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牢监督网 护航新征程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在2021年1月22日召开的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中,监督一词出现了30次,充分说明监督工作的极其重要性。监督是纪委监委的基本职责、第一职责,纪检监察机关必须重点强化监督职责,创新监督理念思路和方式方法,把监督挺在前面,确保“十四五”时期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强化日常监督,在抓早抓小上下功夫。纪委监委要强化政治担当,坚持严的主基调,把监督寓于日常工作中。“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要善于从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抓起,切实做到监督常在、形成常态。要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坚持思想教育、政策感化、纪法威慑相结合,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持续用力,久久为功,督促干部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 强化精准监督,在“靶向治疗”上下功夫。监督工作的政治性、专业性都很强,必须练好内功、增强本领,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精准、有序、有效开展监督。要坚持问题导向,发现问题、直击问题,解决问题。要坚守职责定位,既要有力度,又要重尺度,依纪依规依法,最大限度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营造“当干部必作为,让干部敢作为、促干部想作为、使干部受监督”的良好氛围,实现监督工作政治效果、法纪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最大化。 强化监督贯通,在协同推进上下功夫。要坚持监督与执纪问责、与调查处置一体谋划、一体推进、创造性地把监督工作做深做细做实。推动党内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各类监督融会贯通,把权力置于严密监督之下,真正把监督职责履行到位,为“十四五”时期保驾护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