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有安排处。每逢佳节倍思亲,最痛莫过念母心。今天大年初三,连日来“辛丑吉祥;牛气冲天”等吉利话语绵绵不断,面对父母的照片,却思绪万千,“举杯团年思绪添,七年不短悲未减。天各一方剜心痛,何时梦里得相见。”在新春佳节中再次拿出当年“武汉市地方志”的约稿,寄托做儿的哀思。
我的父亲范熙壬
今年是父亲128岁生辰,68年冥寿,我的祭联是:
“高瞻远瞩,不断革命,毁家纡难。为政,一生红火。惜未见所盼红日。” “博爱广施,毕生行仁,隐姓奉公。教儿,两袖清风。喜终得受知豪天。”
现在应地方志馆函约,简单记一下父亲平生。
(一) 时势造英雄,无名英雄绿丛丛
我 国古谚:“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从凤鸣岐山,周武王伐纣成功,一直到中山先生率领全国人民打倒几千年封建帝制;毛主席推翻三座大山,缔造新中国,都 是如此。英烈志士,数不胜数。“—将成名万古枯”。无名英雄志士、更是倍上加倍!先父——黄陂范熙壬就是鲜为人知的一位。
祖父应试,挖改一字未能中举,被选入外省幕府,难得赡养家小。祖母常以一蒸蛋为四子佐餐,情境可以想象。幸亏祖母熟读诗书,心情豁达,父亲襁褓受教,有神 童之称,十五岁中秀才,十六考取两湖书院,每月朔望课卷,多列超等第一,屡获银三两为奖,对家不无小补。十八与祖父同科中举。就上京参与维新运动,与林旭 联合湖北、福建两省公车上书,直接实现他“致君尧舜”初衷。1898坐师黄锐、与同志谭嗣同、林旭、康广宁、等六君子被害,父亲年未弱冠,幸得走避。当时清廷腐败,丧权辱国,国内外爱国人士洒热血抛头颅,还只望振兴国家,维新图强,这是传统思想使然。 中山先生上书李鸿章,未被采纳,深感必须进行武装革命,不断在国内外组织“兴中会”、“同盟会”、“国民党”。终于创建了比苏联还早的民主国家。父亲 ‘03年被派留日,’06年在日本主编《新译界》,遵循林则徐倡导的:师夷制夷,在东京留学生中颇具名望。宋教仁当时找父亲宣传革命。父亲以为:在京受到 两宫接见。深受宰相孙家鼐,大学士张之洞、管学大臣张百熙等器重。保密报效革命较有把握;后来多次营救党人,这是中山先生所深知的。宋教仁日记上之后再未 提及,就是为此。
1911年12月中山先生返沪,建立民国。父亲 在京被选为代表南下沪宁,参与盛典,住黄兴官邸十余天和宋教仁、汤化龙等人策划扩党种种。庆典主持如汤化龙、张耀曾、景定成等都是父亲同窗同志,不料祖父 九江病危,不得不送祖父返汉,就任武昌军政府机要秘书主任,继续为民国奉献一切,湖北省志、地方志应当有所记载。
(二)为民喉舌,毁家纾难。
1913父亲先后被选为国会议员兼宪法委员会委员,及时对袁世凯大借款,提出严厉质询。国会记录之外,周谷城教授历史书上都有节录,当时敢冒大不讳,触犯袁氏虎威,应当是难能可贵的。
‘1923年曹锟贿选,父亲严词拒绝送来巨款,还立即典押“采寿堂”住屋(可见押约日期),组织议员南下津,沪、穗,拥护中山先生三角联盟。就任非常委员会行 政委员。后来又是祖母胃病夙疾告危,而返京;在京又为反对“金佛郎”案,出席议会遭到王克敏钉掷砚台(几乎被打伤眼睛),住宅还被军警包围住宅,大事逮 捕,全家不得不避往六国饭店月余。我八岁学英文,就是这样开始的,直到冯玉祥将军推翻曹锟,才得返舍。12月中山先生北上,父亲代表国会专程欢迎,在天津 张园的大幅照片,各地纪念馆都有展出,一直受到人民的瞻仰。
1924年12月4日率北方政府代表到天津张园迎接孙中山(主位右系范熙壬)
(三)探求革命真理,秘密参加马克思研究小组,秘密入党
