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控制传染源 传染源是传染病得以传播的来源。传染源的体内存在着病原体,这些病原体具有传染性,它们可以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直接或间接接触、血液、体液、虫媒等传播途径传染给易感者 。因此要想控制好新冠肺炎疫情,首先就应该将病原体的来源控制好,通常情况下是采取隔离的措施来控制传染源。通过扫四川天府健康通的绿码也是为了发现黄码、红码,填写新冠病毒流行病史调查,甚至测体温、做核酸检测等检查也是为了早点发现新冠病毒传染源。如果我们将新冠病毒传染源控制好了,就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新冠肺炎的大规模传播。 2、切断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要通过何种方式从一处到达另一处,从而引发另一个体患有传染病的途径。春运需要乘坐一些交通工具才能到达目的地,乘坐高铁、飞机、火车等等交通工具。而病原体要从一处去往另一处,它则需要通过飞沫、唾液、呼吸道、消化道等的途径进入到另一个个体从而达到自己继续传播疾病的目的。因此传播途径是新冠病毒的“交通工具”,把这种途径给它切断了,那么新冠病毒就很难去往它要去的地方,从而减少新冠肺炎的传播。比如我们戴口罩的就是一种切断新冠病毒传播途径的方式。 3、保护易感人群 易感人群是病原体喜欢的人群,这类人群由于抵抗能力低下,那么就很容易受到病原体的感染,从而患病。保护易感人群就是说的要保护好这些容易被病原体传播的人群,让其避免接触到新冠病毒。 综上所述,联防联控保春运、群防群控保安全的目的是控制新冠病毒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这是预防新冠肺炎爆发和控制新冠肺炎传播中非常关键的三个环节,这三个环节虽然说采取的具体方式不同,但是必须环环相扣、一环都不能少,否则就达不到很好的效果。因此,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依法科学,提供医疗服务是医疗机构的首要职责,做好感染防控是保障医疗质量安全的基本要求。在做好感染防控的前提下,为群众提供优质医疗服务,是医疗机构具有较高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医疗机构在保障群众基本医疗服务的同时,必须做好感染防控工作,不得因为感染防控采取一关了之、一封了之、一停了之等“一刀切”手段,影响群众获得基本医疗服务。保障基本医疗服务和做好感染防控,是医疗机构日常诊疗的两个方面,二者并不矛盾,应当共同做好、协同推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