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六不准”之前,国家和省上就对返乡的定义说得清清楚楚。
而且都说了省域内低风险地区跨市返乡不需要核酸检测,绿码通行。但是我们准备从省内其他城市回绵阳,北川擂鼓镇河道村的群里面却通知,只要是 绵阳以外回来的,都要报备加核酸检测。在一些绵阳老乡群里,还有同属于绵阳,老家在江油的老乡反映,他们也有遇到加码的情况。
报备这个是应该的,但是四川现在全域低风险,我们又不是冷链这些重点行业从业人员,还要求核酸检测明显就违背了国家卫健委和省卫健委的文件精神了吧?如果这要求都不算违背“六不准”,那要么是发这个通知的人强行把绵阳划出了四川,就是凭个人本事把绵阳以外的市州都定义成了中高风险地区。
不是心疼那个钱,也不是说没有安全意识,关键是国家和省级专家和机构通过权衡评估,最后做出的决定肯定是比你“一刀切”要科学的。让不必要的人群去加入核酸检测大军,这不是增加聚集风险和浪费资源么?
很多地方都出现了这种为返乡排长队几个小时做检测的情况
而且在擅自加码的情况中,可能出现其他隐患。比如其他群里有人坚信对方违规,直接不理有的地方也不敢追究;有的返乡因为地方土政策与国家政策违背,轻则口角之争重则容易引发肢体冲突;还有的对一般人层层加码对熟人或者有背景的却突破底线的纵容。
希望有关部门能认真传达上级文件精神,尽量精准防控不要给老百姓和一线医护人员添麻烦,为防疫大局埋下隐患。还有就是,国家卫健委说了要对明显违反六不准的通报和整改,部分省份已经自查自纠通报处理了一批人了。
绵阳这边,普通人遇到违反政策层层加码的情况该怎么办?有没有公开的举报渠道?该向哪个部门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