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又到了正月十五送年的时刻。
今年元宵恰逢周末的前一天,汤圆准备了吗  打算怎么过呢 
提起元宵你会想到些什么?
赏灯?猜谜?吃汤圆?舞龙舞狮?看烟火?
其中,吃汤圆参与度最广,放元宵假的期待值最高...
说到最有特色,还得看四川地市州这些独有的送年民俗。
南充:正月十四蛤蟆节
(蛴蟆这么可爱居然是瘟神?)
“正月十四送蛴蟆”是川北一个古老、神秘、还有点萌的民俗,在南充多地盛行。 据传清朝年间,一场“蛴蟆瘟”袭击了当地村民,高僧指点道这是“蛴蟆瘟”祸害人间,人们用自制的“蛴蟆灯”,挥舞捆扎的火把,抬着彩龙,敲锣打鼓,举行隆重的祭奠仪式赶走“蛴蟆瘟”。从此,每年正月十四,家家户户扎蛴蟆灯送蛴蟆瘟的风俗延续到了现在。
德阳:十六保保节
德阳广汉的保保节,起源于民间的游百病与拉(拜)保保习俗,历经三百年,至今尤盛。每年正月十六,在广汉的两个公园里,即房湖公园及金雁湖公园举行保保节。如今的保保节已经不只包含传统含义,更成为人们沟通思想,联络感情,关心下一代成长的特殊节日。
巴中:十六登高
巴中人独有的习惯:农历正月十六登高!此习俗源于巴人正月十六游山“走百病”文化。登高风俗有:游山拜庙、礼佛、摸福寿、打儿洞求子、采小柏桠别在身上或头上去病驱邪。如今很多巴中人会顺便带上食品饮料,与家人朋友一起野餐。
此外,成都电子烟花秀、绵阳踩桥祈福、内江威远翔龙节、广安元宵大烟火......
也曾是红极一时的送年习俗!
元宵节送年的方式,或脱胎自传统...或演变出新颜...
虽然今年由于疫情原因,部分习俗不能像以往一样万人空巷...
说说在你心中怎样送年最具仪式感? 
|