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642|评论: 0

[转帖] 单身客真的要买房养老?未必未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2-8 01: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分析买房养老问题之前,先明确一件事,养老两大必须要素:财富和自理能力。有钱,就可以用钱解决很多事情,很多人会看在钱的面子上来服务;没钱一切休提,连血缘亲近的人也靠不住,这是实情。

        自理能力也很重要。身体健康的人,70多岁也能实现基本的生活自理,保持一定影响力,这样生存质量就有基本保证。一旦因为某种情况(多因疾病)而丧失自理能力,即便有人照顾,那也就是苟活了,谈不到什么生活质量。完全依靠它人而无影响力,这样时间久了别说外人,恐怕家人也懒得待见,久病床前无孝子,大难临头各自飞——都是老祖宗的实话。

        就是说没有自理能力,这人有个大厦也够呛。

        单身客要不要买房养老的问题,一看需要,二看实力。

        谁都需要有个地方住,单身客老了也是一样。理论上需要有的。

        但是需要未必能顺利实现,问题出在实力上——主要指财力/财富。以如今的高房价,除非是有钱人,不然大部分人可能拼一辈子,还得不出什么大事,到退休的时候才能付清房贷——中国这块开始比较晚,日本、香港等地则已经有了历史。

        那样的话,就很可能会面临一种情况:晚年时有房子没有钱,造成生活拮据。老年人固然日常生活不需要很多,但多少需要人照顾,看病等大笔消费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甚至不小,都离不开钱。前面已经说过,没钱就没人待见,生活质量会受到一定影响,心理也会受影响——总是危机感缠绕。

        房屋虽然也算财富的一部分,但毕竟没有“动产”那么灵活,再说恐怕不是每一个老人都能下决心,卖掉自己容身的房屋。即使卖,损失一部分也是难免。

        持有动产较多的话,则可以更灵活的处理自己的居住地问题,比如选择租房,比如选择养老院,比如选择到房价低的地方买房养老——5万一套要不要?

        当然如果老人真的舍得卖掉自己的容身之屋,仍可以获得一笔“活钱”,更方便照顾自己的余生。但是这里又出现了别的问题:既然到晚年要卖掉,那贷款买房子再还贷款打拼一生,又有什么意义?折腾。

        有关系的房价变动和通胀等现实问题,下面再说。

        房价、通胀和投资养老,其它关联的重要问题。

        从经济的角度,个人认为内地房价会呈现下跌的态势。因为它太高了,高得明显影响了国民生存,影响了社会健康发展,所以社会和人民会对它下手,即降低房价——这是一个大趋势,早晚的事。

        等房价低到一定程度,早早贷款买房的就会亏损。具体体现在两方面:日常还贷的投入偏高而“不合算”,和卖房的时候难以获得足够的回报——简称资产贬值。

        说一个有点极端的假设:如果一个城市普及了廉租房和低价住宅,那么早年贷款高价买来的房,能卖几个钱?可以想象一下,北上广深,几十年后买一套房可能只需要50万(暂不考虑物价上涨),就算一套二手房能卖30万,那么靠30万养老,是不是有点胆突?

        这就意味着,买房养老存在不小的经济风险。虽然可以一直自住不卖,但过高的购房支出仍可能会影响未来老人手里的财富总量,从而影响养老期间的生存质量。

        当然,存钱养老同样存在一定风险,明显地因为通胀的威胁,货币会贬值。现代社会,通胀的风险还是不小的。

        眼光再足够远的话,一旦社会出了大的变动,手里的纸票子会是什么下场都不好说。当然到了那个地步,私人住宅同样面临着大风险。不过这块老百姓不用过多担心,因为担心也没用,除非你就是弄潮儿和操盘手。

        进行适当的投资可以减少资产贬值。但如果是投资养老,建议不选或少选高风险的投资,比如股票不要买或少买绩优股,至多占个人资产的四分之一。


        有人说不是还有养老金养老保险什么的吗?有一部分人有,但是已经在领社保的人中,大多数拿不到多少——比平时的工薪收入少不少,吃饭或有余,其它就顾不得了。

        一些发达国家,社会养老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可以借鉴一二。

        发达国家单身老人不少。或者孩子不肯养老的情况也不少,形成事实的单身老人。

        但在那边已经形成了养老产业化和某种程度的法制化。具体可以有多种选择:

        对于有钱人选择比较多:可以仍然住在自己家里,聘请一些服务人员处理日常需要,同时雇佣一些信得过的公证人、律师、亲戚、老朋友等等监督服务人员也互相监督——当然都得付钱,亲戚朋友也得付钱。

        也可以选择留一笔遗产给信得过的谁或机构(也需要法律程序和监督),由那位负责给自己养老。

        也可以去养老院,但有钱人未必需要去养老院。

        当然这是建立在理想的基础上。人一旦没了自理能力,唉。古人为啥要尽量生一大堆儿子?从养老方面,老大不养还有老二老三,父母方便纵横捭阖——有竞争有选择总归是好事。

        钱少的,一般会选择养老院。在合理的司法监督和社会监督下,养老院也能提供必要的养老服务,直到委托人死亡。

        养老院的条件不一,具体能拿到什么条件,主要还是看钱。除非运气好住进慈善机构的养老院——金钱要求比较低——但没什么得到不需要付出,这个应该时刻记得。

        当然老人也可以选择在自住的房屋一直居住,或者需要人帮助,也都得钱。

        以上的一切,说的是比较理想的情况,需要恰当的社会福利、社会产业、社会监督、司法监督来配合,而且本身社会总体的信用要高。

        在中华社会,相关的情况暂时并不太理想,还没有理顺,但希望日后能够有所改善。

        如果不具备或不选择社会养老,那就只有依赖子女和配偶。但说来说去,钱还是很起作用的,更不要说配偶未必能陪伴一辈子。

        还有,养老婆(老公)养子女都得钱,等于是一笔风险投资,通过抚养和爱,换取日后的优质赡养,但是否能达到目的?——风险其实难免。

        人活着就是这样,没办法。只好自己精打细算,尽量使可预计风险小一些就是。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