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240|评论: 7

[转帖] 河南开封返乡政策加码:有人被集中隔离15天,回家后还要隔离到除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2-10 07: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记者|李鹏亮编辑|卢伊

  回开封老家才五天,救护车就堵上了门,要带牧丹夫妇集中隔离。

  这对来自国内低风险地区的新婚夫妻,虽手持绿码,核酸阴性,还是没能逃过春节返乡加码的厄运。

  尽管国家三令五申各地不得擅自加码,对返乡人员实施集中隔离,可牧丹夫妇不但没重获自由,其风险等级反而步步累加,最终变成高风险人士,甚至要像境外旅客一样,集中隔离21天。

  这意味着,直至除夕,他们都必须留在隔离点,独自消化高达数千元的食宿费用和巨大的身心压力。

  “早知道这样,肯定就不回家了。”他们悔不当初。

  返乡夫妻被救护车拉走隔离,多次反映仍无果

  牧丹万万没想到,第一次带丈夫回开封老家过年,就遇到了返乡加码,让这个春节过得格外糟心。

  按当地习俗,像他们这样新婚燕尔,婚后首个春节需回家“认新亲”。为此,夫妻二人早早向各自公司申请回老家办公,并于1月17日坐高铁回了家。

  离京前,牧丹特地查过,北京并无疫情,开封也未公布返乡隔离政策,但她和丈夫还是做了核酸检测,权当保险。

  刚到家时一切顺利:家人先代为报备信息,提交核酸阴性报告和行程绿码,乡政府审核后,牧丹夫妇成了自由身,按部就班地开始居家办公,只等春节来临。

  被集中隔离当天,牧丹的行程码仍为绿色,行程码提示称,北京市存在中高风险地区,但并不表示用户实际到访过这些地方(受访者供图)

  可1月21日,救护车忽然开到了家门口。

  乡政府也将代为报备行程的家人叫走,要求再次核查绿码、在京居住地等信息,并要其联系牧丹夫妇尽快集中隔离。

  由于家人说不清隔离的原因和天数,在牧丹一再追问下,乡政府人员只含糊表示:“你们没多大问题,应该就是隔离一下就完事了。”

  此前一天,国家卫健委疾控局监察专员王斌曾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提出,返乡人员需持7日内核酸阴性证明才能返乡,当地基层政府要对其进行网格化管理。

  但那时,国内尚未公布该项政策自1月28日春运开始后方才实施,此前返乡的人们仅需以当地要求为准。

  救护车一直停在家门口,不肯离去。牧丹怕邻居多想,想着配合防疫应该没太大问题,还是“特别蒙”地和丈夫收拾东西上了车。

  他们随后被送至开封市区的一家快捷酒店,隔离在相邻的两个单间。没成想,这一隔离就是15天。

  在隔离酒店,牧丹被拉入一个微信群,需每日在此上报体温,交流日常生活需求。

  30多个群友中,除防疫工作人员外,绝大多数都是境外返乡的隔离人员,像他们这样来自国内低风险地区的,只有4人。

  “这样(和入境人员一起隔离)不是更危险了吗?”牧丹忙在群里询问,为什么自己也要集中隔离,得多长时间,有没有明确规定?一位与她境遇相似的群友解释称,此举或因为他们均从北京市大兴区返乡,后者已被开封市列为中风险地区。

  1月18日,北京市大兴区天宫院融汇社区因现新冠病例,成为中风险地区。而大兴其他地方仍为低风险地区,牧丹等人就是从这些地方返乡的。她赶忙向隔离点工作人员澄清此事,但后者却说,只能听上级安排。

  她又上网去查,却根本找不到开封市集中隔离的政策要求。牧丹想不通,自己明明来自低风险地区,做过核酸、手持绿码,为何仍遭集中隔离,而开封市又凭什么扩大中高风险范围,悄悄执行一份未曾公开的政策?

  带着这些问题,牧丹多次向有关部门致电询问,结果令人失望:

  她通过市长热线联系到隔离酒店所在区的防疫指挥部,对方称风险地区由各省市具体研究讨论,“接到通知是(大兴)整个区都是(中风险地区),回来都需要集中隔离”,具体政策由上级单位负责。

  她又打给开封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结果类似,仍需“向上级反映”。

  电话打到河南省卫健委,对方却说,疫情防控采取属地原则,各地政策不同,可以打市长热线反映。

  皮球又踢了回来。

  牧丹记得,一次同开封市指挥部通话时,接线员无法回答她的问题,便把电话转接给“领导”,后者称,当地有当地的防控措施,集中隔离是“为了全市、为了全国人民的健康”。

  牧丹再次追问此举是否合规合理时,“领导”直称她“在家待着啥事都没了”,并责备她“为了自己小小的利益,在我们这(不停)打电话。”听闻牧丹正在录音,“领导”迅速挂断了电话。

  牧丹很生气,向开封市纪检委致电反映,对方回应称“防疫问题不干涉”。

  她也在隔离群里质疑,但根本没人理,只有群友调侃说,“在这儿说没用,都是打工人。”