父亲留日受日本河上肇教授影响,选修德文,翻译资本论等名著。‘09年返京,兼任法政大学教导主任时,赏识李大钊之余,介绍于己于汤化龙照料其子留日。 ‘17年汤被暗杀,父亲为汤送行以及哀悼诗的也是一般人所不敢提出的。自此以至五四运动,为进一步寻求革命真理,父亲秘密参加马克思研究小组,秘密入党, 李的意见也以国会名议员保密,更可以营救革命党人。湖北议员高仲源老伯亲口对我讲,父亲在湖广会馆营救党人,他都为父亲捏一把汗。记得父亲带我去买英文鲍 氏读本,取回了他所订购的河上肇新著,这些以及他所翻译的德文,汉上名人徐行可老伯都曾见过,文革都被搜去了。‘26年蒋介石叛变,父亲为党、为大局,再 次典押住屋“莱园”,专程到东北进言张作霖坚持三角联盟,可惜,徒劳往返,张有远见,局势自然不同。‘27年李大钊被捕,父亲连日营救,给张作霖参谋长杨 宇霆的信(附原信及白话译文)可以作证。当时军警违法闯苏联使馆,搜尽党内密件,幸而在各报公布之前,得到老友汪荣宝密报,敦促父亲即日离京,再次得以幸 免。‘31年父亲返汉修谱,亲自嘱咐范正松父母:善自维护烈士坟墓。解放后伍修权为建陵园,他们建议迁父灵入园,我们婉言谢绝了。父亲返京任教各高校,与 进步学生继续进行地下工作,学生演话剧常常来家借道具,是母亲51年跟我提到的。12.9之后,高校停课,全家返汉,还不断对亲友进行分析宣传。武汉沦陷 前,送别亲友又是一再肯定:西北红旗红太阳终会升起。现在宜昌的范纾、北京范正翔、杭州范正翘都亲自向我说过。不料‘38年父亲接到重庆大学聘书,举家西 行前夕,宴后小寐,竟致长眠未醒!竟未见到他所梦寐以求的新国家!
《益世报》1924年4月24日刊登范熙壬加入CCP
(四)高瞻远瞩,培养后进
人 无远虑,必有近忧。“先天下之忧而忧”本是历代爱国名臣传统,何况父祖多人都以范文正公后辈自许。父亲为了强国富民,关心边疆纠纷,很早就加入了蒙藏委员 会,我就曾随父亲在京、沪接受过班惮赏赐。父亲两湖同学陈士可镇抚外蒙,父亲给他的几首诗可见一般。‘25为了汉案,父亲不顾祖母病危,就南下跟英帝国主 义直接交涉,大会上,当着肖耀南向英帝国主义提出人权问题。当时武汉报纸接连几天的长篇报道,是我亲眼看到的。之后我去拍照,说是外借,没有找到。只有在 省图书馆所拍的申报底片,现在还在手边,那就简单多了。这次行动,总算为了收回英租界,尽了一点薄力。在我家上大学的范梅生么爹,就曾经参加过收回行列, 给我的杂志可以证明。当时本家范子虚在胜利街开汽车行,还特地把他和父亲穿着议员礼服的大幅合影提了字,高悬在柜台上面,以示招徕,可见父亲还是小有名望的。不幸父亲返京,祖母就去世了。父亲为此嚎天呼地的痛哭,---一年之内,三月哭中山先生,九月哭祖母,在我心目中父亲真可以说忠孝双全的榜样。
两湖书院范熙壬成绩单
此外,为了培养后进,父亲一直招待各处亲友上京投考高校。舍间经常是高朋满座,我继续学英语,就是那些本家哥,姐,侄哥们辅导的。‘1924年军警包围往宅,每间房两人把守,进屋摇大衣柜,我就是请梓亭、霁云二位侄哥翻马号矮墙出街,到田福侯老伯处报的信。现在梓亭的儿孙在英国,在北京交大都是科技人才。霁云的 儿子毕业美国西点,孙子也在英国求学,这样发旺的本家不及细述。就当时被抓去作人质的范秉能的长子,正翼毕业金陵大学,成为修建公路的劳模;次子正翮是北 京林科院离休干部、三子正翘,杭州大学教授,曾被选派香港新华社为经济部长,秉能哥重外孙女婿还开车带我们去黄陂移灵九峰山,我还亲自前去为他为父受屈致 谢。前面所说的范纾就是秉能哥的女儿,她的儿子在三峡工作,也开车请过我们去黄陂孝感上过坟。只是抗战以后亲友大都离散,我们孤儿寡母一直为世态炎凉,受 尽折磨,没有机会联系各方,现在只简单写以上几点,希望知情亲友多多赐教。
为筹备议员南下金费抵押住宅(契约)
注:范熙壬(1878—1938),字任卿,号耘勤,门人尊称“莱园”先生。湖北黄陂(今武汉市黄陂区)天河人,范轼子,张之洞的得意门生。曾参加了震惊中外的“公车上书”,失败后留日,与同盟会会员黄兴、宋教仁过从甚密,孙中山的同路人;1906年在日创办《新译界》,探求立法救国。还翻译了《资本论》。是中国清末民初司法体系的理论构建者与实践者,民初国会众议院议员,民国政府临时国会主席。为促进“铁三角”联盟,典当住宅“莱园”组织议员南下;代表北方政府到天津迎接孙中山进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