断,每隔数米就有砍伐后留下的树桩,间或有被截好的木头,横七竖八躺在林地,从树桩尺寸判断,有的树木已有碗口粗,不少稍大一点的树桩,干径达到30厘米,散落的枝干也如成人臂膀一样粗壮。有林场职工指着这些树桩对记者说,被砍树木皮层水分饱满,极少看见有空心,连枝桠和上梢都色泽新鲜,绝大多数都曾是存活良好、长势健壮的树。
当地知情人士向记者逐一指认,幸存下来的树木分布于林场西侧和西南角两块面积不大的林地,以及林场主干次道两侧的行道树、一些地块的间隔树。两位曾在阳关林场工作20多年的职工对记者说,曾亲眼看见被成片砍掉的新疆杨、柽柳、胡杨等树种,老化枯死的“老年树”和病死树只占极少部分,大片正值青壮年的树木像遇到推剪一样,一棵不留地被推倒,上万亩林子被“剃光头”。
“过去为林子流汗,现在为林子流泪。”上述职工对记者说,当年沙土层下全是砾石,栽树得先用铁锤钢钎砸开石层,挖出一米见方、深80厘米的树坑保证树苗不窝根,再从几公里外挑来熟土回填底部、拉来泉水一瓢一瓢浇灌,“每块林地都是从‘沙老虎’口中抢过来的,每栽活一棵树都跟养活一个小孩般不易。”
万亩防护林变身“绿色荒漠”
记者实地踏勘看到,阳关林场被砍伐的防护林地全部用来种植耗水量大、需频繁扰动地表土层的葡萄。据了解,自2000年以来,来自外地的承包户蜂拥进入阳关林场,大面积租赁林地开发建设葡萄园,葡萄园大面积挤占生态林地甚至有全部取代之势。来自阳关林场的资料称,目前葡萄生产已成为林场的支柱产业。
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的数据表明,全生育期葡萄耗水量是树龄为4年的人工梭梭林、柽柳林、沙拐枣林和花棒林的11.9倍、6.72倍、4.05倍和12.74倍。一位曾为阳关林场护林员、现为葡萄园承包人的职工介绍说,防护林浇灌周期一般为两月一次,而葡萄园半个月就要进行一次大水漫灌。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7hxJRjsnhfnaxABicsoyDT06jTHFzzPMwGQJQj3cjb1OzofG64ZBdVYUOF0dWfQvKDCZXQdK1qfwniaS2iagpxUwQ/640?wx_fmt=jpeg 被砍伐的林地大多已完成起垄和整架,用于葡萄种植。记者 李金红 摄
另据记者调查,为阻止防护林与葡萄争夺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不少葡萄种植者,不惜竞相对承包地附近的防护林痛下杀手、斩草除根。记者了解到,为了制造生态林木死掉假象,不少粗壮的胡杨被剥掉树皮,甚至树干底部惨遭放火炙烤焚烧,待其死亡后伐倒,干枯后再点火烧掉以“毁尸灭迹”。在该林场西端靠近沙漠一侧的低洼地带,记者看到七八棵如成人大腿粗细的胡杨树干被烧得焦糊。
据介绍,阳关林场原有高大乔木枯枝落叶腐殖后,有机质多年聚集,促进了细沙成土,改变了沙地性质,使得流沙趋向固定。而在当地种植葡萄,枝干需埋土防寒,秋冬埋土、春季出土要进行两次土壤大翻动,人力作用使得地表沙质疏松,形成流动沙土。从当年11月到翌年4月,葡萄园地表土裸露时间长达半年,而冬春季节大风天气频繁,不仅人为制造了大面积沙尘源,还加剧了林地土壤风蚀。
令人忧虑之处还在于,为了满足葡萄生长对荒漠土的需要,大量取自沙漠的沙子被运至葡萄园,人为增加了林场沙漠化程度。敦煌当地有“寸草遮丈风,流沙滚不动”的谚语,而葡萄种植需要不断进行除草,如今阳关林场腹地已难觅草被。
记者在阳关林场看到,被砍伐的林地多数已完成起垄和整架投入葡萄生产,放眼望去,土黄色的葡萄垄连绵相接,看不到尽头。冬天,种植户已将葡萄枝干埋在土里防寒,目力所及大片林地树稀草绝,隐性沙地开始变成显性沙地,整个林场垄沟延绵起伏,细黄的垄沙随风起舞,近似平缓的沙漠地带,看上去蔚为壮观却感觉苍凉,赫然一片“绿色荒漠”。
成片葡萄园取代多年营造成的网带片交错、乔灌草结合防风固沙体系,阳关林场林带整体防护功能几近于无。有职工对记者说,刀锋锯齿毁掉大片生态林,葡萄园面积一年比一年大,被驯服多年的风沙也一年比一年多,“一场大风刮过,院子里落满一层沙子”,如此下去,阳关林场及附近耕地农舍总有一天会被沙漠掩埋。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司建华表示,阳关林场的主要功能是防沙固沙,大面积种植葡萄过度消耗水资源,不仅起不到防沙固沙作用,还会导致区域生态功能不断衰退,加剧沙漠化风险。