  一次次致电,等待,转接,无果后,牧丹焦虑得几乎吃不下饭,“根本不知道找谁去解决这个问题,就很绝望。”

  她也担心频繁地反映问题或连累家人。满脑子都是这些事情,牧丹几乎没法工作,想着想着就会发呆,发着呆又会突然哭起来。

  久了,她只好放弃,因为无论找谁,无论怎么说,结果一样:她和丈夫还得集中隔离。

  隔离酒店的环境也令人糟心:发给牧丹的鸡蛋流出没熟的蛋黄,有人在午餐里吃出头发,有人在纯净水外包装里找到一堆潮虫尸体。


  牧丹所在的隔离酒店内,一位隔离人员在酒店纯净水外包装内发现潮虫尸体(受访者供图)

  花销也与日俱增。

  单日住宿费150元,伙食费50元,单次核酸和抗体检测166.5元,都需自费。夫妻俩若隔离14天,就需6000多元。牧丹总觉得,自己不该出这些钱。

  更令她不解的是,该隔离酒店在网上公布价格还不足百元,她不禁质疑,如此隔离究竟是为了安全还是赚钱?

  1月29日,政策变了,多个国家部委相继要求各地返乡政策不能擅自加码。牧丹也等来新通知:由于大兴出现高风险社区,隔离政策须按境外标准执行。这意味着,牧丹等人集中隔离14天后,还需再在酒店隔离7天。

  牧丹瞬间崩溃,大哭不止。

  隔离这些天,她虽不服,每天仍配合防疫工作,好不容易快熬出头,又要隔离7天,“凭什么国家说什么你都不听了?”

  工作人员见她情绪失控,忙和乡政府沟通解决方案。经协商,牧丹夫妇实际返乡时间已满14天,可在核酸检测呈阴性后,由乡政府和村委接回家中隔离,补足剩余7天。

  为此,牧丹家人还帮她签了一份疫情防控文件,承诺居家隔离期间不出家门。

  城市过年也遭加码隔离,“早知道肯定就不回来了”

  隔离群里,杜东海也是遭加码隔离的返乡人。

  与牧丹夫妇不同的是,杜东海家住开封城区,按国家卫健委公布标准,他甚至算不上“返乡人员”,却还是一样被带往酒店隔离。

  回开封前,杜东海曾联系社区报备,对方承诺,只要有行程绿码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回家后将不会有任何限制。

  1月20日中午,他这才放心地从北京大兴的低风险地区返回开封家中。

  但当天下午,社区却称,因为开封市政策有变,把整个大兴区都划作中风险地区,杜东海还需集中隔离14天。不多时,救护车就开到了小区。

  接下来的“剧情”几乎和牧丹一致:“一脸蒙”地上车,入住酒店隔离,四处求告却毫无结果。

  无奈之下,杜东海甚至选择报警,但后者甚至都没出警,只在电话里说,这是防疫部门的事,劝他“不要浪费国家警力”。

  后来,听闻隔离政策又要加码7天,牧丹大哭那天,杜东海又报了一次警,称当地非法隔离,有人情绪失控,怕要闹出问题。这次警方倒是出动了,可一听说是返乡隔离的事,就让他们自己处理。

  随着集中隔离接近尾声,杜东海逐渐淡定下来,他也习惯了一日三餐,两次体温,居“家”工作的日子。



  集中隔离期间,牧丹夫妇和杜东海均曾接受一次核酸检测和抗体检测,每人166.5元,先由在线购买酒店商品的形式付款,再获得收费单据(受访者供图)

  好在,他的工作相对自由,隔离对此影响不大。工作之余,他也打打八段锦,活动身体。

  杜东海想起去年有不少朋友曾因疫情隔离,当时他还不大理解他们的感受,现在再和朋友聊起,满满都是同感。

  “在里面关了十几天不能出来(真够呛),现在我发觉去年武汉人那种在家里待一两个月不出来的(情况),的确是挺牛的。”他说。

  2月2日,还差一天即可解除隔离,杜东海向防疫人员确认,自己次日是否就能回家,对方称,由于隔离期间大兴区被列为高风险地区,可能还要再隔离7天,即一直隔离到除夕,不过具体“还需再开会研究”。

  即使无需再隔离7天,据牧丹从村委会打听到的消息,杜东海所在社区不愿意接收解除隔离的返乡人员,这将把他推入“有家不能回”的艰难境地。

  “本来就是低风险(地区)回来的,啥事没有,这都已经关14天了,后来又说要再关7天,肯定不能接受!”杜东海的气愤再也压不住了,他赶紧联系未被隔离的妻子四处托人协商,试图澄清情况。

  这期间,社区和村委会分别给出两份文件,一份标号为“汴疫防指办[2021]39号”的红头文件,相关规定与国家卫健委返乡要求基本一致。

  但文件显示,来自中高风险地区的入汴人员要按当地《加强全市冬春季疫情防控工作通告》要求管控。而该《通告》第一条即称,国内中高风险地区人员“要按规定自觉接受集中隔离、居家隔离、健康监测和核酸检测等疫情防控措施,费用自理”。

