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565|评论: 0

[转帖] 值得每个正在不可遏制地走向“老龄”道路的国家关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2-20 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0年,日本NHK制作播出了一部纪录片 ——Shrinking Japan, Tackling a Worker Shortage(萎缩日本,劳工短缺危机)。最开始关注到这部片子,还是因为其相当直白的中文译名:《日本 · 要人》。


是的,要人。


到底是有多急迫,才能发出这么简单粗暴又直击痛点的呐喊?


1.jpeg
“棺材型人口结构”


你细品


片中提出了一个概念,叫作“棺材型人口结构”。简而言之,就是青壮年劳动人口不断流失,新生儿出生不断减少,唯有老年人不断增加,人口结构分布图整体呈现出“上宽下窄”的棺材形状。


2.jpeg

从2008年开始,日本开始进入人口负增长,已经连续10多年。同时,当年婴儿潮出生的人也都已经步入老年,人口结构出现空隙。


“在过去的20年里,日本失去了多少劳动人口(15~64岁)呢?答案是1000万人,相当于整个东京的人口都消失了。日本劳动力的快速萎缩,迫使退休人士成为劳动市场的最后支柱。65岁及以上的老人,占据了日本劳动人口的12.5%。如此高的比例,冠绝全球。”


3.jpeg

而更令人恐慌的是,预计到2050年,日本总人口会缩减到1亿以下,劳动人口会比巅峰时期减少约3500万,日本将成为历史上首个“棺材型人口结构”的国家。


4.jpeg

当快乐需要支援


荒谬也变得必要


2015年,日本的美作市40%的人口超过了65岁,已经出现“棺材型人口结构”雏形。预计到2035年,美作市65岁以上的人口比例将高达70%。


70%的人是65岁以上的老人,这将是座什么城市?


六七十岁的老人在坚持工作,养活自己的同时,还要照顾八九十岁的老人,直到他们自己也八九十岁,再有新一波六七十岁的“年轻人”来代替他们的工作。老人照顾老人,老人替代老人。“老而不休,老而难休。”


5.jpeg

身为美作市市长的秋原诚司为此操碎了心。他开始效仿东京,主张引进海外劳工。


“为了快乐的生活,我们一定要有各种服务和业务,但显然,如果没有海外支援,部分服务和业务会越来越难维持。这个趋势会越来越明显,不仅在我们城市,日本各地城市都一样。”


6.jpeg

2017年,他甚至选择在市区竖立起了越南国父胡志明的铜像。是日本群众爱上了胡志明吗?不不不,完全是为了吸引并安抚越南的务工人员到日踏实工作。而这座铜像,当时几乎成了针对解决劳工短缺问题的有力工具。看到此处,不免觉得有些荒谬,外加心疼市长三秒钟……


当一座城市甚至是一个国家的快乐需要支援,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该如何保障?


少子老龄化引起劳动力减少,从供需两方面严重制约了日本宏观经济的发展。如何维持劳动力数量以及弥补劳动力不足、提高生产效率成为日本社会的当务之急。


7.jpeg

73岁的田渊


只是一个社会缩影


你认为七八十岁的生活是怎样的?养花儿、跳舞、晒太阳?还是遛弯儿、喝茶、享清福?


73岁的田渊佳弘,依然活跃在美作市的护养院。不同的是,他并不是去接受照料与看护的,而是护养院的一名员工。


8.jpeg

由于轻微的老年痴呆,田渊老人曾经完全忘记了自己的工作而是直接返回了家中。为此他不得不寻求年轻工作人员的帮助,并每天用纸笔记录下自己一天要接送的客人。


9.jpeg

10.jpeg

这世界上有两件事情是无论人类再努力都无法改变的,那就是衰老和死亡。然而“衰老”这个词从这位73岁的老人口中说出的时候让人尤为伤感。想退休而不能退休的老人,找不到新人代替老龄员工的养老院,究竟谁更难熬?


如果田渊老人的“忘却”只算是一个工作失误,那么还有更多老人的运气没有这么好。


71岁的高龄司机在接送客人途中因突发身体状况导致翻车;75岁的武村正丰在废弃物处理厂操作机器时,操作错误引发严重事故,最终不治身亡……


“2017年,全日本发生三万多起工厂事故,死亡317人,其中超过60%和高龄劳工有关。”


即便此类事故频发,日本的长者人力资源中心依旧被迫不断降低标准,一方面由于日本劳动力市场资源短缺,另一方面,则是有就业诉求的老年人数量非常之多。


11.jpeg

长者成为劳动市场支柱


“一般来说,通过公共职业安定所招聘的企业职位,大部分都由适龄工作人员去做。但由于现在劳动市场人手短缺,雇主竞相寻求长者人力资源中心的帮助。”而长者人力资源中心派遣出的工作人员,平均年龄在72岁以上。


尽管日本对于老年劳动者的包容性非常强,换言之,也可以说是别无选择,但有些问题也不容忽视。根据调查,市场上空缺的一般都是年轻人不愿意做的高危或肮脏的岗位,并且人力资源中心及雇主企业对长者劳工还存在一定的要求。这让那些不得不工作谋生的老年人处境变得更加艰难,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12.jpeg

在保障物质生活与生理健康的同时,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是否也应该得到同样的关注?


13.jpeg

想象一下,假如你到了70多岁的高龄还需要坚持工作,还要承受来自雇主、客户或同事的奚落,是一种什么感受?


我们需要能够提高个人老年期生活质量,并在整个社会维持高品质的社会保障策略。


14.jpeg

我们看似是在探讨日本的老龄化导致的老年人高龄就业,以及劳动力短缺问题,但更需要了解的是,老龄社会带来的绝非只有这一个问题,而是一系列的问题,比如社会福利、医疗改革、法律、消费、金融交易,乃至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等等。


而更为严重的是,老龄化不仅仅是日本在面临的难题,今后超级老龄社会将会成为一个全球性课题。


“联合国预计,2050年全世界65岁以上人口比例将从2015年的8.3%上涨到16%,其中,亚洲是18.2%。2050年75岁以上老年人口预计将达7.6%。”


这也是为什么全世界都在关注着日本这个人口结构模型的发展趋势及应对策略。一旦日本的应对措施行之有效,那么对全球各国而言,都将是可效仿的宝贵经验。


15.jpeg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日本应对老龄社会的经验,值得每个正在不可遏制地走向“老龄”道路的国家关注。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