公益林“身份”遭刻意淡化
记者调查获知,阳关林场近十几年来砍伐的上万亩防护林,属于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大型防风固沙的公益林。
来自阳关林场的资料显示,2007年,林业部门界定阳关林场国家公益林面积0.5541万亩,地方公益林面积0.55万亩。2017年,阳关林场办公楼还挂有“敦煌市国家重点公益林国营阳关林场管护站”的牌子。
而敦煌市天然林野生动物管护站站长罗有强对记者作出另一种解释:目前阳关林场并不属于国家公益林范畴,2004年林业部门曾将该林场5000亩乔木林定位国家重点公益林,2013年调整为地方公益林。“目前阳关林场1万多亩林木都属地方公益林,正在重新申报国家公益林。”
《甘肃省公益林管护办法》规定,县级林业主管部门和公益林管护责任单位负责设立公益林标牌,标明公益林的地点、四至范围、面积、权属、管护责任人,保护管理责任和要求、监管单位、监督举报电话等内容。由此可见,无论是国家公益林还是地方公益林都需要立碑保护。
1月份,记者找遍阳关林场,都没发现一处与公益林有关的标识牌、标志桩等。林场职工对记者说,此前林场内明显位置设有不少标识牌,与公益林有关的情况一目了然,自成片毁林种植葡萄以来,这些标识陆续被砸被毁,现在看来就是刻意让人忘记这里是轻易动不得的公益林。
毁灭性砍伐问题一再被掩盖
记者获得两张由权威部门制作的卫星遥感影像图片,一张为2000年阳关林场林地原貌图,显示其防护林面积约为2万亩;另一张为2017年阳关林场地类分布示意图,显示林地面积只有5000亩,葡萄种植面积则达万亩以上。
记者现场勘察测量结果也初步证实,今年1月,阳关林场葡萄园面积约为1.3万亩,防护林面积不足5000亩。
曾有敦煌市领导私下表示,阳关林场大面积防护林被砍伐种葡萄,市里确实没有管护好,感到很心痛。而林场管理者和当地相关部门官员却声称砍伐行为合法,不存在乱砍滥伐问题。
2017年3月,酒泉市林业局《关于媒体反映敦煌市阳关林场范围内毁林开荒调查情况的报告》称,“阳关林场砍伐的树木都是已经枯死的残次林木,按程序办理了采伐证。目前经过逐年改造后的新植树木生长旺盛,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受到了林场种植户和各界人士的广泛好评”。
敦煌市自然资源局局长马东洋对记者表示,阳关林场实施的是残次林改造,得到了批准,阳关林场在残次林改造中,不存在破坏防护林种葡萄的情况。
阳关林场经营部部长刘汉江对记者说,近十几年来没有大面积林地砍伐,林场葡萄园面积没有增加,一直是2000年以前累计形成的3200多亩。记者追问林场原有2万亩防护林现在剩多少,刘汉江承认:“应该还有7000亩林地。”
阳关林场场长魏海东也对记者坚称,林场现有1.3万亩防护林,葡萄面积为3704亩,从2006年至今没有变化,无新增葡萄园。
原国家林业局的多份文件都明确要求,禁止将国家级公益林改造为商品林,改造不得全面伐除灌木,不得全面整地,严禁采用引起土地沙化的一切整地方法和生产行为;极干旱造林区造林绿化须选择耗水量小、抗旱性强的树种。此外,《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防风固沙林主要适宜树种表”中,并未列入葡萄种类。
“阳关林场生态区位极其重要,生态工程一旦遭到破坏,短时间内很难恢复,且恢复代价远远高于破坏生态所取得的收益。”中央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何哲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何哲认为,敦煌阳关地区大面积毁林,暴露了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经济发展的短视行为。“地方管理者但凡秉持一点生态文明理念,生态防护林都不至于遭到如此毁灭性破坏,对可能导致的生态灾难问题也不会如此掩盖和放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