  而另一份没有落款的《入汴人员政策解读》则载明,“由中高风险地区的直辖市入汴人员,以中高风险区域所在的市辖区为单位,按照中高风险地区政策管控”。

  但这两份文件,杜东海等人此前从未见过,也并未在开封市政府和卫健委网站上查到。



  开封市政府网站无法查到相关防控政策文件

  好在,妻子的四处奔走奏了效,杜东海可以改为居家隔离7天,期间每天上报体温,严禁外出,隔离结束后再做一次核酸检测。妻子签署了保证书,保证将按照上述要求执行。

  2月4日深夜11点,杜东海结清3070.5元隔离费,打好行李,坐着救护车回了家。是夜,牧丹夫妇也得以回家。

  “要知道有这事,我肯定不回来,我回来一直在那关着干啥,还不如在(北京)那边待着自由。”杜东海很后悔,却也无可奈何。

  他的经历也成了同事们的前车之鉴:有人本来还准备返乡回家,听了他的遭遇,都决定还是留在北京过年。

  防疫加码仍未断绝,返乡人何时能过个好年?

  牧丹的朋友吴天成算幸运的。

  返乡前,受河北固安县疫情影响,他曾因工作原因滞留当地一低风险社区。

  1月26日,返城前一天,吴天成发现开封市将固安全县划为中风险地区,或遭集中隔离。他便联系社区,一方面澄清如此划定可能有误,希望对方能和上级单位反映一下,另一方面也顺便提前向社区报备行程。

  此前,他刚好看到不少有关“春节返乡不得擅自加码”的消息,考虑到有国家政策做参考,27日一早,他便自驾返汴。

  临进小区时,社区打来电话称,“上级领导”明确回复称,开封市规定固安县为中风险地区,吴天成回来需集中隔离14天。

  挂了电话,吴天成当即掉转车头,去了邻市洛阳。经他询问,洛阳未将固安列为中风险地区,相关人员无需隔离,酒店也可正常入住。

  吴天成决定,实在不行就在洛阳住满14天,等自己变成省内低风险地区人员再回去,“即使(在洛阳的酒店)住够14天,也比把钱花在隔离上强。”

  没想到,才待了3天,社区就通知他说,由于固安县已调回低风险,他可以直接回家,无需再集中隔离了。

  想到朋友吴天成去邻市几天就不必隔离,而自己回开封后在家数日,却仍需隔离至今,牧丹倍感疑惑,“如此隔离真的有意义吗?”

  事实上,国家多部委早已多次强调,返乡政策不得擅自加码和“一刀切”,否则既是懒政怠政,也是对宝贵防疫资源的浪费。



  有网友反映,至今仍有地方返乡加码

  1月3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提出了不得随意禁止外地群众返乡过年,不对返乡人员实施集中、居家隔离措施等“六不准”,且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将密切关注各地政策的执行情况,对明显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将予以通报,要求立即整改。

  此后,黑龙江、浙江等地先后发布消息称,由于上述省份多地分别采取返乡人员“21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隔离”,设卡限制人员返乡,返乡人员居家隔离被贴封条,非重点人群从省内低风险地区返乡要求核酸检测等加码措施,被点名通报,并督促当地立即纠正。

  但通报之外的许多地方,如牧丹等人所在的河南开封,加码行为仍未彻底断绝。一些有关返乡政策的新闻评论区内,也能看到不少返乡者对各地加码行为的举报。

  一位从北京石景山区返回四川达州的返乡者称,2月5日,他在社区报备时曾收到一份《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告知书》,文中称近期有河北、吉林、黑龙江、北京、上海等“重点疫区”居住或旅行史的返乡人员,需居家隔离14天,不得外出。但次日,当他询问当地防控指挥部时,对方又称不需要居家隔离。



  四川达州一返乡人员收到的《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告知书》显示,近期有河北、吉林、黑龙江、北京、上海等重点疫区居住旅行史的返乡人员,需接受14天居家隔离(受访者供图)

  但更多人则和牧丹、杜东海等人一样,不知怎样才能摆脱加码的返乡政策,何时才能踏踏实实过个好年。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牧丹、杜东海、吴天成均为化名,实习生杨雨欣对本文亦有贡献。)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21-2-10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dxp

发表于 2021-2-10 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令行禁止,对顶风作案的要严肃处理。

发表于 2021-2-10 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地层层加码,还敢顶风作案。

 楼主| 发表于 2021-2-10 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连体钞 发表于 2021-2-10 12:10
  辛苦外面干一年,有家不能回,悲催,让那些提出就地过年的人找一个陌生的地方过年也试试。分疫情严重程 ...

 楼主| 发表于 2021-2-10 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dxp 发表于 2021-2-10 15:10
令行禁止,对顶风作案的要严肃处理。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21-2-10 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倒是有些同情那些基层干部,万一本地区出现疫情岂不要担责丢乌沙?不如矫枉过正!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