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091|评论: 0

腊月二十三,小年快乐!

[复制链接]

小年
农历腊月二十三,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灶日,又称“小年”。




1

小年的由来

小年是传统的祭灶日。传说灶王爷原为平民张生,娶妻之后终日花天酒地,败尽家业沦落到上街行乞。一天,他乞讨到了前妻郭丁香家,羞愧难当,一头钻到灶锅底下烧死了。

玉帝知道后,认为张生能回心转意,还没坏到底,既然死在了锅底,就把他封为灶王,每年腊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汇报,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老百姓觉得灶王一定要敬重,因为他要上天汇报。于是,民间就有了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小年”,祈求来年平安和财运。

图片

2

小年究竟是哪天?

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三,部分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四,江浙沪地区把“腊月廿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称为小年。

小年也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年货,准备干干净净过个好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气象,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3

小年习俗

1、吃饺子



北方小年晚上习惯吃饺子,意为给灶王爷送行,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想想看,一家人坐在一起吃着热乎乎的饺子,其乐融融的样子才是有年味儿啊!

2、祭灶

这算是一个民间传说了,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于是小年这天,人们会摆一些甜瓜啦,灶糖啦什么的在灶王像前,以表自己真诚祭拜灶王爷,为的就是让灶王爷在玉帝面前多说好话。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

3、贴窗花



过了腊月二十三,挨家挨户就开始装饰自己的家里了。窗花一般都是自己剪,手巧的老年人带着孙子孙女一起剪漂亮的窗花贴上。如今在城市,多数人都是去买窗花了,少了一丝喜悦也少了一种剪窗花的那种年味。

4、扫尘土



北方人称“扫房”;南方人称“掸尘”。要过年了,自然要把家里大扫除一下下喽!据《拾遗记》记载,此俗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当时为驱疫鬼,祈安康的宗教仪式。后“尘”与“陈”谐音,故扫尘也就是把陈旧的东西一扫而光,这既指庭院内的陈年积垢,也指旧岁中遇到的不快。

5、吃灶糖

图片

灶糖,外面有一层芝麻,里边是用麦芽糖凝固而成的。一个传说是,“小年”是上古神兽“年”的伙伴,喜吃灶糖,于是人们为了“小年”和灶王爷能“上天言好事”,就形成了中国人过小年吃灶糖的民俗。

6、贴春联

图片

很多地方小年就开始了,算是比较早进入春节了。农村一般都会请村里写字比较好的来书写春联,也有自己家写春联的,用最普通的红纸黑毛笔,简朴但却并不缺少年味,尤其是一大家子在一起出谋划策写什么的时候最温馨了。

7、婚嫁

图片

过了二十三,汉族民间认为诸神上了天,百无禁忌。娶媳妇、聘闺女不用择日子,称为赶乱婚。直至年底,举行结婚典礼的特别多。民谣有“岁晏乡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灯前姊妹私相语,守岁今年是洞房”的说法。

8、备年货

图片

这小年离大年不过就是剩个不到十天,人们开始提前买好年货。很多东西比如菜、饮料什么的都是要小年开始备货的。农村的年货相对简单,杀猪灌肠就可以搞定,当然这些活也不是说一天就能干完,所以从小年开始就得准备。

9、沐浴更衣

有新年新气象之寓意。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吕梁地区讲究腊月二十七日洗脚。沐浴更衣、神清气爽地过年是必须的。把上一年的尘埃晦气除去,把新一年的好运带来,便是洗浴的宗旨。

4

小年诗词

《祭灶词》 范成大

古傅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

猪头烂热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团。

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

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角秽君莫嗔;

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

乞取利市归来分。

【赏析】小年祭灶是大江南北共同的习俗。过去,到这一天人们都要在灶屋的锅台附近墙壁上供奉灶王爷、灶王奶奶。神龛的两侧还要贴上一副对联,上联写“上天奏好事”,下联写“下界保平安”或“回宫降吉祥”,横额是“一家之主”。

古人云:“民以食为天”,所以人们把灶王爷恭恭敬敬地奉为一家之主,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这首诗就详细的描写了祭灶神的食物的丰富以及“男儿酌献女儿避”等民间传统。

《小年》 文天祥

燕朔逢穷腊,江南拜小年。

岁时生处乐,身世死为缘。

鸦噪千山雪,鸿飞万里天。

出门意寥廓,四顾但茫然。



《二十四日》 文天祥

壮心负光岳,病质落幽燕。

春节前三日,江乡正小年。

岁时如有水,风俗不同天。

家庙荒苔滑,谁人烧纸钱。

【赏析】这两首诗写在小年时,燕京也就是现在的北京市,是文天祥当时兵败被俘,英勇就义的地方。节日的百感交集、对家乡的思念、视死如归的决心,在这两首诗中一览无余。

图片

《祭灶诗》 吕蒙正

一碗清汤诗一篇,灶君今日上青天;

玉皇若问人间事,乱世文章不值钱。

【赏析】作为一个文人,小年祭灶只能用清汤寡水以及写诗的方式。作者借写祭灶抒发了心中愤懑不平之意。

《纵笔三首》 (其三) 苏轼

北船不到米如珠,醉饱萧条半月无。

明日东家当祭灶,只鸡斗酒定膰吾。

【赏析】同样是写岁末生活的窘迫,苏轼这首诗就乐观了很多。虽然眼下困苦,但明天邻家小年祭灶的鸡酒,一定会拿来与我同食的!

《献 寿》 孙纬

面脸丹如朱顶鹤,髭髯长似绿毛龟。

欲知相府生辰日,此是人间祭灶时。

【赏析】在小年这天祭灶是一项在汉族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传统习俗。因为过一天之后灶神要上天去拜见玉帝,所以要好好恭送灶神上天,求他上天多言好事,带回吉祥。这首诗前二句写了灶神的相貌,后二句写了祭灶的活动。

《木兰花慢-送灶》 查元鼎

酬君海外佑行厨,持惯长斋合笑吾。

晨夕餐从辛苦得,盆瓶礼不古今殊。

鞠躬此日朝天阙,屈指明年返帝都。

但祝东南兵燹静,安排茶灶泛西湖。

【赏析】这首诗前三联写的十分工整。用食物祭灶神,送他今日上天去朝见玉帝。最后一联是全诗亮点所在,希望灶神明年回来的时候,战争就已经停止了,这样就可以在西湖上迎接灶神了。

5

小年吃什么

这么重要的传统节日,怎能少了美味?看看各地都吃啥——







图片
图片
图片

距离春节只有7天了。还在外奔波忙碌的你,别忘了给亲朋好友送去一份问候哦~

图片


请您转发分享,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front2_0_FsLTMF9OycVHRG8ZnzzgkMQHfUGn.1612428368.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